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新明朝(2 / 2)
职业道路规定死了,不管他有没有天分,反正就只能学医。
再加上明朝从洪武到宣德年,太医院竟然没有俸禄,直到宣德二年,这才有了工资。
“医士有家小者,月支米七斗;无者五斗。医生有家小者四斗;无者三斗。”
这点儿钱养活不起家庭,收入甚至还不及外面走街串巷的郎中。
慢慢的,有水平的医者都不愿意进宫,再加上流民四起,户籍慢慢也成了摆设。
皇宫中的太医大多数也只有花架子,没什么实际本领。有人还是因为贿赂人,才得以进宫,图个名头。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被开错药,好像也不是不能理解。
从脉案明确是太医开错药死亡的皇帝是两位,就是朱见深和朱佑樘父子。
明朝皇帝也挺可怜,住着那么大的宫殿,可医疗服务却那么差。
他们估计还以为医者是真的无能,反正大多数人都不懂医,就算医者开错了药,大家也看不懂,自然就谈不上怪罪。】
这话说的,实在是有够挖苦人。
子孙因为祖宗的命令送了命,也怨不得旁人。
乾隆笑的最欢,他们清朝的皇帝大都读过医书,最最看重太医的医术。
没想到明朝的太医竟然这般不容易,让人家给你打白工,不知道朱元璋是怎么想的。
【同样还有各朝各代都有的贱籍制度,靠一个户口,将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听着就很离谱。
还有卫所制度和东厂西厂。
这些制度我也不过多评价,能出现肯定有其合理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兑换了现代制度的皇帝,可以仔细看看,与自家王朝的某些制度对比对比。
相信大家也会有一个评判,也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答案都放在这儿了,不抄的就是单纯的傻子。
天下初定,百废俱兴。
朱元璋才刚刚当了七年的皇帝,唐晓所说的那些政策在此时还都没有成型。
大臣们最近忙活的就是户籍制度。
他们老朱家夺了天下,勇武是没话说的,可在文治方面,他要学的还有很多。
元朝本来实行的就是分职业的户籍制度,既然有元朝的底子,大家都不愿意从零开始,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别的皇帝对话的都是造纸书教科书,朱元璋将自己的积分藏得严严实实。
直到前段时间才兑换了他认为值得的东西。
那就是现代的规章制度。
先不管后世有没有皇帝,把他们的制度照搬过来,稍加改良,就能为大明所用。
越了解现代,他越觉得唐晓所说的伟人是真的厉害。
基层的触角伸到了最底下,就算有人有二心,想必也成不了事。
一层一层不同职能的吏员,实现了分权。
对于朱元璋来说,这就是最好的制度。
只是要实现这些东西,需要很长时间。
从零开始重新办户籍,清查所有的田地、所有的隐户。
重新选出人才来搭建框架,从上到下都将迎来一场新的变革。
想想这些,他又觉得太难。
自己能从一介布衣夺得天下,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为了后世子孙,就算再难他也要办。
大明将成为一个新的大明!
喜欢直播开局剧透皇帝死因请大家收藏:直播开局剧透皇帝死因m.boshishuwu.com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