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56章 长安安家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刘耿文终于找到机会向温茂瑞打听那个“倒霉催的”问题,这么多天他一直没想清楚。

    温茂瑞面露难色,“老刘,这事不好说。”他和刘耿文的交情不到私下交流可能犯忌讳事的地步。

    别看他和范成明等人看着张口就来胡说八道,但能混得风生水起的纨绔最知道什么事不能沾。

    哪怕仔细掰开来说,对方也未必能明白其中的弯弯绕。

    温茂瑞斟酌相近的说法,“摊上丧事,主人家心情不好,不管哪里闹出动静来都可能撞枪尖上。”尤其涉及以后分家产的大事。

    刘耿文似懂非懂,打胜仗该是好事,说起来算冲喜,怎么会撞枪尖上呢。

    他不懂大人物们的千回百转,但知晓人情,这事恐怕真如温茂瑞所言“不好说”,如果能宣之于口,段晓棠早给他们掰碎了讲。

    刘耿文隐隐约约抓住这种差距所在,转头找几个弟兄商量。

    刘耿文:“你们真打算将家人接来长安?”

    尹金明:“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现在做不到富贵还乡,让家人来长安长长见识也不错。”

    李开德私以为尹金明谦虚了,他现在回乡,除了县令,县衙的佐官都比他官小。不过话到嘴边又多了一个说法。

    李开德:“一直住营里,值宿的时候你不顶上谁顶!”天选加班人。

    跟范成明混久了,在如何躲懒方面进步甚大。

    范成明路过听见,主动道:“去问段二呀!”

    他生来就是长安户口,有田有宅,真到需要处理庶务的时候,要么靠兄嫂妻子要么靠管家。真不如段晓棠这个折不扣的长安漂有经验。

    现在仗已经打完,不存在插旗的问题,段晓棠并不介意谈及这些问题。对找上门的几人,第一个问题直指人心。正色道:“你们的俸禄养得起一大家子吗?”

    在本地人观念里,她花钱大手大脚,尹金明等人花销俭省,但要养活的绝不是一个小家,而是一大家子,兄弟子侄都算在内。

    尹金明心有成算,“俸禄赏金加起来不少,养家不成问题。”

    段晓棠:“租房子?”

    李开德:“长安的屋子哪买的起!”听说段晓棠现在还租房住呢。

    段晓棠:“我认识一个牙人,风评不错,做生意也厚道,回长安介绍给你们。”

    补充一句,“不过租房的时候多留个心眼,我当初都差点踩坑。”

    刘耿文:“还能怎么踩坑?”段晓棠聪敏,谁能坑她呀!

    段晓棠:“比如恶邻、比如奴仆擅自出租。”

    李开德只听说大户人家规矩大,养的奴仆如何行事有度,听来艳羡得很,“胆子太大了吧!”

    段晓棠:“怎么不可能,还是个官家。不曾想主人家没几个月调任回来,我要真租了就得滚出去睡大街。”

    范成明好奇道:“哪个官?”段晓棠就是真被撵出来,看在同僚一场的份上,他也能收留几日。

    段晓棠轻咳两声,“就是刚去汾州上任的陈司马家。”

    范成明不曾想是有一面之缘的熟人,陈镇混在一堆人中不显眼,“没想到有这段缘分。”

    段晓棠:“后来才知道的,我俩没打过照面。”

    范成明兴奋道:“他这次又外任,家里的宅子还能保住么”

    段晓棠:“应该做了妥当安排吧!”不想再继续这一话题,转而问道:“家人到长安做什么呢?”

    刘耿文坚定道:“小的送去读书,其他人料理家务。”

    段晓棠:“我看能不能打听到合适的私塾。”

    当然不是等回去后找祝明月问,而是写信去问杜乔。他为弟弟读书费了不少心思,打听过不少私塾。

    杜谦入学那一所未必适合刘耿文等人的情况,但往下一档寻摸应该差不多。

    尹金明连忙道:“多谢将军。”

    段晓棠摆摆手道:“不是什么大事。”你们把日子过好了比什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