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2 / 2)
如果清风观真的主动去碰瓷正阳观,可能正阳观的拥趸们会立刻跳出来反对,但如今连清风观的观主自己都说这是登月碰瓷了,这下正阳观的粉丝们和拥护者们反而不好再说什么了。
甚至还有两个道观都逛过的香客们主动跳出来体现端水水平。
“好了好了,大家都别争了。在我看来,正阳观有正阳观的好,清风观也有清风观的好,道教行业能够兴旺发展,离不开任何一个道观的努力,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云朝朝:对对对,大家说什么都对!
虽然清风观自诩还不能跟正阳观相比,但在其他一些小道观心目中,清风观已经是非常值得他们学习的榜样道观了。毕竟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道观,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发展到清风观现如今的规模和名气。
这些道观觉得自己跟正阳观这样的百年大观比较,那肯定是比不过的,但跟清风观这样的小道观学一学,说不定还是有反超的机会的……吧?
于是借着庆贺清风观喜获镇观之宝的名义,清风观周边的小道观,连续派道长过来清风观参观、交流、学习……
结果来一个,绝望一个回去。
倒不是清风观藏私,实在是清风观根本就没有任何特殊的生存技能可以教给别的道观。非要说有的话,那就是清风观的每一项生存技能都跟清风观的道长们息息相关。而技能尚可以学习,但清风观这些身怀绝技的道长,总不能直接打包抢走吧?
所以他们也就只能干看着,反正学是学不了一点的。
云朝朝看他们的表情,都能看出来他们的失望。但她能怎么办?说起来清风观的成功之路,别说其他道观学不来,恐怕就连她自己也复制不了。毕竟她要去哪里,再去笼络一个这么会做菜的长空道长,又要去哪里,再寻一个这么能说会道还会骂人的静听呢?更何况还有秋庭道长和林爷爷、林半夏这些机缘巧合来到清风观的人……
只能说,不怕人才多,就怕人才聚一窝呀!-
清风观拿到镇观之宝,温煦也特别为云朝朝高兴。
一般家有喜事,正常情况下那作为“好朋友”,肯定是要替对方庆贺庆贺的。
所以温煦找了个工作没那么忙的日子,拎了一壶酒就过来找云朝朝了。
温煦出了酒,那云朝朝这边便出了点下酒菜。
两个人对酌着,很自然就聊到了之前有投资者说要来清风观附近投资建动物园的事情。
虽然建动物园这事到现在还一点儿影子都没有,但云朝朝私心里还是挺感激这个投资者的,毕竟如果不是这人说要来清风观附近投资,政府部门可能也不会意识到清风观对于招商引资的重要性,更不会让清风观近水楼台的得到那樽太极八卦图。
温煦听云朝朝提起这事,悔得肠子都青了:“你早说啊,早说来A市投资对你们清风观也有益,我们当初就应该先联系你们A市的政府之后,再过来开工厂的。这样一来,说不定早几年你们A市的市政府就会把你们清风观当财神爷一样供起来,你们清风观也不用过那么多年的苦日子了……”
云朝朝听温煦这么说,也觉得是这么个理。
不过她这人不太喜欢回头去看,她更喜欢向前看,所以她最终只是笑了笑,轻描淡写的说了句:“现在这样就挺好的了,毕竟那时候我们清风观名气也不够大,资历也不够深,就算你们那时候真是跟上面的人说你们是冲着我们清风观来投资的,上面可能也不会太相信。人生嘛,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安排。”
温煦闻言,忍不住深深看了云朝朝一眼。
不是他情人眼里出西施,他是真的很欣赏云朝朝的人生态度。就感觉再大的事情,落在云朝朝眼里,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温煦喜欢云朝朝这样的心态,会让人觉得放松。
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如今已经确定在清风观附近投资会对清风观有利,那也是时候发挥一下老温总的“钞能力”了。
这么想着,温煦回去之后就给老温总打了个电话。
如今温煦专心搞事业,老温总接他电话接得比之前及时多了,不像之前,温煦每次给老温总打电话,都得先找一个中间人,也就是他妈,帮忙吹一下耳旁风。
而且老温总现在不仅接儿子的电话接得及时了,接电话的态度和语气也好了不少,甚至还俏皮地张口来了句:“儿子,打电话过来有什么吩咐啊?”
温煦:“吩咐谈不上,不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记得您之前好像有做房地产的朋友说过想要拿地投资建别墅的吧?”
老温总:“所以呢?”
温煦:“所以您觉得清风观这附近风水怎么样?”
老温总:“……”
老温总:“……你为了追个媳妇儿,会不会有点太下血本了?”
温煦:“我也不是单纯的为了追媳妇儿,我是真的觉得清风观附近风水好,很适合有钱人过来享受生活。您想想看啊,一般的道观都在荒郊野外,清风观算是离市区最近的道观了,公交车从市区过来只需要一个小时,要是开车的话,可能只需要40多分钟。第二,一般能建道观的地方,那都是集天地灵气于一体的,有钱人最怕什么呀?有钱人最怕的就是钱还没花完,提前噶了。正所谓医学的尽头是玄学啊……”
老温总认识儿子20多年,从未发现自家儿子这么能言善道,这会儿他简直要怀疑自己这两年不是让儿子去A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道观当咸鱼》 150-160(第6/14页)
市那边开工厂去了,而是把儿子送去什么口才进修班去进修口才去了。
电话那头温煦还在用尽全力地忽悠他亲爹:“而且清风观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清风观这边有个道医馆。你别看这个医馆听上去不像什么正经医馆,但我看市区好像特别多有疑难杂症的人放弃市区的三甲医院,跑来这边排队就医呢……你看,有钱人要真来清风观建别墅的话,连最难的郊区就医问题都解决了。”
虽然温煦忽悠得一头劲,但老温总纵横江湖这么多年,也不是吃素的,所以到最后也没完全松口答应,只说到时候会再考察考察,看一看。
倒是温煦的母亲后来听了温煦的话,很是心动了一瞬。当妈的嘛,想法就比较简单纯粹了,她当时想的就是,清风观那附近好像确实没有什么高档别墅,真要有人在附近投资盖别墅的话,她高低得过去买上两套。
一套嘛,就送给云朝朝和温煦当婚房,另外一套,就留给他们老两口自己住。这样以后万一云朝朝和温煦有了孩子,他们过去照顾起来也方便-
虽然老温总在电话里没有答应儿子的请求,但私下跟朋友聚餐的时候,终于还是没忍住跟几个老朋友聊起了清风观的事情。
他是没脸说自家儿子在苦追人家清风观的观主,因为这听上去就还挺离谱的。不过熟悉他家情况的也或多或少的知道他们家跟清风观挺有渊源的,毕竟他们家A市的分工厂就是跟清风观合作的,而且这两年做得还算是风生水起,目测是赚了不少钱的。
说起来当初听老温总说要跟一个道观合作建工厂,不少人心里是犯嘀咕的,甚至还有人私下嘲笑过这事不靠谱,但如今看人家老温总的新工厂在A市都站稳脚跟了,大家也不敢再笑话了,甚至也对这个清风观有了点兴趣。
其中一个姓刘的老总,对清风观兴趣最大。
当然了,刘总不是对去清风观投资别墅感兴趣,他是对清风观的道医馆感兴趣。
刘总早些年是做物流送货起家的,那时候穷,搬货运货太拼命,伤了腰椎。如今这个腰痛一犯,躺在床上十天半个月都下不来床。
这些年大大小小的医院也算是跑过不少了,甚至连手术都动过好几次,但好了又犯,总是不能断根。
这毛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确实是真的折磨人。有时候半夜把人痛醒的时候,是真的能让人生不如死。所以听老温总说起清风观的道医馆,别人是一听就过去了,刘总反而上了心。
说不定?万一呢?
反正A市离他们这儿也不远,要不过去看看去?
要是清风观那个道医馆真的能把他这常年腰痛的毛病给治断根了,别说投资别墅了,投资什么都行啊!
第155章
A市离温煦的老家确实近,以至于隔天上午10点,刘总就已经站在了清风观的大门口。
来之前刘总已经幻想过清风观的模样,在他的想象里,清风观就是一个小道观,就算有点儿小名气,但这年头,谁还有闲情逸致来逛道观啊!狗都不逛!
结果等他真正站在清风观的大门口,他才意识到自己真是孤陋寡闻了。
这人多得,堪比暑假的动物园和游乐场。
不过人虽然多,倒是并不显得嘈杂。因为大家一进入道观,就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降低了音量,而且清风观门口跟普通景区门口不一样,没有提着大喇叭吆喝摆摊的小摊小贩,也没有各种扎堆儿的车辆,毕竟车子在清风公园正门口的停车场就已经被公园保安提前拦下来了,所以这个道观人多归多,倒是还挺安静的。
刘总这次来目标明确,所以问清楚道医馆的方位,就直奔道医馆而去。
道医馆在清风观的一个偏门附近,但门口排队的人数并不比清风观大门口排队的人少。而且道医馆门口的病人都是蛇形排队,一圈一圈又一圈的,队伍里不乏老头老太太,知道的说这是过来看病的,不知道还以为这儿是排队领鸡蛋的呢!
刘总站在蛇形队伍后面,探头探脑地往里看。隔得远,看不太清楚,只能看到道医馆里面似乎也不大,跟很多中医馆一样,有一排一排的中药匣子。偶尔门口有穿道袍哦的人一闪而过,分不清楚到底是这儿的道长,还是这儿的医生。
刘总虽然不算是霸道总裁,但也不算是自来熟的性格,不过架不住身边的老头老太太们热情啊。见他探头探脑的一个劲儿地往道医馆里面瞧,排他后边的一个老头主动开口问道:“您这是第一次来?”
刘总点点头:“对。”
老头:“您是哪儿不舒服啊?”
刘总没直说,还卖了个关子:“老毛病。”
——倒不是他有防人之心,他只是知道中医都擅长望闻问切,这个道医嘛,虽然他没接触过,但光听这个名字就感觉比中医还要玄妙几分,所以他悄悄卖个关子,不为别的,就怕人多耳杂,被里面的道医给窃听了。
说*到底,他还是存了点儿想要考验这道医究竟有几分真本事的心思。这爱考验人的毛病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大抵算是职业病吧!
换个年轻人听到刘总说是老毛病,可能就识相地不会再聊下去了。但老爷子没这么多想法,他甚至还觉得老毛病挺正常的,毕竟来这儿的,哪个不是老毛病?
老爷子侃侃而谈:“那你算是找对地方了,这道医馆治别的可能未必厉害,但治老毛病,那真是一治一个准。我们家老伴,这些年一直有头疼的老毛病,看了多少医生都不见好,动手术又说年纪太大了,风险高不划算,来这看了几次,嚯,你猜怎么着?彻底好了。”
刘总听得心里又是激动又是欢喜,比谈了个上亿的合同都要高兴。真要这么说起来,难道他这老腰有救了?-
也不知道这队伍究竟排了多长时间,反正等快轮到刘总的时候,已经过了午饭时间了。
刘总来的时候压根没考虑过吃饭的问题,身边没有助理,他也想不起来备点儿吃的,所以等肚子饿得叫起来,他才开始头疼。毕竟这地方看着可不像是能叫上外卖的样子啊!
结果正想着呢,之前跟他聊天的大爷已经伸手怼了怼他:“小伙子,你吃饭了没?没吃要不要跟我们一块去清风观的食堂吃个饭再过来?”
刘总:“去吃饭?那这队岂不是白排了?”
大爷:“这没事,我进去跟里面的小道长说一声,让他给我们一个免排卡。到时候咱们拿着卡再回来,就能重新回到队伍里面了。”
刘总:“???”
总觉得这操作方法略显耳熟,貌似跟他之前带他闺女去的某个乐园有点儿类似?
不过不等刘总再多想,大爷已经进去了。
没一会儿,大爷就领着一个小姑娘从道医馆里面走了出来。说小姑娘似乎也不太贴切,因为对方看上去感觉也有20出头的年纪了。长得高高冷冷的。
刘总听到大爷很熟悉地叫对方“林姑娘”,又礼貌地把这个林姑娘领到了刘总身边,示意对方自己刚才就排在刘总身后。
林半夏走到刘总站的位置上看了一眼,然后从包里拿出两张免排卡,写上他俩离开的时间,离开的位置,然后又在他们站立的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道观当咸鱼》 150-160(第7/14页)
置旁画了条线:“你们拿着卡先去吃饭,吃完回来找我,再继续回到这个位置排队。”
刘总稀里糊涂地被塞了张卡,又稀里糊涂地被老爷子给带到了清风观的食堂。
老爷子带他来的是清风观素食馆,来之后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问刘总:“小伙子,吃素可以吧?”
刘总无所谓:“吃什么都行,反正就垫垫肚子。这样吧,难得碰上,也算是缘分,这一顿我请您老人家。您可千万别推辞,就当给我个面子。”
生意人说话就是好听,老爷子也没跟刘总客气,半推半就地就应下了。
要是吃肉嘛,是可以少点一点,因为肉吃多了会腻,但是吃素嘛,刘总就没这个困扰了,只担心会吃不饱。而且他昨晚没睡好,早上又起了一个大早往这边赶,一路上只喝了一杯咖啡,之前在排队不觉得特别饿,这会儿闻到食物的香味,只觉得自己能吞下一头大象。
所以乱七八糟地点了一桌子。
最后老爷子都看不下去了,一个劲地拦他:“够了够了,吃不完到时候清风观的道长们会罚我们钱的。”
刘总听得一愣:“我们可是顾客,你没听过一句话吗?顾客都是上帝……”
老爷子:“这儿是清风观,没有上帝,只有道长。道长什么都能管,连神仙都归他们管。”
刘总:“……”
刘总想反驳两句,竟然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最后只好默默地抓起面前的一个看上去白白嫩嫩的糕点,泄愤似的咬了一口。
结果没想到竟然意外得,很不错。
香香软软的,又不会特别的甜,口感绵密之中透露着一丝微凉,让人一口接着一口,不自觉地吃完了手中的一整块。
老爷子见他不说话了,也拿起勺子开始品尝起了他面前的这碗豆腐羹。他喜欢吃清风观的豆腐羹,传统的豆腐羹会用到豆腐与肉末,但清风观的素食馆把肉沫去掉了,搭配上了木耳、冬笋等辅料,烹饪火候又控制得好,所以这碗豆腐羹既软嫩又鲜滑,他每次过来都能吃掉好几大碗。
刘总吃完好吃的糕点,又开始品尝起了面前的一盘炒蘑菇。蘑菇是他经常吃的一道菜,自认什么好吃的蘑菇他都吃过了,但不得不说,清风观的蘑菇也是又鲜美又爽脆,配上米饭浇上蘑菇里面的汤汁,那滋味真是绝了。
刘总感觉自己也没吃几口,一碗饭就干光了。
之前两个人还担心点多了,但因为每一道菜都好吃,最后两个人把桌上的菜吃得干干净净的,都有点儿意犹未尽的。
老爷子是本地人,看刘总吃得那样心满意足,莫名地也有了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还悄悄地跟刘总聊起了八卦:“怎么样,好吃吧?我跟你说,好多外地人都喜欢我们清风观的美食,之前我还听说有个有钱人家的公子哥,特意为了一口吃的,要来我们清风观附近开工厂呢!”
刘总惊了一下,有钱人家的公子哥?你说的不会是老温总家的那位温煦少爷吧?
两个人吃完回到队伍里,又排了将近半个小时,终于轮到了刘总。
刘总走进道医馆里,终于一睹这道医馆的真面目了。除了他之前在门口排队的时候看到的那些中医药匣子和几个忙碌的小道士之外,就一个上了点年纪的女道长坐在一张长条桌后面,条件堪称简陋至极。而在这个女道长的身后,还有一个挂着帘子的门,至于门后面具体是什么情况,刘总就不得而知了,因为门帘遮得严严实实的,刘总想看也看不到。
长条桌后面的秋庭道长忙忙碌碌地写完上一个病人的诊断记录,才抬头看了一眼站在门口的刘总。刘总被她那清冷的眼神一看,原本没怎么疼的老腰,突然又疼了起来,以至于他走过去落座的那几步,莫名就同手同脚,一瘸一拐起来。
秋庭道长这下也不用再号脉了,直截了当地问道:“腰疼?”
刘总一愣:“对。老毛病了,疼了好多年了。”
秋庭道长留下一句“你跟我来”,就起身朝帘子后面走去。这下刘总终于不用再好奇帘子后面的房间究竟放着什么了,因为他终于亲眼见识到了——帘子一拉开,帘子后面是一个比前面更大的房间,里面并排摆了好几张小床,每一张小床上都躺着一个被扎着刺猬的人。
所有人看到门帘掀开,都幸灾乐祸又有点儿八卦地看过来,不知道为啥,刘总莫名地就有点儿腿肚子打颤。
但来都来了,刘总到底还是克服恐惧,一路跟着秋庭道长走到了最里面的一张空床铺前。
秋庭道长示意刘总趴在床上,然后轻轻掀开了刘总的上衣。她对人体穴位和脊柱的形态了若指掌,只大致扫一眼,就能感觉到大概是哪个部位形态有异,等再上手一揉一摸,准确率更上几乎十成十。
趴在床上的刘总这会儿是真的开始抖了,因为他之前尝试过正骨。那种痛楚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容忍的,堪称人间酷刑。而且正骨这方面当下好用,回去之后要不了多久,感觉又恢复原样了。所以算是白吃了一回痛。
他这会儿甚至有些羡慕那些被秋庭道长扎成刺猬的病患了。起码针灸只是看上去吓人。
结果让刘总意外的是,秋庭道长的手法并不粗暴,甚至算得上轻柔。当然了,痛还是痛的,不过这种痛跟他之前正骨的疼痛比起来,完全可以忍受。
因为秋庭道长是背对着她的,所以刘总也看不到她的手法,只能感觉到一双微凉的掌在自己的腰部旋转、推拉……
整个过程持续了挺长时间,结束之后,秋庭道长又给刘总开了几盒膏药、几包秘制中药方剂,说让他每晚煎服,睡前再贴上膏药。
刘总原以为这一套流程走下来,没个大几百恐怕也得大几千,结果没想到最后的费用比他想象得要便宜得多。唯一的遗憾就是就是,他这病吧,一次两次恐怕治不好,还得多来两次。
不过只要真能治断根,多来两次也没什么。
所以刘总出门的时候,还是挺高兴的。
而且他走路的时候特意感受了一下,发现经过秋庭道长的推拿手法之后,他现在确实感觉腰部没那么疼了,连脚步都变得松快了挺多。
那位热情的老爷子一直排在刘总身后,见他出来,忍不住关切地问道:“怎么样,秋庭道长怎么说?”
刘总想了想,发现秋庭道长好像全程就没怎么开口,除了推拿和开药方之外,加起来可能都没说过三句话。所以他实事求是道:“没说什么,就说还得再来两次。”
老爷子乐呵呵道:“秋庭道长能让你再来两次,那就证明没事。要是让你别来了,那就说明他们清风观不收了,那才算是摊上大事儿了。”
刘总让他这么一说,本来打算回去的心思都歇下了。反正来都来了,也不在乎多留两天,要不干脆把这病治好了再走?正好也考察考察这附近的环境。老温总不说了嘛,可以在这附近投资投资什么的。
这么想着,刘总忍不住问了老爷子一句:“请问这清风观附近有住宿的地方吗?”
老爷子:“有啊,清风观自己就有民宿,叫清风观民宿,您搜搜,我记得好像离得不远。”
刘总:“……”好家伙,这道观不仅有自己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道观当咸鱼》 150-160(第8/14页)
道医馆,自己的食堂甚至还有自己的民宿呢!这业务范围比他公司都要广。
第156章
刘总把公司的事情安排好之后,就直接在清风观民宿订了一个月的房间。这期间他隔三差五的去清风观道医馆排队接受秋庭道长的治疗,短短一个月,就明显感觉到腰痛缓解了非常多。
刘总自己也觉得难以置信,所以特意去医院拍了腰部CT,结果连片子都明确告诉刘总,他的腰椎居然真的恢复了个七八成。
而且也不知道是腰痛缓解的缘故,还是清风观这边的风水真的养人,反正以前他去外地出差也好,旅游也好,基本上都是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着的。但来清风观住的这段时间,他是吃得也好,睡得也香。
以至于离开清风观回老家的时候,他私下照镜子,明显发现自己的脸变圆了一点,就连气色都比刚来A市的时候要好得多。
事实上不止他自己这么觉得。回到家里,连向来不怎么夸奖他的老婆都忍不住揶揄了他一句:“你确定你是去整腰了不是去整容了?”
刘总:“别开玩笑。我跟你说,这清风观是真有点东西,你看我这就去待了不到一个月,腰不痛了,睡得也好了,甚至还长肉了……”
刘太太半信半疑:“有没有你说的那么夸张啊!”
刘总:“之前温总不是说要去清风观附近拿地搞投资嘛,我那会觉得这事一千一万个不靠谱,但这次亲自去实地考察了一番,我倒觉得这事说不定真能干。不行,我得去找老温好好聊聊这个投资的事情,不能让别人给抢了……”
刘总说完连茶都没舍得喝一口,直接就去了温煦家。
老温总这会儿正跟温太太饭后闲聊呢,看到刘总风风火火地跑进来,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后来一听刘总说是打算要在清风观附近投资,反倒还愣了愣:“……这么突然的吗?之前也没听你提过对这事感兴趣啊!”
刘总也没瞒他,直接就把自己这段时间去清风观看病的事情简单提了提,然后又提到清风观这地方风水好,吸引人……
要说去清风观附近投资究竟能不能赚钱,温总确实不敢打包票,但要说清风观这个地方吸引人,温总那是绝对有话语权的,毕竟他唯一的亲生儿子,天南海北国内国外走了那么多地方,从来都没说要为谁留下,结果去了趟清风观,眼下几乎已经跟入赘没什么区别了。
论别的不好说,但论吸引人,清风观堪比盘丝洞啊!唐僧去了估计都得留下来。
当然了,拿地投资盖别墅这种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大事,需要慢慢从长计议,所以两个老伙计聊了半天,也只是有了一点初步的规划-
云朝朝后来也听说了温煦找人给他们清风观拉投资的事情,毕竟她跟温煦之间有个共同的好友,叫静听。
静听把温煦做的这些事情告诉云朝朝,想法也很简单,就是想要撮合两个人,毕竟他一直都是云朝朝和温煦的头号CP粉。
云朝朝听完,有点儿感动,但更多的是心动。
“要是你父亲的朋友真来清风观附近投资房地产的话,我能不能入个股啊?说实话,我也很看好清风观附近的房地产市场。”
毕竟这些年城市急剧发展,房地产尚处于兴盛期,而且城市扩建的步伐也越迈越大,清风观这附近要山有山,要清新空气有清新空气,就连水源,这几年也被云朝朝带着清风观上上下下给治理好了,以后只会变得越来越宜居。
反正是投资,投资别的地方,不如投资在清风观附近。这样清风观发展得越好,这附近的地皮和房子就会越值钱;房子和地皮越值钱,云朝朝就会赚得越多……
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实现内部的良性循环了。
温煦有点儿无奈:“你不是都躺平了吗?怎么又想起来要入股房地产了?”
云朝朝:“就是因为躺平了所以才入股的啊,要是没躺平,我就自己拿地自己去找人盖别墅了。”
多么嚣张的话,但从云朝朝嘴里说出来,居然莫名地有那么几分合理。而且温煦相信她也确实有这个财力。
不过话又说回来,自己去打通关系拿地,再自己找人盖别墅,对云朝朝来说确实是有点太辛苦了。而且作为清风观的观主,真要摇身一变变成开发商,对清风观的形象也不太有利。所以云朝朝才会放弃这个念头,只单纯想着入股投资。
温煦给她出主意:“真要投资的话也没必要在这个阶段投资,到时候等别墅建成,多买两套房子也就是了。”
云朝朝想想也有道理,遂作罢-
这段时间清风观的这群小道长都在放暑假,对清风观来说,带10来个放暑假的娃并不算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毕竟清风观可以消磨时间的方式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这群孩子可以去跟长空道长学做糕点,也可以跟林半夏去后院学着锄草浇水摘水果,甚至还可以跟着秋庭道长学着认识草药……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跟其他的道长学着做早课,打太极拳,诵经念文,甚至只要他们愿意,还可以跟着道长们下山去做法事。
反正只有你想不到的带娃方式,没有清风观做不到的带娃方式。
不过对清风观某些道长的孩子们来说,寒暑假带娃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清风观的道长们,并不完全都是不让结婚不让生孩子的,有一些是可以像正常人那样结婚生育的。而除了道长之外,清风观现在也有一些普通员工,是跟云朝朝一样并没有加入道教的普通人。这一部分群体,也有暑假育儿的烦恼。
于是唐理在征询了道长们和员工们的集体意见之后,决定在清风观里弄一个免费的员工内部暑托班。
暑托班分两期,每期半个月。
时间是上午9点—下午5点。
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讲故事。清风观的道长们,几乎每一个都有一肚子神神鬼鬼的故事,有一些是他们师父的师父传给他们的,还有一些是他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
这年头,或许有小朋友不喜欢看书,但几乎没有小朋友不喜欢听故事的。别说小朋友了,就连几百个月的大朋友都喜欢听故事呢!不然为什么清心道长直播讲鬼故事,能收获那么多的粉丝呢?
除了讲故事之外,清风观第二部分的课程内容是实践。
实践就更简单了。清风观有自己的民宿,有自己的博物馆、道医馆,甚至还有自己的果园和菜园,随便把这些小朋友扔在哪,都是锻炼娃的绝妙机会。
而除了这些之外,清风观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课程,就是带着这群娃强身健体。
现在很多小娃娃被父母娇惯或者是被手机毒害,基本上都不爱运动也不爱出门,清风观暑托班既带着孩子们早睡早起,又带着孩子们打拳锻炼身体,最重要的是清风观饮食规律,而且健康美味,如果小朋友有减肥困扰,送到清风观来锻炼半个月,回去指不定就能恢复正常体重。
总之基于以上三大内容,清风观暑托班正式启动报名。
第一期总共是15个名额,结果第一批报名的名单收上来,超额了100多个。
云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道观当咸鱼》 150-160(第9/14页)
朝和唐理当时坐在一起,两个人看到名单都惊呆了。
云朝朝:“你这也算是超超超超……额完成任务了。”
唐理:“……咱们员工内部有这么多孩子吗?”
负责报名工作的小道长:“咱们内部是肯定没有这么多孩子的,顶多也就20来个,里面好些都是跟咱们清风观的道长和职工沾亲带故的。大家一听说咱们清风观要开暑托班,尤其这暑托班还免费,就都抢着报名了。”
唐理为难地看着云朝朝,等着云朝朝拿主意。
云朝朝沉思着,没有第一时间开口。
说起来这暑托班既然是为了解决清风观内部员工的困扰,那肯定还是要以清风观内部员工为主。但如今报名的家长这么多,就说明附近村民同样都有暑期带娃的困扰。
清风观这附近,如今山绿了,水青了,人也变得越来越多了,就连经济都被搞上去了。如果说还附近还有什么问题一直没有改善,那绝对是小朋友们的教育问题。
毕竟这附近除了一个乡村小学之外,几乎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教育资源了。
至于其他的娱乐设施,那更是想也不用想。
不过教育这种事情,不是云朝朝凭一己之力就可以改善的。但当年她能给乡村小学捐钱建图书馆,如今一样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给这些需要暑托班的家庭解决一下燃眉之急。这么想着,云朝朝便对唐理说道:“你这样,你去联系一下这附近的社区或者是村委,然后看看他们有没有想要办暑托班的想法,如果有的话,可以让他们来负责牵头,我们到时候配合他们。”-
唐理听了云朝朝的话,真的去联系了几个社区。
没想到还真有社区最近也在考虑开公益暑托班。社区负责人姓唐,是个看着跟云朝朝一样年轻的女性。但实际上对方是个单亲妈妈,就是因为自己曾经吃过苦,所以唐女士便也想着给别人撑伞。
她这个公益暑托班的目标群体主要聚焦的是留守儿童、双职工子女和一些家庭贫困但品学兼优的优质学子。换句话来说,就算清风观跟这边的社区合作,把这个社区公益暑托班开展起来了,清风观超额的那100个名额,恐怕也塞不进去。
唐理别的倒不担心,就担心这些人知道情况会过来找云朝朝或者是清风观的麻烦。
云朝朝倒是非常想得开:“没关系,到时候他们要真找过来,你就放话出去说,招人的时候算过卦,文昌帝君和文殊菩萨都不同意。”
唐理:“……您要这么说的话,神仙会不同意的。”
云朝朝叹口气:“没办法。咱们普通人背不了的锅,只能劳烦神仙来背了。毕竟能者多劳嘛!”
天上众神仙们:“……”能者多劳是这么用的么?
:
第157章
云朝朝后来跟社区那边合作,帮忙建了个公益暑托班。这个暑托班她只出钱不出力,单纯是攒功德用的。
至于她自己的清风观暑托班,也如期而至。
虽然这个暑托班开在云朝朝自己的清风观里,但对云朝朝而言,也是一样的“只出钱不出力”,毕竟出力的都另有其人,所以这个暑托班对云朝朝的咸鱼生活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但对清风观的职工黏性,却贡献极大。
清风观之前工资本来就还算高,工作时间又相对自由,如今连内部职工暑假带娃的老大难问题云朝朝都帮着一并解决了,这下清风观上上下下对云朝朝更是一个死心塌地。
别说清风观现有的那些老员工了,就连一些网友,在听说了清风观免费暑托班的事情之后,都表示想要来清风观打工,甚至还有一些大学生也纷纷举手报名。
要知道清风观的暑期工可都是免费的啊!
云朝朝表示非常不理解:“有娃的人想要来我们清风观工作我可以理解,但这些大学生又没有娃要送,他们是过来凑什么热闹?”
唐理:“这你就不懂了吧,现在很多大学生一回到家就得帮家里的亲戚带娃,反正带一个也是带,带一群也是带,那还不如过来打工把娃扔咱们清风观里来,我估摸着这群大学生就是这么个情况……”
作为曾经的大学生,云朝朝还挺感慨的:“果然每一代大学生都有每一代大学生的烦恼。像我们那一代,就是头疼找不到工作,没想到新的一代居然都开始头疼带娃问题了……”
不管怎么样,清风观搞了个暑托班,算是替员工们解决了人生大事。于是员工们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上了,员工们斗志昂扬,那清风观的日收和营业额便也跟着水涨船高。
这期间,之前说要来清风观附近开动物园和投资拿地盖别墅的几个老总也纷纷有了进一步的动作,一个真的拿到了动物园的营业执照,开始寻觅合适的动物园园址;另外一个也拿到了土地建设许可证资格,随时可以动工。
虽然云朝朝后来实地考察了一下,发现无论是动物园还是别墅都离清风观略微有一点点距离,但无论如何,清风观附近发展得越来越好都是不争的事实。
而且云朝朝相信,以后清风观还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抱着这样的信念,云朝朝甚至连动物园都想投资参一股。
唐理对她这种疯狂投资的理念有点儿羡慕,又有点儿恐慌。羡慕嘛,自然是羡慕云朝朝有钱可以四处投资,毕竟像他这样的普通牛马,买菜都不敢像云朝朝这么买。至于恐慌,当然是因为云朝朝毕竟是他的老板,万一云朝朝投资失败,他说不定也会跟着遭殃的……
所以唐理忍不住劝说她:“投资需谨慎啊!要不我找个专业的财务经理人过来给这两个项目进行一下评估,看看到底可投不可投?”
云朝朝大手一挥:“找什么财务经理人,直接让咱们清风观的道长给算一卦不就完事了吗?”
唐理:“……”-
云朝朝后来还真找清风观的道长给她算了一卦,也不知道算卦的具体结果是什么,反正最后她两个地方都投了。
其实投资别墅唐理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别墅看上去升值的空间还是挺大的。但投资动物园,唐理真不是很理解,毕竟这些年好多动物园都濒临倒闭。而且这次来清风观附近开业的动物园,甚至都不是什么大型的动物园,就是一个小型的动物园,这投资,真的能获益吗?
唐理表示很怀疑。
也是到了后来唐理才知道,云朝朝投资这家动物园的时候,压根就没想过可以获益。她是单纯看中了这家动物园的老板跟她一样是个年轻人,想要支持一下人家。
结果没想到这家动物园后来跟云朝朝的清风观一样,成了一家广受年轻人喜爱和欢迎的动物园。因为这是A市唯一一家拒绝动物表演,而且动物散养,但人却会关进玻璃房子里才能欣赏到动物的“野生动物园”。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事实上这时候无论是别墅还是动物园,都还连影子都没有呢!
虽然云朝朝投资动物园的事情身边诸多人都表示不理解,但温煦倒是第一个表示理解,甚至温煦还主动过来私下询问云朝朝,投资的钱够不够,不够他那儿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