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9章 倭国消费水平  五零饥荒,九姊妹共立新门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据小酒了解到的信息,目前日元有两个版本,分别是新日元和旧日元。

    新日元是倭国政府于1946年宣布,旧日元是倭国政府于1871年宣布。

    新日元是倭国政府在经济改革中宣布的,它的符号是“¥”,它的简称是“日元”,它的面值是100分,它的硬币有1日元、5日元、10日元、50日元、100日元、500日元,它的纸币有1000日元、2000日元、5000日元、日元。

    就目前的消费水平,常见的就是小面额日元和一千两千日元,五千和一万的倒是不常见。

    但是,她抢来的那些保险柜里,却让她看到了无数大额日元,而且都是一沓一百张的高额纸币。

    所以有理由相信,这种大额币种,常用于支付大额消费。

    大额面值她暂时还不敢用,仅是一万日元,就数出来十五沓,一沓一百张,就是一百万,十五沓可就是1500万。

    这还不算五千元二十沓,一沓一百张是五十万,二十沓就是一千万。

    仅仅这两种币值加起来就是两千五百万,难怪都到现在了,政府还在通缉。

    谁知道这钱有没有被记录编号啊,哪里还敢用?

    她甚至怀疑这笔钱是用来买军火的,泥马,谁家保险柜放这么多现金啊!

    小额面值的现金加起来也有差不多一百万,这些钱都是旧币,不像那两千五百万全都是连着号的新币。

    她敢用旧币,但不敢用新币。

    这些保险柜除了这些现金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文件资料,交易信息,录音、录像带以及黄金。

    黄金足足上百斤。

    但是,除了旧币外,其他的她都不能用,也不敢用。

    有数据表明,从1955年到1973年,短短不到20年时间,倭国人的月平均收入便从2万2000日元(约1350块rb)直接涨到了14万5000日元(约8700rb),整整翻了7倍多。

    而现在普通工人的工资恰恰属于中间值,底层还挣扎在四万到七万之间。

    像小酒在食堂每个月两万补助,已经算是学校格外照顾了。

    明明是小时工,但人家给个住的地方。

    虽然没见过这笔钱,也需要支付每日的餐费,但她不用交学费,还免了住宿费,难怪那小柰子觊觎。

    手里有钱,街头的各种小吃,她也不会舍不得买了。

    快餐类在二十到五十元不等。

    汉堡,最便宜的十元,最高配30元,套餐根据量而定,最贵的达到八十元。

    烤肉店进去的话,一个人最低消费也要在一百日元。

    和氏餐馆,酒水自由,也要二百元往上走。

    倭国面条店很多,价格在二十到三十不等,量很少。

    面包一个在5元到15元不等,一般作为下午餐,所以个头都特别小。

    寿司一盘在5元以上,听起来是不是很便宜?

    但是,一盘只有一个或者两个,一口差不多一个。

    米团子和寿司差不多价格,偶尔遇到包子铺,价格还六元起步,十元封顶呢!

    超市还有便当套餐,一盒在15-60之间,且量很小,成年男人一盒根本就不够吃。

    对比后世的价格,小酒感觉至少有二十倍左右的差距。

    而她手里的那笔钱,可能够她一辈子吃喝不愁了!

    考虑到倭国八六年步入泡沫经济时代,进入90年代后,倭国泡沫经济崩盘,经济开始萎靡,整个社会死气沉沉,年轻人没有钱,又没有干劲,对未来开始不抱什么希望。

    在此之前,这笔钱势必要抛出去。

    怎么抛呢?

    其实也好说,又没有联网,真要拿大额现金去花,就算被注意到,流通时间也能缓解焦虑。

    从周五到周天上午,她一共造出去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