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4章 碾压常设、特设师团的精锐  亮剑:红警基地爆兵,碾碎鬼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师团是老牌常设师团,早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就已组建,是37年全面侵华之前成立的17个常设师团之一,每个士兵都是经过系统训练的老鬼子。
    番号在前十以内,兵员战斗力更加强悍,身高也大多超过一米六,在三百米距离上拥有较高命中率。
    全面侵华后,37年到年之间,有感兵力不足的鬼子,以常设师团的预备役和留守人员组建特设师团。
    比如第1师团对应的是101师团,第16师团对应的是116师团,但并非一百以上的师团全都是特设师团,其中还有数个是43年以后组建的杂牌部队。
    17个常设和8个特设师团全部是四联制师团,其中主要火炮是野炮联队的为挽马师团,山炮联队的为驮马师团。
    75毫米野炮放大版是105毫米加农炮,75毫米山炮放大版是105毫米榴弹炮,所谓野炮山炮,就是减配减重版的加农炮、榴弹炮。
    这些四联制师团炮兵联队下辖四个大队,拥有48门以上的大炮,其中挽马师团装备较多汽车,可牵引数吨重的大口径火炮,擅长野战。
    驮马师团能将山炮拆卸成零件,装备大量马匹驮运,拥有较好的越野能力,擅长山地作战。
    39年之前,四联制师团加上后勤总兵力在24到28万头之间,之后到42年底,这些师团精简到下辖三个步兵联队,拥兵18到2万之间,下辖三个炮兵大队,36门大炮,号称甲种师团。
    也就是说,四联制常设、特设师团是甲种师团的祖宗,加上国军在37到40年之间干死了不少精锐鬼子,让补充过新兵的甲种师团更不如特设、常设师团。
    若是战斗力排序,番号前20的17个常设师团是第一档,特设师团第二档,甲种师团第三档。
    现在第3、104、116三个四联制师团得到加强,战斗力远超甲种师团。
    可就是这种强悍的鬼子精锐,被辅战军按在地上肆意摩擦。
    1300门120毫米口径火炮,加280辆107火箭炮平分成两队,于南北两方对七百米长、四百米纵深的鬼子实施炮火覆盖。
    阵地上火光遍布、弹片齐飞,震颤之力附加到一起更是犹如地震般令战壕和各防炮洞坍塌掉土,活埋其内鬼子。
    就在大部分躲在防炮洞避炮时,极少数鬼子不惧死亡的严格执行军令,躲在某些简易工事下防备敌袭。
    透过不断扬撒下来的泥土,随着炮声不时轻颤躯体的哨兵鬼子,眼含惧意却心有坚定的拉动枪栓,扣动扳机。
    一瞬百米,65毫米步枪弹打中灰熊坦克装甲,疾射出两道微弱火星,令之不痛不痒的继续前进。
    “该死,竟然打偏了!下一发一定要命中。”
    咒骂一声,鬼子正拉动枪栓为下一枪做准备,不想子弹命中部位五公分处的坦克孔洞里突然喷出火光。
    四发762子弹一闪而过,两发命中土木掩体,一发穿过小腿粗的口子打中鬼子面门,从后脑穿出。
    “娘了个批的,敢顶着炮火洗地阻击,你他娘的是真勇!给老子死!”
    以防开枪鬼子不死,操控灰熊坦克机载机枪的射手以短点射继续搂火四五次。
    沿着坦克向两侧望去,左右各十多辆履带式战车轰鸣前进,前部同样冒出火光,反击顶着火炮射击的鬼子。
    除小口径子弹,多数鬼子用的是20毫米口径的反坦克枪,可即便距离只有百米左右,射出子弹依旧破不了坦克装甲。
    此外,四百米以外的鬼子获知坦克进攻,竖起掷弹筒不做精确瞄准,不管榴弹是打在自己人头上,还打中红龙军,一股脑的往外抛射。
    以求能给红龙军多造成些杀伤,减少突入阵地的人数。
    由于掷弹筒精准度只有二三百米,加上瞎打,只有少数落到实施步坦协同士兵的近旁。
    但红龙军早有应对,狂兽人半蹲着身子走在外围,围成圈的保护圈内战士,减少破片对上身的伤害。
    除此,小部分火箭炮部队在侦察机提示下打出燃烧弹,配合野马战机的机枪扫射进行反制,令其难以持续性的输出火力。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