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0章 肯定是撞邪了!(1 / 2)
韦春喜再次摇头,泪珠子啪嗒啪嗒地掉,看上去是真的伤心。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王猛无可奈何,瞬间感觉嘴里的辣子兔肉都不香了,筷子在嘴边停顿,试探着问:“难道是今天钱赚得太多,高兴得哭了?”
韦春喜一听这话,眼泪戛然而止,狠狠地瞪他,没好气地说:“钱钱钱,你只会说钱!”
王猛反而笑了,筷子又伸向辣子兔肉,吊儿郎当地说:“你不是爱钱吗?”
韦春喜立马放下铜板,手拍桌,大声道:“我赚钱是为了这个家,你说说我爱的是啥?”
“洋洋和方哥儿都是我养大的,方哥儿这么孝顺,洋洋却那么没出息,我想不通!”
王猛耸肩膀,表情瞬间变得如同乌云密布,不屑地说:“别提洋洋那个畜生,免得咱们被他气死!”
接下来,他一块一块地吃肉,牙齿使劲咬,借此发泄心里的怒火。
韦春喜干脆也不提了,去后院打水洗脸。
突然从水里看清自己那张失去年轻、蹉跎丽质的脸,还透着苦相。
她呆愣一会儿,然后赶紧把水泼向墙角那边种葱和蒜的菜地,不敢多看自己的脸,怕越看越难过。眼不见为净,反而好受一点。
— —
王洋回到王家村之后,王玉安和王舅母对这大孙子真是既心疼,又嫌弃。
心疼他是自家的亲骨肉,嫌弃他好吃懒做。
比如,今天两个老人都干农活忙碌,叮嘱他中午煮饭吃。
结果他就把石灰坛子里保存的腊肉、小鱼干都翻出来,炒个香喷喷的辣椒大蒜炒腊肉,充满米酒香的小鱼干,另外还来个辣椒葱花炒鸡蛋。
两个老人干活累了,饿着肚子回来一看,差点被他气死。
一向憨厚的王玉安忍不住说:“咱们三个人,搞这么多好菜干啥?”
王舅母气得变脸,絮絮叨叨:“你爱吃鸡蛋,我顶多让你每天吃三四个,你何苦去动我坛子里的腊肉?那是我准备用来招待客人的东西。”
“你都吃完了,我拿什么待客?”
“你自己又不干活,如果你自个儿赚钱买东西吃,随便你吃多少,我都不管你。”
王洋坐在桌旁,碗里已经盛好了饭,而且还帮爷爷奶奶也盛了两碗,自认为已经靠做饭、盛饭尽了孝心。然而,此时越听这话,脸色就变得越黑,尴尬极了,无地自容。
原本他以为爷爷奶奶会夸自己午饭做得好,做得丰盛,打牙祭,没想到却招来一顿数落,越想越憋一肚子气。
表面上,他没还嘴,但心里在说:哼!吃你点腊肉,你就心疼成这样,这是根本没把我当自己人看待!你把我当外人,糊涂爹娘也把我当外人!吃完这顿好的,我就走!不受这个窝囊气!
王玉安洗手、洗脸,也来桌旁的长凳上落座,拿起筷子,然后长长地叹气,对妻子劝道:“既然已经炒了,那就吃吧,算了,别骂他了。”
“天儿这么热,今天不吃光,那就馊了。”
“不过,明天不能再这样胡来。”
王舅母余怒未消,继续数落:“如果不说他,恐怕他明天就杀鸡、宰鸭子吃!”
王洋一脸委屈和郁闷,伸筷子夹腊肉,自己吃自己的,把那些数落当放屁。
吃饱后,他就丢下碗,直接出门去了,越走越远。
王玉安有些担心他,追到门外,大声喊:“洋洋,你去哪儿?”
王洋头也不回地回答:“去找熟人!”
王玉安又大声问:“上哪里去?”
这次王洋没再回答,懒得开口,表情充满戾气。
他打算去找梅大河和梅大江那两兄弟。
上次的纵火案结案之后,李居逸看在梅家兄弟弃暗投明、将功赎罪的份上,兑现承诺,把他们给放了,并且为他们保密,没有揭露他们向官府告密的事。
所以,后来他们又回到天光寺,照旧管理寺院的菜地。
被官府惩罚过之后,天光寺的财产大不如前,而且百姓围观审案,口口相传,晓得这里的和尚干过坏事,于是来这里烧香祈福的人大大减少,香火纷纷涌向别的寺庙,比如红尘寺。
所以,梅家两兄弟如今在这里只算勉强糊口罢了,内心其实也像王洋一样,不安于现状。
王洋跑来找他们,彼此见面,志趣相投,非常高兴。
他们坐树荫下畅聊以后的打算。
梅大江说:“小王兄弟,我挺羡慕你,你家有个烤鸭铺,又是县令的亲戚,不愁吃不愁穿,不像我们,两个孤儿罢了。”
王洋撇嘴,不以为然,伸手捡起地上的小石头,抛着玩,说:“如果日子过得舒服,我会离家出走吗?”
“反正我不想回去了。”
梅大河好奇地问:“不回去,那去哪儿?我听说岳县的所有寺庙都被官府收拾一顿,已经没有富裕的寺庙了。”
“要想去富裕的寺庙落脚,只能去外地。”
这话虽然来自小道消息,但确实不假。
以前,岳县大部分寺庙用不正当的手段搞到许多田地,甚至不纳税,又放高利贷,又设功德箱收取百姓捐赠,简直比地主更富得流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小财主招上门女婿请大家收藏:小财主招上门女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被官府查证属实之后,违法田地被官府收去,高利贷的利息被迫降低……李居逸又把那些方丈请去官府聊天喝茶,劝他们回归佛法的本心,多帮助百姓,而不要只顾着积攒财富。
经过这次谈话,红尘寺的空空方丈主动起带头作用,承诺红尘寺以后绝对不霸占民田,并且用寺庙多余的钱财为本地做善事。
有了带头人,其他方丈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都纷纷表态,不敢跟官府对着干,毕竟有天光寺的前车之鉴。
此时此刻,梅家兄弟和王洋都唉声叹气。
三人臭味相投。
因为他们当假和尚就是奔着富裕去了,图谋寺庙的财产,当然看不起不富的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