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是自己这只蝴蝶翅膀扇猛了?  重生八零之姐不是学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洋县范围内所有的初中都不上晚自习,因此县一中也只有极其少数的学生才会住校。
    李勤伟在丰家搬家那天跟着奶奶去吃了晚饭,然后就歪缠着不愿住校了。
    李奶奶犯了愁,孙子最近想一出是一出的,她毫无招架之力。可住家里,不得有人给他做饭洗衣呀?
    死老头也是倔,怎么也不愿意离开杨柳,还埋怨她耳根子软。李奶奶气了个倒仰,一整天都没搭理死老头子。
    她赌气进城把儿子家里收拾好,摆出一副安心带孙子的阵仗。可没过两天她就觉得生活有盐没味的。每天只需要做早晚饭,剩下大把的时间不知怎么打发呢。
    在城里,别家也不熟,李奶奶就去了丰家串门,顺便陪着李月香在市场上卖豆腐。这一来,李月香轻松多了,李奶奶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如此过了几天,李月香就跟李奶奶说请她每天上午来帮自己卖豆腐,李奶奶欣然同意。
    她当然不是为了钱。自家老伴有退休工资,儿子媳妇每个月都要汇好几十回来,家里日子宽松着呢,不是非要自己挣这五块十块的,她只是单纯地想和丰家处近点,关系搞好一点。
    这丰家可是她看着搬到街上的,一刚开始还是一副乡下农民样子,可没过多久生意就做得有声有色的,再不久就悄悄买下了房子,几个月下来,城里也有新房子了,一家子都不是普通人呐!
    还有丰家那几个娃,说话做事都透着一股子聪明伶俐。还有自己孙子,以前就是一混不吝,丰家姐弟一来读书,眼看着就开始变样了,成绩也蹭蹭蹭往上涨,就跟换了一个孙子似的。
    而且儿子电话里都说了,孙子愿意跟着丰家姐弟玩,让自己千万不要阻拦,更不要得罪了丰家。
    所以,孙子转学的事全家人都是支持的。
    洋县不是有句老话是怎么说的,“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师娘子信假神。”
    虽然她没念过多少书,可她就是知道,丰家姐弟就是好人,而且,还是孙子的贵人。
    所以,李家侄女的提议正中她的下怀。至于工资,双方拉扯了好久,从她说的五块最终定到了十块,大家心里都踏实了。
    李奶奶想,十块就十块,最多以后跑勤快点,没事也来搭把手就是了。
    李月香想,李奶奶一家对自己家一直很好,自己投李报桃是应该的,反正也需要请个人。
    别看自家只是巴掌大的一个小摊子,可每天二十斤黄豆磨的豆腐十一点不到就卖光了。如今有人帮忙,下午再卖几小时,再加十几斤黄豆也能轻松卖完。
    城里的菜市场跟乡镇的不一样,除了上午,下午四点到六点还有一大波生意呢,反正自己出了租金的。
    家里的一日三餐她几乎没有管过,都是老大老二带头,四姐弟轮流帮忙做饭。等饭做好了,孩子们还会来摊子上帮自己收摊。
    不仅生活上她不用管,她们的学习、锻炼、做家务等等各个方面早就形成了是到点做事的习惯。时间表安排的明明白白,雷打不动,各自遵照执行就是了,有没有大人在根本没有丝毫影响。
    孩子们这么能干,丰吉明也很欣慰。
    他也是个大忙人,每天杨柳—县城两点一线来回跑,晚上还上夜校,根本帮不了妻子什么忙。
    再加上王书记把竹编厂和采石厂的管理权都交给了他,这两个厂刚刚起步,大事小事都离不开他。
    好在徒孙杨森是个机灵的,一个顶仨,竹编的设计、制作他几乎不用怎么操心了。
    而采石厂迟迟没能找到一个能管事的,只有他先顶着。
    这些天丰雪也没闲着,下午放了学就往服装店跑。和二表姐聊了几次,商量服装店的后续发展。
    丰雪的未雨绸缪和奇思妙想让朱碧华耳目一新,两人的意见也出奇的一致。
    服装店的问题解决了,丰雪就去了大娘家。
    一进门,丰雪的眼睛都瞪圆了。
    不大的客厅里,居然用砖头砌了一个低矮的水池,大约有五十公分高,两三个平方大小,里面一分为二,一高一低,用水泥糊得平平整整的,低的那一块底部还有浅浅一层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