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2 / 2)
云朝朝也没什么异议,很配合地就出去了。
也不知道秋庭道长到底跟这10个小娃娃们聊了什么,反正半天之后,秋庭道长就出来了,然后告诉云朝朝自己答应了云朝朝的请求,会尽管收拾妥当然后来清风观报道。
云朝朝后来才知道,秋庭道长当初也是被道观收养的,而且她的一身医术,也是当时收养她的师父亲自传授给她的。
可能是看到这10个小孩子,秋庭道长就想到了自己,所以才会最终松口,答应云朝朝的要求。
或许这就是道医的传承,因为自己曾经受惠过,所以如今也希望这些跟她一样有相似经历的小朋友,可以从中受惠。
云朝朝:“早知道让这10个小家伙出马就能解决,那我早就安排他们10个小朋友去了,哪里还用得着我自己多跑这么多趟。”
唐理:“这可不好说,说不定你要真安排这10个小朋友去了,秋庭道长一怒之下,就彻底放弃跟我们清风观合作了。毕竟连小朋友都能利用,秋庭道长很难不怀疑我们的险恶用心。所以一切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云朝朝:“有道理。接下来你的宣传稿件又有内容可以写了,毕竟道医馆,就是我们目前的重中之重。”
第84章
松庭道长说要回去收拾打点一下,云朝朝想着最快估计也得十天半个月的,这样唐理可以提前在网上宣传预热一下,以便让更多人知道清风观的道医馆马上就要开始投入使用了。
结果她低估了松庭道长的决心,因为松庭道长说完之后隔了没两天,就跟徒弟收拾好行李出现在了清风观门口。
云朝朝上一个见到带着简易行李出现在清风观门口的道长,还是长空道长。当时长空道长就背了个小背篓,里面放着他的锅碗瓢盆。
这一次松庭道长的行李也没比长空道长的行李多多少,就带了一个小行李箱,而且打开之后,云朝朝发现里面基本上都是各种各样的医书。
除此之外就只有很简单的一点生活日用品。
云朝朝想,从这方面来看,长空道长和秋庭道长应该是一类人。因为两个人都不太注重物质方面的享受,他们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只需要精神世界得到满足,那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秋庭道长来得让人猝不及防,但好在道医馆这边云朝朝提前就已经收拾出来了,所以哪怕秋庭道长提前过来了,道医馆依然顺利开张大吉。
秋庭道长之前在知秋观就已经非常有名,所以哪怕她来清风观开道医馆的事情唐理没来得及提前在网上宣传预热,依然有不少病人慕名前来。
林半夏早在秋庭道长来的当天,就已经乖乖地待在道医馆里端茶倒水,顺便负责打杂了。
秋庭道长这次过来的时候,除了一行李箱的医书,还特意带上了她的小徒弟一叶子道长。
一叶子道长来之前就已经知道秋庭道长会在清风观里再收上几个小徒弟,但她得到的消息是这群小徒弟年纪都比较小,最大的也不超过6岁,最小的可能也就3岁。这样的小小孩,要长成可以独当一面的道医,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所以一叶子道长一点儿不担心,甚至还挺期待。结果没想到来了之后,小道长没看到,倒是让她看到了林半夏,一叶子道长顿觉竞争压力巨大,于是忍不住开始担心自己会地位不保。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虽然秋庭道长对林半夏态度非常和善,但一叶子道长看林半夏的时候态度就非常不友好了。
好在林半夏这方面心大得很,她压根没察觉到一叶子道长的敌意,因为她的关注焦点全程都放在秋庭道长身上。之前她想学医术,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就只是单纯的喜欢和热爱,但这一次她近距离看着秋庭道长给来来往往的病人把脉问诊,然后开方诊断……突然就坚定了自己的目标。
她私下对云朝朝说道:“我希望自己以后也能成为像秋庭道长这样的道医。”
云朝朝想了想,语出惊人:“那在此之前,你得先出个家。”
林半夏:“……”
秋庭道长虽然在清风观执掌道医堂,但她平日并不跟清风观的其他人过多接触。云朝朝不知道是因为秋庭道长内心深处依然把自己当成知秋观的道长,还是因为秋庭道长自己的性格本身如此,但反正云朝朝很尊重她的意愿,秋庭道长不愿意跟大家过多接触,云朝朝就叮嘱大家不要去打扰她,就连吃饭,也是每天做好了,让人送到道医馆那边,让秋庭道长他们师徒两人自己吃。
后来秋庭道长嫌这样太麻烦,于是云朝朝便在道医馆旁边,搭了一个简易版的厨房,然后每日送菜大娘过来给清风观送菜的时候,再让送菜大娘单独给秋庭道长他们送上一份小的。
一来二去的,秋庭道长虽然人在清风观里面,但她又像自成一派似的。
唐理作为清风观的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道观当咸鱼》 80-90(第6/15页)
传总监,除了负责清风观的对外宣传工作之外,还肩负着清风观内部员工团结稳定的职责。
他本来还担心像秋庭道长这样搞特殊,清风观的其他道长会不乐意。毕竟他之前待过的公司,除了领导之外,最怕的就是普通同事之间搞特殊,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不患寡而患不均。
但清风观这方面倒是挺好。没人对秋庭道长的特殊表现出嫉妒,大家似乎都能允许别人做别人,允许自己做自己。
甚至有道长表示,清风观的每个人都在享受着一定的特殊性啊!这就是清风观跟其他道观不一样的地方。
唐理顺着这话想了想,觉得还真是。毕竟他自己当初选择留在清风观,不就是因为在清风观这里可以做自己,然后也可以待得很舒服吗?-
秋庭道长之前就说过要把自己的一身医术传给清风观的那10个小道长,所以云朝朝在跟秋庭道长商量了之后,就让秋庭道长在行医之余,顺便再给这10个小道长开班授课了。
或者更确切的说法是,给11个道长一起开班授课了——因为林半夏也是其中一个。
云朝朝本来还担心秋庭道长讲的会太枯燥,小朋友年纪太小会听不下去,但也不知道是秋庭道长考虑到了他们的年纪特意简化了课程内容,还是秋庭道长真的适合当老师,反正云朝朝私下问了好几个小朋友,大家都表示学医好好玩,自己长大之后也要当医生。
不过等云朝朝再细问,就发现小朋友们的梦想逐渐离谱起来了。
因为有的小朋友说自己以后要当牙医,然后给河马看牙齿;还有的说自己要像啄木鸟一样,当树木医生,给大树看病……
云朝朝:“……”
秋庭道长倒是挺想得开:“只要想当医生就行,至于当什么医生,那都是未来的事情了。现在就相当于是撒下种子,至于最后能开出什么花,结出什么果,其实也是要看缘分和天意的。”
云朝朝本来还有点儿小担心,听了秋庭道长的话,自己也淡定起来。是啊,人生长着呢,谁知道未来会怎么样,走一步看一步呗!
秋庭道长虽然除了问诊和给孩子们上课之外,基本上不在清风观的其他地方多逗留。但有一个地方,她是很爱去的,那就是林半夏在后院种的那块中药圃。
可以说如果在道医馆找不到秋庭道长,那就去中药圃找,一定能找到。
之前清风观的新观成立,后院打通,云朝朝就说要把后院空余的地方全部种上中草药。
如今正好可以趁着秋庭道长精通此道,可以让对方列一下中草药种植清单,然后到时候云朝朝再找人按照秋庭道长列的这个清单按需种植,也免得他们像之前那样逮着什么种什么,最后很多种出来的中草药是日常治病救人不太能用到的,而需要用到的中草药可能又没有。
这个工作秋庭道长倒是挺乐意的,不过她不是自己来,而是安排给她的徒弟一叶子道长来负责。毕竟平日里她负责治病救人,而抓药配药煎药之类跟中草药打交道的活,基本上都是她的徒弟一叶子道长在处理。秋庭道长相信她的徒弟能胜任这方面的工作。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秋庭道长也算是发现了林半夏的优点。那就是林半夏虽然算是半路出家的业余医术爱好者,但林半夏对中草药的了解和研究,甚至远超一般人,甚至远超一下专业的医学系的学生。
林半夏也不谦虚,非常骄傲地说道:“那是因为我这段时间背下了大半本的中草药典籍啊!而且我在清风观的这大半年里,一直都在跟中草药打交道,实践加理论相结合,自然要比单纯学习理论知识要更深刻一点。”
秋庭道长:“那你以后有时间的话,可以跟一叶子一起学习一下配药煎药什么的,有什么不懂的你也可以咨询她。你俩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进步。”-
一叶子道长听了师父这个安排,脑子转得还挺快——当初她拜师的时候,师父也是跟她说,让她以后跟着师父学习抓药煎药配药,然后说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她。
那这么说起来,她现在就是林半夏的师父了啊!
想通了这一点,一叶子这段时间积郁在心里怕失宠的压力,瞬间都转化成了得意。
她乐呵呵地跑到林半夏面前,去逗林半夏:“叫师父。”
一叶子以为按照林半夏的脾气,要么就是生气,要么就是置之不理。因为虽然接触时间不算长,但一叶子看得出来,林半夏并不是那种特别好脾气的人。
结果没想到一叶子话音刚落,林半夏就爽快地叫道:“师父好!”
一叶子:“……”
林半夏这么干脆,反倒让一叶子自己不好意思了,她喃喃道:“我跟你开玩笑的。”
林半夏:“拜师这么严肃的事情,怎么能开玩笑呢?反正我是认真的。”
一叶子脸都红了:“我比你还小呢,怎么能当你师父?”
林半夏:“没关系,我可以叫你小师父,等以后秋庭道长愿意收我为徒了,我再改口叫她大师父。反正我们清风观一直有拜小师父的传统,而且我早就发现了,别管大师父小师父,能教本事的,那都是好师父。”
不远处正在跟自己的小师父打电话的静听,突然打了个喷嚏——总觉得有人在背后念叨他,不会是他小师父想他了吧?
第85章
一叶子道长以前跟着秋庭道长,基本上过得一直都是深居简出的生活。
就算要跟病人或者是病人家属打交道,大家也都看在秋庭道长的面子上非常敬重她,所以一叶子道长也是来了清风观碰到林半夏这样死皮赖脸非要追在她屁股后面叫她“小师父”的女人,才知道外面的世界竟然是这个样子的。
怎么说呢,真是开了眼界了。
秋庭道长对此倒是喜闻乐见。
面对一叶子道长的告状,秋庭道长还反过头来劝说一叶子道长:“我年纪大了,喜欢简单朴素一点的生活那是情有可原,但你不一样啊,你还年轻,以前我就觉得你天天跟着我啊,有时候说话做事都有点儿过于老气横秋了。现在跟小林这样天天吵吵闹闹的,我觉得就挺好,更有年轻人的朝气活力,果然年轻人还是应该多跟年轻人在一起玩……”
一叶子道长嘴上还是很嫌弃:“谁要跟她多接触多一起玩啊,师父您没看到是她天天缠着我吗?”
秋庭道长但笑不语。她看得出来,林半夏是因为喜欢一叶子所以才缠着她的,至于一叶子道长,她要真不喜欢林半夏缠着她,也有的是办法拒绝,只能说这两个小姑娘骨子里是互相喜欢互相欣赏的。
事实上秋庭道长不止觉得一叶子跟林半夏多接触接触人变得生动了一些,就连她自己,因为每天跟一群小娃娃一块上课,都变得比之前爱说话了。
秋庭道长之前带一叶子道长的时候,一叶子已经满10岁了,基本上已经算是进入青春期了。不像现在,接触的都是一群年幼的小孩子。
小孩子当然有小孩子的可爱,但也有小孩子的懵懂和吵闹,秋庭道长越是给这些孩子多上课,越是能体会到她自己的师父当初有多么的不容易。
想必那时候她的师父为了让她把那些晦涩难懂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道观当咸鱼》 80-90(第7/15页)
的医学药理知识弄懂,提前不知道下了多少功夫。
云朝朝之前原本还担心清风观的新观建成之后会没有那么多人来,但事实证明有了秋庭道长的道医馆,不止新观的人气被带动了,就连旧观的人气都被带动了。
毕竟清风观虽然在城市的边边角角,但好歹是有公交车直达的,不像知秋观,那是真正的大山深处,别说公交车了,自驾都没办法开到道观门口,还需要下车走几百米。
旧观的人气一上来,光靠旧观的一个食堂,肯定是满足不了这么多人的伙食供应的。于是新食堂也得抓紧时间投入使用。
之前长空道长就说要在这群道长中挑选两个道长出来负责新观食堂的后厨工作。云朝朝知道在下厨带徒弟这方面,长空道长可能是专业的,但在挑选人手这方面,长空道长可能还不如她跟唐理。
所以在问清楚长空道长需要两个什么样的人才之后,云朝朝和唐理在清风观现有的所有道长里面精心挑选了半天,最终从正阳观送过来的10个道长里面选择了一个龙道长,然后又从圆道长和竹道长当中选择了一个竹道长。
之所以选择龙道长,是因为龙道长在正阳观的时候,就是在食堂工作的,算是熟练工种,有经验;而之所以选择竹道长,是因为竹道长本身也擅长下厨,而且算是有家族渊源,据说他父亲以前就是开饭馆的。再加上竹道长本身就是附近村子里的人,而到时候往食堂送食材的,也基本上都是当地人,自己人跟自己人沟通起来,总归是比外面的人要更方便一点。
反正云朝朝跟两个人私下沟通了一遍,然后又让长空道长亲自带去厨房考核了一遍,新观食堂的基本班底,就算是暂时成立了。
以前清风观人少,所以除了长空道长这种专业特长特别明显的人有固定职位之外,道观里的其他道长都是随机分配的,反正就是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帮忙。有时候是在食堂,有时候是在后院……
但现在随着清风观的道长们渐渐变多,唐理就跟云朝朝商量了一下,说能固定职位的道长,还是应该尽量把他们的职位固定下来,这样万一以后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问责会更方便;当然要是哪个部门做得好的话,奖励也更有有理有据……
当然要是实在固定不了职位的,也根据道观目前的工作性质,按班次排班、轮班,简单来说就是要让管理变得更加规范,以便降低管理的难度。
云朝朝当然没有意见。
一个道观想要做大做强,肯定是要慢慢从混乱走向规范的。清风观如今都已经开新观了,那过去那一套管理方式肯定就不适合现如今的清风观了,所以优化管理,甚至从这群道长里面培养一批合适的管理层,搭建一套更合适的管理架构,肯定也是清风观未来的重中之重-
当然选拔管理层不能为了选拔而选拔,还是要结合实际,而且云朝朝相信,真正合适的管理人才,肯定会在合适的时机自动突显出来的。
就比如唐理。
云朝朝当初把人留下来的时候,只想留一个宣传总监,结果没想到留着留着,这人就变成了清风观的大内总管,或者也可以说是清风观的副观主——反正已经唐理没来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是云朝朝一个人拍板定夺,自从唐理决定留下来,云朝朝遇到事情会习惯性地跟唐理商量一下。
云朝朝现在一方面除了新观食堂的筹建工作要安排处理之外,另外一方面也在督促施工队那边抓紧时间进行发发泉和发发路的施工。
其实现在的清风观,规模已经非常大了,一般体力不太好的人,想要一天之内把新观旧观以及清风观的后花园通通都逛一遍,还真没那么容易。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单纯是作为一个道观,那么清风观现在已经非常合格了。
毕竟别的道观有的,比如烧香祈福,诵经修道,练习太极强身健体,清风观能实现;别的道观没有的,比如求医问药,美食特供,清风观也能实现。甚至清风观还有网络直播、后花园美景欣赏之类的超值服务。
简单来说就是作为一个道观,清风观已经给得够多了。
但发发泉和发发路是云朝朝自己的私人梦想,她自己想要有一条依山傍水的小路,路上开满鲜花,夏季可以在小溪里溯溪玩水,所以她对这件事情必然上心。
甚至于她建这个的时候,都没太想过这个发发泉和发发路建好之后会不会给清风观带来收益,她就已经开始在筹建了。
好在清风观这边背靠清风山,地势得天独厚,再加上清风公园本身也算是被清风观带火的,当初清风观没有火起来的时候,这个公园在A城几乎查无此园,如今有了清风观在线上线下的火爆,这个公园也开始变成了热门打卡景点,最近甚至都已经开始卖上门票了,所以公园那边也很愿意配合清风观这边的工作,甚至还主动派了一波公园的员工过来帮着清风观清理路面的杂草和积石,以便清风观的发发泉和发发路能早日跟众人见面。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一条并排能站两个成年人的小溪,就这么顺着清风山的山脚,一路蜿蜒曲折地流到了清风观的后花园。
这条溪水的起源,就是林爷爷当初带着设计师找到的那个清风山山脚下的泉眼。如今施工队把泉眼扩大了,而且还把泉眼周围重修了一下,四面砌上了砖石。整个泉眼修得外圆内方,看上去真得像一个铜钱的模样,可以说分外贴合“发发泉”的这个名字了。
因为需要从泉眼一路往清风观这边运送活水,所以泉眼那边的地势肯定需要比清风观的地势稍微高一点。好在这些问题是施工队那边可以实现的,反正如今清澈见底地泉水可以一路毫无阻碍地流向清风观的后花园,以后不仅可以直接浇灌后花园的各式植物,而且有了这些溪水,云朝朝想要的花路,也可以顺利实现了。
如今种花比之前要更简单一点了,毕竟小姚当初已经成功在清风观的后花园里实验过一波了。而且当初小姚离开的时候,还留下了不少鲜花种子。云朝朝也不挑,全部让人沿着溪水一路撒满。
有了水,有了花种,现在唯一缺的,可能就是鱼了。
清风观里之前云朝朝也养过鱼,不过那时候她养的基本上都是可以吃的鱼,那些鱼食用性极佳,但观赏性不足。现在的清风观今非昔比了,所以哪怕是养鱼,也不再像当初缺钱时候那样只考虑食用性,云朝朝开始更多地要求观赏性。
所以她去市场里带回来的一批鱼苗,都是华而不实的。
反正主打的就是一个好看。
至于能不能吃?那谁会在意呢?
反正云观主现在是不在意了。
清风观等人看到云朝朝带回来的这一批鱼苗,都很感慨。
尤其是从最初清风观一穷二白陪着云朝朝打江山的那批老员工,感慨自然是更深刻的。
静听:“果然道观还是得有钱啊,有钱了连养的鱼都比较好看。”
小九:“我记得我之前看过一本书,好像说人的需求一共有五层还是几层,反正就是生存追求是最下面一层,然后依次还有精神追求什么的,我感觉我们现在已经度过了生存追求阶段,开始来到精神追求这一境界了……”
长空道长走过来,盯着水桶里五颜六色的鱼看了半响,悠悠道:“这样的鱼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道观当咸鱼》 80-90(第8/15页)
我好像还没吃过,也不知道是炸了吃好吃还是煮汤喝好喝。”
众人:“……”
第86章
徐富贵自从做了个小手术之后,就被家属勒令在家里修养了,以至于这段时间哪都没去。
好不容易复查之后医生给了特赦令,说可以多出去走走散散心,他第一时间就带着家属坐上了前往清风观的公交车。
徐富贵的媳妇李春华对徐富贵的行为简直不能理解,因为养病期间,徐富贵就一直对清风观心心念念的,要不是李春华知道清风观是个道观,里面清一色的全都是道长,她简直都要怀疑徐富贵要去的是个尼姑庵了。
因为实在想不通,所以人虽然已经陪着徐富贵坐上前往清风观的车辆了,李春华还忍不住絮絮叨叨地向徐富贵抱怨:“真不知道清风观到底有什么勾着你的魂,天天挂在嘴边上念叨着,这从医院出来都等不及回家了,就第一时间要去清风观,以前结亲我怀疑你都没这么积极过……”
徐富贵:“你是没吃过他们家食堂的饭菜,你要吃过,保管你也会像我一样心心念念的……”
李春华长眉一挑:“合着你的意思是我做的饭菜不合你的胃口呗?”
徐富贵本来就说不过李春华,如今更是说不过了,索性求饶:“……我不是那个意思,哎呀,算了,跟你说也说不明白,你去看看就知道了,真的特别好吃……”
老两口一路斗着嘴,一路靠近了清风观。
去清风观的这趟公交车,徐富贵以前是挺熟悉的,因为他之前来清风观每一次都坐的这辆公交车。但印象中这辆公交车之前是没什么人的,现如今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路都在往上上人,中途虽然也有下车的,但基本上属于上的人多,下的人少……
而且最让徐富贵诧异的是,以前这辆公交车的底站是“清风公园”站*,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这辆公交车的底站是“清风公园(清风观站)”。
这才短短几个月没来,清风观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实力,徐富贵很有理由相信,要不了多久,公交车底站就要彻底更名为“清风观站”了。
如果说公交车上的变化已经让徐富贵叹为观止了,那等徐富贵和李春华下了公交车,顺着汹涌的人流来到清风公园门口,开始排队买票时,这种震惊简直让徐富贵不知道该说点儿啥才好。
徐富贵:“我记得我之前过来,这个公园是可以免费进的啊,根本不需要买票,而且也没这么多人排队啊……”
李春华倒是觉得很正常,因为市区里很多公园都是需要买票才能进入的。有些公园虽然不用买票,但也得实名制预约。反正每个公园的管理都不一样,他们作为游客,当然是入乡随俗,既来之则安之。
李春华没搭理徐富贵,倒是一旁同样在排队等着买票的游客,非常热情主动的搭了一句腔:“您应该是好久没来了吧?这公园售票都有一段时间了,不过还好,票价倒是不贵,也就15块钱一张。”
徐富贵道了谢,心里忍不住盘算了一番,15块倒确实是不贵,就是不知道清风观会不会也收门票,若是也要收门票,那现在过来清风观吃一顿的成本,真的是陡然上升了,哎,早知道就应该趁着之前不收门票的时候,多过来吃上几顿的……-
徐富贵和李春华买了两张清风公园的门票,终于顺利进了公园。
等老两口站在清风观的大门口时,不止徐富贵惊呆了,就连第一次过来的李春华,都被清风观的气派震得合不拢嘴。
李春华:“……这就是你曾经提到过的那个又破又小的道观?你是不是对又破又小有什么误解啊?”
徐富贵说话都开始结巴了:“我第一次过来的时候,这里真的是又破又小的……而且就只有左边台阶上的这一个旧观,右边靠近清风山的这座新观,根本都没有。”
李春华其实刚才也看出虽然左右两边的道观都叫清风观,但右边的这座明显要气派得多,也新得多。而且设计布局也更为合理。
站在道观大门口,就能看到一重一重的雄伟宫殿,以及里面鱼贯而入的游客。
李春华看着徐富贵,问他:“咱们是先去旧的这座还是去新的那座啊?”
徐富贵想了想,说:“还是去旧的那座吧,也不知道新的这座道观是不是换观主了。这要真换了观主,那我想吃的小鱼干和香熏腊肉估计都要没着落了。”
旧的清风观地势没那么平稳,需要爬台阶。李春华担心徐富贵的身体,所以一路扶着他的胳膊,搀着他慢慢往里走。
徐富贵本来心里还挺忐忑的,倒不是因为担心别的,就是单纯担心道观易主了,结果没想到刚进门,就碰到个老熟人。
这可把他给激动坏了。
老远就开始冲着静听挥舞起了胳膊:“静听道长,静听道长……”
静听本来正在直播,听到徐富贵的呼唤,还以为是遇到自己的狂热粉丝了。不过等回头看到来人,他还是挺惊喜的。
毕竟徐富贵对清风观来说,真的是属于老朋友一样的存在。而且这么长时间没看到他,清风观的人还是挺想念他的。
于是静听也冲他挥了挥胳膊,笑眯眯道:“你回来啦?我听我们观主说你之前做了个手术,怎么样,身体都恢复得差不多了吧?”
徐富贵:“挺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对了,你刚才说你们观主,你们清风观现在还是云观主当家吧?没换人吧?”
静听都被徐富贵这个问题给逗笑了:“你这说的哪里话,当然是我们云观主当家啊,你最近没来,我们清风观变化可大了,保管让你大开眼界。”
徐富贵点点头:“我已经大开眼界了。”
徐富贵这次过来,是目标明确地冲着长空道长来的,所以跟静听聊了没两句之后,就迫不及待地问起了长空道长那边的情况:“对了,既然观主没变,那你们食堂的大师傅应该也没变吧?”
静听:“我们现在有两个食堂,一个是新食堂一个是旧食堂。旧食堂还是长空道长做主厨,但现在都需要提前预定,新食堂那边,是竹道长和龙道长负责当主厨,不过你放心,这两个道长都深得长空道长的厨艺真传,而且长空道长每天也会亲自做两道菜送到新观食堂那边,去供游客们品尝。所以你要是没有提前预约旧观食堂的话,也可以去新观食堂那边尝尝鲜。”
长空道长被静听这番话说得一会儿高兴一会儿难过的,这会儿要有个心脏彩超什么的,估计能看出来他的心脏线起伏得比他做手术那会儿都要激烈。
但不管怎么说,能尝到长空道长的手艺,对徐富贵来说就已经算是不虚此行了。毕竟上一次徐富贵过来,好像尝的还是静听道长的手艺呢,跟那时候比起来,新观旧观食堂什么的,貌似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再加上新观那边徐富贵自己也没有去过,他也挺好奇的,所以跟静听告别之后,徐富贵索性就让李春华继续搀扶着他,去了新观。
好在清风观的新观虽然很大,但跟旧观比起来,地势要平稳得多,而且基本上没有什么台阶和坡要爬。
两个人一路慢慢走,慢慢逛,期间徐富贵看到清风观多了那么多的新道长,看得心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道观当咸鱼》 80-90(第9/15页)
真是五味杂成。
说起来当初他住院的时候,云观主还亲自邀请过他的女儿徐婷婷来清风观上班呢,当时徐富贵自己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一关,觉得好好的一个女儿家,来道观上班说出去不好听,再加上女儿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这事就不了了之了。如今看到清风观这个规模,又看到这来来往往的游客,徐富贵忍不住想,其实来清风观上班也很不错,毕竟这边风景秀丽,气候绝佳,而且一看这些来来往往的游客,就知道每天的营业收入肯定不会少,如果当初同意让女儿过来上班,说不定他女儿现在也吃得好过得好,甚至会比在大公司当牛马赚得更多呢!
不过徐富贵只是在心里想了想,什么都没说。毕竟人不能去设想那条自己没走过去的路,还是应该往前看。
清风观的新观不仅建得比旧观气派得多,就连新观食堂,也建得有旧观三四个那么大。
食堂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同色系的桌椅,窗户也擦得亮晶晶的,除此之外,食堂里还摆放着不少的鲜花、绿植和各种清风观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最关键的是,很多食堂都会有的蚊虫问题,清风观的食堂里是一只都没看到,这让每一个走进新食堂的人,都忍不住觉得心情舒适。
之前静听介绍说新观食堂这边也会有两三道菜是长空道长做出来的,徐富贵本来还担心自己会分辨不出来,但事实证明根本不需要他额外去分辨,因为新观食堂里虽然每一个窗口都排着队,但队伍最长的那两道,显而易见就是长空道长亲自做的了。
李春华虽然嘴上对徐富贵各种嫌弃,但关键时刻还是很心疼徐富贵的。见排队的人多,就让徐富贵去找位子先坐下,她自己一个人去排队打菜。
结果徐富贵竟然还拒绝了,说:“不用,我跟你一起去排。”
李春华难得有点感动:“没想到你做完手术人竟然还变得体贴了呢,以前你最讨厌的就是排队了,每次看到排队就恨不得躲得远远的,今天怎么回事,竟然愿意陪我一起排了?”
徐富贵:“主要是长空道长做的菜有两道,你一个人排不过来。”
李春华:“……”滚吧!死直男!!!!
生气归生气,两个人到底还是一人排了一个队伍。不过虽然排队的人多,但队伍前进得倒是挺快,而且清风观这边管理得也挺规范的,不让外带,也不让代排,所以很快就轮到徐富贵和李春华两口子了。
这两个队伍,一个是五花肉豆角焖面,另外一个则是香酥鱼块。两个人都点了,然后又去其他的队伍里点了两份素菜,比如素炒南瓜和醋溜大白菜。
李春华看着这一桌偏素食的菜,倒是挺满意:“不错,我还以为你特意过来是准备大鱼大肉的呢,没想到你倒是记得饮食要尽量清淡一点。”
徐富贵一边拆筷子,一边说道:“你是不懂清风观这边素菜的含金量,这边的蔬菜,都是附近的农庄亲自栽种供应的,都是原生态无污染的菜式的,哪怕什么调味料都不放,吃起来也特别的清甜好吃。”
李春华嘴上说着“有那么夸张吗?”,但也忍不住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素炒南瓜尝了一口。
你还别说,这南瓜吃起来糯糯的,而且格外的香甜可口,确实跟她之前在市面上买的南瓜很不一样。而且做法看上去也算不上负责,就是放了点儿蒜末,放了点儿盐,但南瓜味就是特别的浓郁。
李春华吃了两口南瓜,又去尝了尝醋溜白菜和香酥鱼块,这两道菜她平日里在家也会做,算是吃得多的,不过这两道菜,一道酸辣可口,一道则外酥里嫩,尤其是那道香酥鱼块,也不知道是用什么鱼肉制作的,反正吃起来特别香嫩,香嫩的同时,刺还少。蘸上一点儿汤汁,鱼肉的鲜味就和糖汁的酱香浓郁充分混合了,吃在嘴里,让人根本停不下来。
李春华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些饭菜的口味,就觉得看上去平平无奇,但吃起来却比她平常吃的要更好吃。
当然最让她惊喜的还是那份五花肉豆角焖面,面条软糯香烂,豆角和五花肉的香味整个沁润在面条里,一口嗦下去,那种丰盈的口感,像是面条在口腔里跳舞。
李春华一不小心,就吃了大半碗下去。
吃完意犹未尽地放下筷子,终于服气:“难怪你心心念念的一直想来清风观的食堂吃饭,这里的饭菜确实好吃。”
徐富贵:“这都不算什么,我第一次来清风观吃饭的时候,甚至还能自行点菜呢!当时我吃的那个香熏腊肉,我现在还记得……”
李春华:“早知道这么好吃,你应该早点带我来。”
徐富贵:“我跟你说了啊,你当时直接就拒绝我了,说吃什么吃,外面的饭菜就那么好吃啊,家里的饭菜难道还不够你造的啊?你有那个出去浪费的功夫,还不如给我洗个菜切个肉,真不知道嫁给你有什么用!!!”
李春华:“……够了,好好吃饭吧!当我什么都没说。”-
一顿饭两个人都吃得心满意足,吃完徐富贵本来是打算直接回去了的,毕竟他本来也不信佛不信道的,就喜欢干饭。
结果李春华听说清风观后面还有个后花园,非要去逛逛。
徐富贵也拗不过她,只好陪着一起去了。
徐富贵以后后花园,只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毕竟很多地方都有百草园,难道还真有一百种草吗?
结果等他看到后花园的实景,他发现清风观还真的是很实际,因为后院真的是一个巨大的后花园。
不仅有花,还有果树,还有中药圃……而且那么多那么多的花,竞相开放着,里面还有很多的阿姨大姐举着丝巾在打卡拍照。
李春华一看,手就痒了:“早知道我也把我丝巾带过来了,这个地方拍照一定很出片。这样,我们今天先随便逛一逛,下次我再叫几个老姐妹一起过来。你也带上你的照相机,到时候好好给我们拍一拍。”
徐富贵弱弱道:“……其实我觉得道观圣地,我们还是应该心存敬畏感,来拍照打卡什么的,会不会有点儿不太合适?”
李春华白他一眼:“你一个来道观就为了吃饭的俗人,有什么资格说我?我好歹是为了艺术,你呢?”
徐富贵:“那我比你高尚。我是这个道观的初代股东啊,这个道观之所以能做大做强,有我的一份功劳。”
李春华:“……”
第87章
云朝朝想过清风观的新观会比较火爆,但她之前还真没想过新观那边率先火爆起来的竟然是后花园。
她本来还以为率先火起来的会是新观里那几尊塑了金身的铜像呢!毕竟那可是真金啊,真正识货的人谁会不喜欢真金白银呢?
但事实证明,比起看得见摸不着的金子,大家可能还是更喜欢触手可及的美景。
或者也可以说,在这个人人蜗居钢筋水泥城市的时代,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着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后花园。
就像李春华,明明她对道观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的,对美食什么的也不像徐富贵那么有追求,但正是因为看中了清风观后院的那片花海,所以一个礼拜之内,她硬生生坐公交车来了清风观三次。
而且每一次都是起个大早,坐最早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