返回第200章 界方(12)  往生酒馆第二话,人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村民们的心愿没有达成,

    许是那付家给的银钱实在丰厚,又许是周康太过勤勉映衬了旁人的懈怠,

    这一次的周康,被调遣的更远偏远。

    之前再不济还有个县令能做,管制一方,

    如今竟直接被派任成了一个县衙的师爷,

    师爷,便是文书一职,

    说好听了,便是县令的左膀右臂,出谋划策之人,

    可说的不好听了,便是个做杂活的,

    至少在周康这里是这样。

    县令姓朱,肥头大耳,往日并不见多有作为,

    所谓左膀右臂不过虚影,出谋划策更不用提,

    甚至因为周康时常在身边叮嘱或建议,朱大人只觉得其实在僭越了些,

    起初因为周康做事利索,交代的诸多杂务不过半日便能处理完还欣赏过一二,自己又贪图安逸,索性将官衙里的杂事悉数丢给了周康,自己却是乐得自在,在后院里和妻妾寻欢作乐。

    可渐渐的,才发现有些不对劲,

    周康此人油盐不进,

    自己不收银钱办事便罢了,还会阻拦了其他试图贿赂朱大人的商户,直断了朱大人的财路,

    最后朱大人整整一月都没有进项,还以为是周康胆大包天将银两悉数昧了,

    谁知道周康不仅没有私吞好处,直把他的都悉数给推了,

    据说前来贿赂的商户还被好一顿数落,再不敢上门。

    朱大人怒极,

    这才明白周康从金榜题名到如今落魄成一个小小师爷是何缘由,

    随即大手一挥,收了周康手中的重要事物,只拣了些杂七杂八,无关紧要的让他消磨时间不要来烦自己。

    谁知周康还是不长记性,竟然赶在公堂之上当众要为一个平头百姓申冤,将自己偏袒的商户怼的一句话都说不出,甚至还反驳了自己的判决,当着一众衙役百姓竟要让自己重新审过,实在是让自己下不来台。

    于是,朱大人便不再顾着什么面子里子,起初见他还有几分才华,只以为不过是得罪了哪位上司,靠着这样的才学未免不能再东山再起,可一段时间观察下来,却见上司的意思却是不管不问,甚至连名字都不愿意提。

    既如此,朱大人便再无顾忌,明面上开始打压。

    先是收了周康手中所有的事物,连桩杂物都不给,尔后再翻出来那里不知道发霉破烂的陈旧书本,让周康一一将书本抄写腾新。

    偏偏周康确实是有才学在身的,很多书籍哪怕缺字少页的也能对的上,抄出来的书本字迹苍劲有力,书页整洁,竟比那私塾里的还要再精致几分。

    朱大人好似一拳头打在了棉花上,实在气不过,便又言官衙需要增添人手,让周康将现住的房间腾出来,将人打发到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顶着一块破油布遮风挡雨。

    官衙里的人有看热闹的,也有为周康感到有些惋惜的,却无一人敢为周康说情半句。

    开玩笑,朱大人是什么人,若是睚眦必报也不为过的,为人又极其小气,在他手里干活分文的油水都捞不到不说,甚至时不时的还得贴钱进去。

    之前有个衙役在朱大人眼皮子底下收了旁人的好处被知晓了,最后差点丢了衙役的职位。

    这些年来,朱大人整治的地方,若说民不聊生也不为过,衙役们每月能领到月银已是万幸,知道周康算是彻底得罪了朱大人,自是没有人那般想不开去寻朱大人的不痛快。

    是以,周康在朱大人手下的日子,并不好过,堪称举步维艰。

    因所在之处地势偏僻,气候不佳,又值荒年,

    加上朱大人私下增加了税收,导致百姓们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

    既连饭都没得吃,那沉重的税钱更是缴不起,只跪在官府门前想要朱大人开恩,纷纷求着先欠下,等来年有个好收成定会补上。

    可朱大人并没有因为这些食不果腹的百姓而动容半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