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第 16 章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老婆婆又看了眼桌子上挂着的对联,她不识字,询问写的什么。

    高昭刚要开口,俞慎思抢过去指着字,一字一字念给老婆婆听:“门迎百福福照丰收岁,户纳千祥祥开有余年。”

    老婆婆吃惊:“小娃娃,你识字呢?”

    “嗯!”俞慎思昂着头一脸骄傲地说,“我能认很多字,还会背好多书,都是我大哥教的。”指着身边高昭。

    老婆婆惊讶,打量着俞慎思,又看了看自己的孙子,差不多大的年纪,差别这么大了。她望向摊位后的少年,不过十二三岁,弟弟能教这么好,肯定自己也读了不少书。对联有福,有丰收,有余年,听着就是好兆头。

    “一副对联多少钱?”老婆婆问。

    高昭热情地道:“大清早,您是第一个光顾的,我给您便宜,十文钱一副。”他提前打听过,村上的人自己拿着红纸去请别人写,也得这个价。他如今出红纸的钱,这个价格算便宜的。

    果然老婆婆动了心,拿着对联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最后要了两副。

    有老婆婆这个“开门红”,接着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随着太阳越升越高,天气暖和起来,街道上的村民也多了。

    有人为了节省时间买已经写好的,有的为了贴合自家情况,请高昭现写。

    俞慎思磨墨,高暖裁纸,高昭提笔当众写。很多人看到这边一个十二三岁少年写对联,好奇心作祟都凑过来瞧瞧。认识字的在高昭写的时候就跟着念出来:“迎春迎喜迎富贵,添福添丁添平安。横批:万事遂意。”

    “这个好,一听就懂,今年我家娶媳,明年肯定要添大胖孙子。”买主高兴道。

    其他不识字的,却也知道字写得好不好。小书生字比自家去年请人写的好。去年拿着红纸请人写,抹不开面子送了二斤肉,算下来每一幅对子比在小书生这儿买还贵!决定还是在小书生这儿买两副。

    街道的人渐渐多了,这边摊位前围的人也越来越多,有的直接买,有的要现场写,有的自己带红纸过来。等待的空也不由打量旁边地上的窗花,偶尔会有百姓买一对儿。

    石头乡是半日集,一般午时人就少了,午时末已没什么人了。这日,街道上其他摊位陆陆续续收了,唯独他们的摊位拖了大半个时辰。

    收摊时姐弟三人粗略算了下,对联和窗花总共卖了七八百文。

    本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姐弟三人饿着肚子回到家,刚煮上饭,村上的人就找来了。原是赶集的时候看到他们姐弟摆摊。当时人多,他们就没凑上去,想着等他们回村了过来请他们写是一样的。

    “纸,嫂子自己带了,都裁好的。”少妇人说着将夹在腋下的红纸掏出来。

    高昭自是没有不帮写的道理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状元郎弃子逆袭路》16、第16章

    。

    少妇人也要按照集市上的价给他们,高暖一副对子只拿了两文钱,笑着说:“一个村里帮忙应该的,这两文钱是笔墨本钱。”

    少妇人笑着道了谢,欢欢喜喜地走了。

    少妇人走后,下午又陆陆续续来了好几家,全都是请高昭写对联。

    年前最后一个集,姐弟三人又摆了一次摊,高昭没有涨价,还是按照之前价格,这次光顾的人更多。

    乡里读书人家终是少的,即便读了两年书,对联鲜少能写出样来。对联是对来年的祝福和期盼,过年都是要贴的,一年就贴一次,谁家都舍得花这个钱。

    这次收摊更晚,提前准备的几十副也都卖完,还现场写了几十副,比上个集多买了一百多文。

    高暖的窗花又给杂货铺送过两次,年前大半个月,对联、窗花、祭文、刺绣,几样加起来,去掉成本,姐弟二人赚了近四两银子。

    可这点对于即将而来的花费,远远不够的。

    最后一个集结束后,姐弟三人的所有心思都用在了过继之事上,也商量出一个对策,并开始行动起来。

    钱又从口袋里流了出去。

    正月初一开祠祭祖。

    高昭没有如往年一般去祠堂,他正和大姐与幼弟站在进村的路口。

    今年雪比往年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