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章 野菜泛滥春天时  五零饥荒,九姊妹共立新门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之后小酒就自己跟着他们家的队伍,累了就坐着土地上歇,饿了就啃手里的蒸土豆。
    软面的土豆虽然凉了,但是能顶饿,来的时候就给她和小安带了俩,现在那一个被抢,爷奶也懒得和他们计较,就将剩下的那个土豆掰成两半,打算给小安一半,没想到安哥很大方的说。
    “奶,我不吃,给妹妹吧!”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有些人天生就坏,陶家家风好,善良到骨子里。
    小酒很庆幸能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成长,而不是像狗蛋娘一样,让狗蛋的姐姐妹妹去干活,狗蛋这个金疙瘩坐在土坑玩儿,玩儿就玩儿吧还抢人家东西吃,可见平时霸道惯了的。
    之后的几天,小酒一直跟着家人,也不去和别的小朋友玩儿,本来还被人挤兑说他们家人独,结果看到几个孩子天天在地头打架抢吃抢喝的时候,她才知道他们家人有多明智。
    老话不是说了吗,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这是不分年龄的,别觉得孩子小就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才是小人精呢,为什么有的孩子喜欢动手动脚,有的孩子老实的就知道哭呢,天性占大半儿,环境影响占另一半。
    如今唐家三姐妹已经正式融入到了陶家,谁问起来都说是赵伶俐的亲戚,逃荒过来投奔的。
    正值农忙季节,都是在自家地里忙活,谁也没闲心操心旁人家的事儿。
    本来他们忙,没顾上去打听桃源村唐家的事儿,结果就这么凑巧呗,奶奶在门口摆摊卖用麦秸秆编织的小筐篮子草帽的时候,还真听到关于唐家人的事儿,没办法,谁让他们那么出名呢!
    连生九个女儿,九个女儿丢的丢,送的送,跑的跑,一个都不剩下,那可是闻名十里八村了。
    所以人家一说桃源村唐家,就会知道唐有田的大名。
    这次之所以出名儿,是因为唐有田干活了,稀罕吧?懒汉也有干活的一天?
    他不仅把曹阿妹打的跟着一起种地,还扬言她要是再不干活,就把她给休回娘家。
    曹阿妹刚开始以为他开玩笑呢,结果唐有田却是当着全村乡亲的面说。
    “这女人不仅懒,不做饭,不种地,不养孩子,还不会生儿子,我要是再跟这样的人过下去,以后还不知道懒成啥样呢,所以我要改,重新勤快起来,从今天起,我要跟曹阿妹离婚,老子不跟她过了!”
    这年代闹离婚可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儿,有时候说的急了,会说休妻,但一提新社会,就赶紧改口说离婚。
    其实大多数农村人连个结婚证都没,还谈哪门子的离婚啊?
    所以很多人都把这当笑话听了,就连曹阿妹也不相信唐有田会这么对她,于是夫妻俩每天就跟唱大戏一样,在村子里各种蹦跶,扰的四邻难安不说,提起来都当笑话一样宣扬出去。
    等这话传到招娣和盼娣耳朵里的时候,两个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姐姐的话。
    “难怪大姐说爹要跟娘离婚呢,打算再娶一个生孩子呢,要不然爹咋会突然间变勤快啊,他要是不勤快,没人肯跟他啊,真是没法说,丢人,”
    “幸亏咱跑出来了,要不然咱爹说不定卖了咱给他换彩礼钱呢!”
    “你还真别说,这事儿他俩都能干出来,再出门咱得再遮掩着点儿,可别被人给认出来。”
    春播结束后,奶奶在家做了韭菜盒子,粉条鸡蛋再加上春天的韭菜,那味道,真是绝了。
    做韭菜盒子的面虽然是杂粮面,看起来有些发黑,但胜在里面的馅料好吃啊,她个儿不大,吃了小半个呢!
    这要是在里面加点仓库里的虾米皮,估计会更鲜美。
    还有哥哥们爬上爬下捋回家的构树穗,那小穗穗用菜籽油一拌,加一点点面拌匀,上锅蒸熟后拌蒜汁儿或者直接炒着吃,感觉比吃肉还要过瘾。
    小酒也是来到这儿才发现乡下的春天这么多好吃的,从榆钱香椿荠菜再到长在树上的构树穗,奶奶说下个月还有槐花呢,每年槐花开的时候,整条街都是槐花的香味儿,她家后罩房就有一棵槐树,把槐花洗干净晒干,也是冬日里包饺子必不可少的美味,至少锁住了春天的味道。
    他们家后院的这棵槐花树已经有好多年了,每年春天都超级能结,阿爹小时候就经常吃。
    正好今年她家开了小吃馆,又有包子卖,所以阿爹阿爷带着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