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99章 游刃有余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庄旭见元德寿心底有数,不再多言。他在右武卫大营里查漏补缺几日,只有晚间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这会假期才真正开始。

    站在早有耳闻的的光德坊地界,庄旭忍不住原地轻轻蹦跳几下,“真填平啦?”

    若不说是原先那片臭烘烘的低洼地,谁能相信。

    元德寿一直待在长安,见识可多了,“不光地填平了,还建起几排屋舍。”手往北边指,“那儿有一条小吃街,全是其他地方找不到的新鲜吃食。”

    虽然小吃街是在段晓棠回来之前开业的,但谁不知这其中有她的手笔。

    两人经过繁华的“跳蚤”市场,摩肩擦踵,庄旭一眼看出,其中不少两卫捡回来的“破烂”。

    “全部两文”、“通通三文”、“原价四文,三件十文”……声音不绝于耳。

    元德寿虽看不上这些破烂,但不得不承认很是热闹,连他都想出两个钱凑凑趣。

    庄旭的心情又不一样,这些东西换来的钱帛最终会流向两卫的荷包。

    两人被请进临时办公室,一排屋舍一看形制就是库房。

    短时间内搞出许多间大仓库,可见——金钱的力量。

    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也能“鬼斧神工”。

    祝明月:“二位长史安,参与第一场竞拍的客人已经陆续入场了。”

    徐达胜、祝三齐在外作迎宾,按照号牌将人指引至对应的座位。

    祝明月等人从另一扇门入内,纱帘自房梁上垂下,将仓库隔成一大一小两半。

    别看只是仓库改建而来,布置得却一点不粗糙。

    正对着主持台的地方,依照前后整齐地摆着十余张罗圈椅,旁边一张高脚案几,摆放着鲜花和茶点,简单却风雅。

    至少元德寿已经迫不及待地靠在椅背上感受起来,比什么凭几胡凳舒服多了。

    元德寿:“这椅子在何处得的?”

    祝明月:“使匠人做的。”

    元德寿和祝明月不熟,开不了让祝明月送几张椅子的口。

    但祝明月在心里默默记一笔,待商铺修起来后,留一间给周木匠。这时候的人没有知识产权意识,捞回一点是一点。

    元德寿再看向场中,“今天参与的只有十几人?”

    长安那么多商号,才凑出来十几个有意的,是不是太“小气”了。

    不待祝明月开口,早先领着人过来帮忙的林金辉回答道:“元长史,今日的拍卖品只有一项,锦缎。”同时奉上拍卖清单。

    祝明月将不同类项分得极细,且拆分成小份。

    林金辉:“未来数日,每天都有不同主题的拍卖会。”

    戚兰娘赵璎珞领着一行人进来,不少是女子,好几个携带算盘,显然是账房。

    赵璎珞使唤两个人将木架支起来,挂上早已画好表格的黑板。

    戚兰娘整理一番形容,掀开纱帘走回去,她是今天的主持人。

    元德寿第一次对祝明月的手下的“女性力量”有所了解,女掌柜、女管事、女账房……对将要做的事越发有信心。

    戚兰娘隔着纱帘有条不紊地介绍各项拍品,遇着特殊的,有专人上前将样品近距离展示。

    赵璎珞拈着一支粉笔,根据结果在早就打好格子的黑板上填上各色数字。

    庄旭打眼一看,发现都是自己不认识的。

    其他几个账房奋力记录,偶尔拨弄算盘,也是尽力控制声响,不打扰外间的竞拍。

    祝明月手支颌,靠在一张空桌子边,正对着黑板。

    这么放松的姿势,对一位淑女而言有些放浪。但祝明月做来,只透露出四个字——游刃有余。

    庄旭内心暗暗比较,长安也是第一次办拍卖会,但比起他们在河东搭的草台班子,显得正式多了。

    整场拍卖会持续一个多时辰方才告终,庄旭捶捶坐久了发麻的腿站起来,问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