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3章 神仙,换了人间  仙界崩坏,落魄神仙下岗再就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就像凡人于危难时祈求神仙,神仙无助时祈求神仙的神仙是一样的。这些祈求都没有什么用。
    姜芷夏在他死后,仍旧背负着数万道冤魂,停留在后山。
    她看不清也无法言语。没有人知道她在这里。
    俞伊死后,何素素偶尔会来这里发一会儿呆,然后离去。
    在俞伊死去的第十个年头,何素素在一个下雪的夜晚去世了。她死后,再也没有人来过后山。
    灵清弟子只剩阿红一人,但她也因灵气缺失逐渐衰老。二十四年后,她也与世长辞。
    来东尧山上学习的道术的弟子越来越少,但好在门派一直存在。
    常年没有人打理的后山之地被长出的杂草覆盖。
    不会有人知道这里曾经春季百花齐放,夏天荷香四溢,金秋鲜果满园,冬日银装素裹。
    不会有人知道有一群人在这里居住过。
    有人会在夏日敲开每个小院的门,送上棉被,冬日送冰饮,每到晚上发现人不齐就急得上蹿下跳;有人会手持藤条,撵着他人满山乱跑;有人会养着一群动物,高兴时唱两句,不高兴时也唱两句;有人会吹奏乐曲,引得三界生灵都来倾听;有人会跟这里的一草一木说话……
    这里只剩下一道不被人发觉的魂魄。
    三百多年前,她独自守在前殿。现今,她又一人守在后山,哪里也去不了。
    日夜轮转,四季更迭,又一千年过去,姜芷夏的魂魄仍旧没有解脱。
    她留在这里,却不知为何能清楚地感受到世间发生的一切,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所有人的喜怒哀乐。
    若芙带走她的横刀,回到魔界。三百年后,接替赫连雨霁,成了新的魔君。她制定、改变了许多魔界条令,让魔界众生在不影响和不伤害凡人的情况下,能够拥有足够的魔气。
    后来,在她和陈飘飘共同努力下,仙界与魔界合并。仙魔不再以修炼法门、出身高低、容貌长相区分彼此。从今往后,他们只遵循同一套法令规则,按照同样的法规行事。
    而灵气,正如柯辅当年在帝鸣石阵中所看到的那样。它会在某一刻突然消失,而后虽有波动,但再也不会恢复到之前那样充沛。谁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不过姜芷夏以旁观者的身份纵观三界变化一千多年,逐渐对这件事有了些眉目。
    她发觉灵气、神仙、甚至妖魔的诞生可能都源于人。
    上古时期,山林深邃,猛兽横行,人少而禽兽众。凡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朝不保夕。为求生存,他们无比虔诚地叩拜天地,希望能活下去。部落中贡献最大的族人死去,他们就想象她变成了神明,还留在他们身边继续保佑着他们。
    危及性命、神秘未知的事物被当做妖魔,一旦有难,则将这些事情都赋在妖魔身上。
    神仙因人的需求而存在,妖魔因人的畏惧而诞生。灵气因人对于神明的信奉而出现。
    凡间的人数增加,灵气就会随之增加,并且在一定时期达到顶峰。
    然而,当凡人创造出可以自保的工具,当他们领会的道理越来越多,当“神迹”“异象”可以被解释,当发现能救他们的是和他们一样的人时,他们对于神明的信奉便会淡薄。
    所以,灵气的下降其实是凡人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不过灵气不会彻底消失。因为仍旧有许多凡人掌控不了的事,特别是在乱世。凡人无法停战,也解决不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贫穷,他们只能再次寄希望于神明。这个时期的灵气就会比往常多一些。但到了盛世,灵气又会降低。
    姜芷夏意识到这一规律后十分想笑。那些自诩尊贵无比、高人一等、视人命如草芥的神仙,恐怕怎么也没想到,他们只是凡人创造出来的“工具”。真正惶恐的应该是神仙才对。
    因为“工具”是可以被替代的。
    诚然,这一千年多年变化的不只有灵气。她还见证了凡间数次朝代更迭,人们的生活习惯、服装语言,食物工具等的改变。
    有些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有些东西革故鼎新留了下来,有些新奇、前所未见的东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