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5章 乌拉嘎镇  鹤立岗剿匪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司令员讲得真好! 
    这番话令与会人员情绪无比的高涨。 
    |“二位,从这里有没有前往乌云县的山路?” 
    李荆璞转向莫二哥、王瑞益。 
    “李司令员,有一条,这条路非常隐蔽,鄂伦春部落里只有我和莫二哥知道,至于其他知道这条路的人几乎没有,义不容辞,如果需要,我俩给部队带路!” 
    王瑞益看眼莫二哥答道。 
    “幸苦了。” 
    李荆璞用力点下头。 
    “金蝉脱壳也好,声东击西也罢,刘山东子、徐大胡子、一枝花和‘老占山’等剩下的土匪大多以骑兵为主,咱们剿匪部队多为步兵,以步兵追骑兵难度很大,这次他们悄悄逃亡到乌云对咱们是个绝好战机!为了不惊扰到他们,咱们要隐匿行踪,不能让他们再跑了!” 
    他神态极其坚决 
    会议决定,部队从云山屯出发,翻山越岭先到金矿乌拉噶休整,然后再悄悄前往乌云县,为了防止土匪万一从乌云溃逃到龙江省境内,李荆璞给龙江军分区司令员发了份电报,请求龙江军分区对这股土匪进行拦截。 
    “出发!” 
    会议一结束部队马上开拔。 
    乌拉噶镇位于鹤岗北部,据云山村二十多里,隶属佛山县管辖,地处小兴安岭北麓,属低山丘陵地区,以发源于境内的乌拉噶河得名,乌拉噶鄂伦春语意为“上边的河”,乌拉噶河流域是鄂伦春的游猎地。 
    19世纪末,居住在嘉荫河畔的鄂伦春人在佛山境内的观音山太平沟附近发现了金矿,1874年,清政府在观音山设置督办衙门开采黄金,这里的黄金质量上等,之前俄国人鉴定其中含纯金高达百分之八十七点五。 
    这里的黄金曾为慈禧太后换过胭脂,故称胭脂沟,而与观音山不远的乌拉噶也产同质黄金,1939年,伪满于乌拉噶设采景观金株式会社永林公司,大量采金工人涌进镇中。 
    下午三时许,部队到达了乌拉噶。 
    乌拉嘎镇子不算小,二百多户人家,大多数是金矿工人及其家属,见镇里突然间来了这么多的带着枪炮的人,居民们很是紧张恐惧,他们全部躲进了家中,一时街上见不到一个人。 
    李荆璞望着“空荡荡”的村子没有着急,命令一个连的战士放下武器其余人原地待命,交代完之后,他、张晓东等人带着放下装备的这个连来到位于镇子北部靠近大山的金矿。 
    金矿规模很大,由于在生产,金矿上有很多人,对于李荆璞等人的到来刚得到消息没多久不知怎么办的工人们不约而同地放慢了手中正忙碌着的活计,皆张大着一双惊恐的眼睛。 
    李荆璞扫一眼,见工人们正在生产,他带着战士们伸手去帮忙。 
    “他们?这些人怎么?” 
    工人们顿时愣住了。 
    这一百多人不带着武器竟然还帮着自己干活,工人们不傻,是真帮着干活还是假意应付他们能看得出来,人家是真的在用力!而且带头的中年人及一对年轻男女正是涌进镇里一千多大兵的首领。 
    “大家发财啊,跟大家说,李司令员、张师长、房市长带领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民主联军,到这来是为了打土匪,消灭刘山东子、徐大胡子和‘老占山’,大家放心,他们绝对不会做祸害大家的事!” 
    走在后面的王瑞益走出来抱起双拳,一开口便是发财两字,在金矿有句话叫作“进门喊发财,酒肉端上来”,金矿人非常喜欢听,这样说也是对金矿人的尊重。 
    很多工人认识王瑞益,他不仅在鄂伦春人中说一不二,在周边乡镇也有着极高威望,都知道他为人仗义讲义气,而且功夫与枪法了得,只是金矿的工人们有些不明白,他怎么会同这些什么东北民主联军呆在一起了? 
    “三哥来了。” 
    有人向王瑞益打招呼。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