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李地域其人  重生八零之姐不是学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丰雪埋头走路,一路上心事重重,不断在脑海中回想着当年的海狸鼠诈骗事件。
    历史上,震惊华国的海狸鼠诈骗其实有两轮,第一轮始于c省洋县,时间是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第二轮始于冀省,从九十年代中期到两千年。
    在第一轮骗局中,海狸鼠养殖热像病毒一样从洋县传播开来,在c省迅速发酵,传遍了大江南北,最后辐射到了全国,其扩散热度及危害程度堪比上一世的传销。
    大家纷纷入场,全民炒鼠。从农村到城市,几乎一半以上的家庭,都在家里垒起了养海狸鼠的池子。
    洋县县城里,到处都是金钱的味道,洋县人也变得格外富裕起来,连莴笋一斤都卖到了5毛钱。
    当时在整个cy地区流传一句话:家养一对海狸鼠,两年变成万元户。
    最疯狂的时期,这句话还真不是空话,甚至有点“保守”。
    这种现在看来非常小儿科的骗局,当年却让数以万计的干部、教师、工人、农民受骗上当。
    而始作俑者李地域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李地域,1960年出生于c省洋县的贫寒农家,头脑灵活,从小对财富有着深深的渴求。
    高中毕业后几经折腾,从卖耗子药、卖洗衣粉到卖猪饲料,他慢慢地积攒了一些钱。但是,却无法实现他从小就有的“花钱如流水”的理想。
    而后,靠着炒卖臭名昭着的海狸鼠,李地域一跃成为洋县最负盛名的千万富翁,靠骗完成了资本积累。
    当然,当时也有的人靠着养海狸鼠一夜暴富,但绝大部分人没有那么幸运,更多的家庭几乎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而始作俑者也是最大的获利者李地域赚得盆满钵满,就地成为千万富翁之后却安然退场。
    可他并没有因此收手,不久以后他又做酝酿了一个更大的骗局:大巨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后,李地域从其他公司获取了40余项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技术,采取诈骗手段诱使客户签订技术转让协议,获取客户现金千万余元。
    多行不义必自毙!
    2003年,李地域犯合同诈骗罪、偷税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六百万元;同伙秦子明等10人分别被判处13年至2年不等有期徒刑。
    此人害得数万家庭倾家荡产,他的倒台让无数人拍手称快,成为洋县人十数年来茶余饭后的谈资,直到丰雪重生之前他还在里面埋头猛踩缝纫机呢。
    可现在才八三年,他的诈骗事业发展到了什么阶段了?
    是已经成立养殖场了还是才刚刚起步?
    大娘接触的那条线是他本人还是他的爪牙?
    作为一个知晓未来走向的重生者,丰雪压根不会考虑利用自己知道的时间差信息差去挣昧心钱。
    她可是要攒功德的,做这种事是会大大损阴德折福报的。可如果她能完美阻止李地域的话,那必定是利国利民的大功德一件!
    可该如何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呢?
    就凭自己?一个啥也不是的乡下小丫头张嘴叭叭叭地说,海狸鼠养殖是骗局,别人就会信了吗?
    想当初,也有不少有良知、有担当的专家通过各种渠道警示海狸鼠养殖风险,但在超高利润的诱惑下,狂热的人们根本听不进去这些专家的警示。
    因为,在他们看来,热乎乎的钱更加实实在在。
    海狸鼠骗局实际上就是一个庞氏骗局的分支。
    在当时那个急需各种信息来源,又缺乏甄别能力的年代,李地域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用海狸鼠作为敛财工具玩转了他的财富转移游戏。
    这个零和游戏在当时完成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财产迁移,很多人一夜回到解放前,从此从零开始,还有许多人承受不住压力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这个年代,人们贫穷太久,都渴望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而此时又缺乏各种产业投资或者创业的支撑,使得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