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三个舅舅上门  重返2003拆迁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二月中下旬,赵会彬和孙桂芳一直忙着整修新买的院子。
    他们很多年不种菜了,手头上一时也没有菜苗儿,想自己培育来不及。
    直接买菜种的话,目前天气这么冷,一个多月的时间,蔬菜长不了多高。
    赵会彬后来从住在后村的一个拐着弯儿的亲戚家里要了些菜苗。
    东庙村原来是一个整体,坐落在大龙山下。
    后来区里为了把港口的货物运到市里,打通了大龙山,修了条疏港路,从这条路过大龙山,可以直达追龙市。
    而疏港路把东庙村一分为二,称为前村和后村。
    赵家住在前村。
    赵会彬老家山东的,当年全家跟着整个村子集体闯关东来到的东庙村,当时村里的人家,多多少少都带着些亲戚关系。
    几十年过去,很多老人都不在了,年轻一辈儿的关系也就淡了,但比起东庙村的原住居民,关系还是要亲切不少。
    菜苗就是赵会彬从这样的一家亲戚家中要来的。
    夫妻俩很小心,整修院子时门都是关着的,但耐不住有心人。
    张家住在赵家和姜家院子中间。
    由于男人跑长途运输很少在家,张家媳妇带着孩子深居简出,平日里很少在人前露面。
    前些日子姜家的动静太大,姜婆子恨不得向所有人炫耀,她儿子的孝顺和本事。
    所以张家媳妇是知道左边的姜家搬走了的。
    没想到,几天后,她站在自家台阶上,踮着脚望向姜家院子里时,竟然发现右边的赵家两夫妻竟然在。
    好奇心驱使她走出自家院子,敲响了姜家的院门。
    被人问到跟前,孙桂芳也没什么好隐瞒的,直言不讳道:“她家的院子被我们买下了。”
    张家媳妇怀里抱着孩子,问道:“他家这院子又旧又破,有啥值得买的?”
    孙桂芳早就和丈夫设想过被人发现后的说词。她不慌不忙地答道:“这不是生意越做越大么,我们家原来的院子地方有些不够用了。正好这院子离得近,可以分出一批货在这边干。”
    不止是张家,其他邻居上门来问,赵会彬和孙桂芳都是同样的说法。
    时间一长,周边几家都知道了,赵家这几年从虾皮生意中没少赚钱。这不,买了新院子,想要扩大生意规模呢。
    传言就这样传进了许老六的耳朵里。
    许老六是在酒桌上听别人提起的。
    他对这样的消息嗤之以鼻。
    许老六右手拇指按住一侧鼻孔,一个用力,从另一个鼻孔中喷出一跎鼻屎。
    把拇指在衣服上擦了擦,他端起酒杯啜了一口,不屑地说道:“再大能大到哪儿去?还能跟我比不成?”
    桌上的其他人忙不迭地捧着他的臭脚,“那是当然,他赵会彬哪能跟您比?”
    这也是许老六看不起赵会彬的原因。
    哪次买货他家里不是上百筐地买。到了海边,哪个渔老大不得给他许老六几分面子。
    只要他开口,不卖给别人,渔老大也不能不把生虾皮卖给他。
    哪里像赵会彬,每次只能买十几二十几筐。
    关于他所说的扩大生意规模,许老六压根没放在眼里,他跟妹妹通电话时顺口就说了出去。
    许老六没当一回事,许雅丽一听却立马上了心。
    她每个月3000多块的工资,丈夫一年也能赚个两万来块,家里就一个孩子,当然不缺钱花。
    但这几年眼看着东庙村的虾皮生意越来越红火,她想插手娘家的生意却被嫂子毫不犹豫地给拒绝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