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7章 劝不动,来硬的!(1 / 2)
王洋的心里话,别人暂时听不到。
赵宣宣继续客气,询问老家每个亲友的情况,王洋的回答总是短短两句话,十分简单,毫无趣味。
比如,赵宣宣问:“元宝的夫婿小罗怎么样?”
王洋回答:“我跟他不熟。”
赵宣宣问:“王家村变富裕没?”
王洋回答:“相比京城,他们都是穷光蛋罢了。”
……
赵宣宣体会到,什么叫话不投机半句多。
幸好旁边有石师爷和石夫人帮忙活跃气氛,才不至于冷场。
寒暄之后,赵宣宣终于问出最关键的问题:“洋洋,你跟道士学炼丹,可曾听说过丹药吃死人?”
此时,王洋和梅家兄弟都穿着道士服,一听这话,面面相觑,明显吃惊。
显然,他们孤陋寡闻,只知道金丹的神奇,并不知道金丹害死人的后果。
赵宣宣无奈地叹气,说:“洋洋,你在淳朴的老家长大,心思单纯,容易被别人哄骗。”
“希望你迷途知返,不要再掺合炼丹之事。”
王洋低头沉默,心想:表姑对道士和炼丹有偏见,这世上最多的是事后诸葛亮,哪有什么事前诸葛亮?等我靠炼丹飞黄腾达之时,表姑肯定换成另一种嘴脸,说不定也要上赶着巴结我呢!
巧宝眼看王洋像块冥顽不灵的臭石头,于是插话:“表哥,你一下子做和尚,一下子做道士,这就是心不诚,佛祖和神仙都会生气。”
然而,王洋却不以为然,固执地反驳:“表妹多虑了,佛祖宽容,神仙有仙规,不随便插手人间小事。只要我不杀人放火,他们就不至于生气。”
显然,他做人的底线就是不杀人放火,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羁绊。
巧宝和赵宣宣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心里不喜欢王洋。
聊天聊得越多,就越暴露出王洋不讨人喜欢的一面。
过了一会儿,王洋和梅家兄弟因为喝了太多羊乳茶,无法控制自己,不得不结伴去如厕。
眼看他们离开堂屋,石师爷连忙对赵宣宣说出自己的计划:“劝不动,只能来硬的,强行把他们送回老家去。”
“京城如大海,岳县如池塘,他们在池塘里就算闯祸,也翻不出大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