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0章 升官,搬家(2 / 2)
乖宝忽然提起元宝的婆家,说:“元宝妹妹无法下定决心和离,就这么拖拖拉拉,不知要拖到何时去?”
“我劝她时,也只能委婉地劝。娘亲,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赵宣宣脸上的笑容变淡,说:“牛不喝水,不能强行按头。”
“只能等她自己想通,比如你丛琳师父,当初在黄家吃苦那么多年,后来自个儿下定决心要和离,和离之后,就再也没有后悔过,没有藕断丝连。”
乖宝想一想,轻轻叹气,说:“头一次嫁人,很多女子都嫁错了。如果和离、再嫁变得容易,世间必定少许多苦楚。”
赵宣宣赞同,微笑道:“可惜,有些东西是根深蒂固的,一两个人改变不了。”
母女俩之间的聊天,如同细水长流。如果没人打扰,她们大概能说一辈子。
— —
几天后,新帝正式下令,要求所有官员主动把受贿的财物上交国库,这是君威。
与此同时,还有君恩:官员考核和升迁时,那些主动上交财物的官员,不以此为污点,而且还可以减免处罚。
命令一下达,大部分官员采取观望的态度,主动上交财物的只有寥寥几个而已。
而且,那寥寥几个还被其他官员嘲笑、排挤,搞得他们心里十分后悔,后悔自己太老实。
随后,新帝挨个儿用话敲打官员,比如:“有人亲眼看见,爱卿家门庭若市,去送礼的人络绎不绝。”
再比如,新帝说:“爱卿一年多少俸禄?居然把园子修得那么富丽堂皇,还另有温泉山庄享受,奴仆成群,真是不简单啊。”
……
接下来,官员们个个都上交财物,无一例外。
新帝把长长的国库新增财物清单拿在手里看,时不时点点头,露出微笑,对户部官员说:“你们算一算,这么多财物,可以为多少受天灾的百姓免除赋税?”
— —
春暖花开,朝廷的办事速度也终于变快。
吏部的新调令终于陆续下达。
李居逸由于政绩卓着,受新帝赏识,直接被越级提拔,从岳县县令摇身一变,变成洞州知府,比他岳父的官运更好。
唐风年也升官,调任福建布政使司,担任一把手。
与此同时,石子正比较倒霉,被贬官贬到西南边陲的安南,在那里担任其中一个县的县令。
石子正对安南不了解,于是到处打听。
他听说安南百姓经常造反,朝廷年年派兵平叛,局势非常动荡。而且,去年恰好有官吏在那个地方被反贼杀害。
于是,石子正非常害怕,决定暂时装病,不去上任。
到了这种关键时候,他不得不去找石师爷商量。
石师爷愁眉不展,神情凝重,暗忖:如果直接去上任,有生命危险。如果装病不去上任,又有欺君的风险,万一被别人揭发,后半辈子都休想再当官,而且还要蹲大狱。
这简直是石家父子这辈子遇到的最大的难题之一。
石子正提议:“父亲,咱们不如请教一下风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石师爷连忙摆手,怕连累唐风年,说:“这与他没关系,需要你自己做决定。”
“哎!如果换做是我,我就干脆辞官,避免在危险和欺君之间抱头鼠窜。无论怎么选,都是错的。”
石子正一听“辞官”,脸色非常难看,阴沉沉,生气地反驳:“我寒窗苦读,费尽千辛万苦才考上进士,获得做官的机会,怎么能随便丢弃这样珍贵的机会?”
“辞官之后,再想重新做官,难如登天!父亲怎么能出这种馊主意?”
石师爷苦笑,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要想保全身家性命,必然有所舍弃。”
石子正心里火急火燎,嘴里起泡,在屋里来回踱步,张嘴埋怨:“我早就说要适当走后门,提前做打算,但父亲偏偏不信我的话。”
“如果早做准备,何至于贬官贬到安南那个鬼地方去?父亲,你害苦我也!”
石师爷几乎要哭出来,感到心寒,心想:你多大的人了?我又没绑住你的手和脚,又没限制你的自由,如果你做官做得好,在官场里有深广人脉,何至于埋怨我?老夫生两个儿子,如同生两块冷石头,怎么捂都捂不暖!哎!
心灰意冷的石师爷干脆闭嘴,眼睑下垂,啥话也不说了,领悟到死人才能领悟的道理:儿孙自有儿孙命!
另一边,唐风年和赵宣宣非常忙,要去福建上任,就得搬家。
一家老小的东西凑一起,相当麻烦。
比如,唐母想把三只猫猫都带身边。
比如,赵东阳肥胖,需要把马车布置得舒舒服服。
巧宝参与搬家之事,兴奋地提议:“爹爹,为什么不坐船南下?”
“我早就听说京杭大运河很好玩,可以一路向南,欣赏两岸风光,比马车更快!”
“到达运河终点,再改换马车,那里距离福建不远。”
“如此一来,不用夜宿驿站,白天黑夜都能赶路。”
唐风年有点为难,说:“怕你们晕船、难受。”
“何况,又想把家中的好马带过去。”
人对人有感情,对通人性的马儿也有感情。好马如同人才,不易得。
巧宝说:“马儿也可以坐船。至于晕船,提前准备药即可。”
唐风年和赵宣宣对视片刻,同意巧宝的提议。
赵宣宣微笑道:“坐船时,你可别只顾着贪玩,要照顾好祖母。”
“你祖母身体最弱。”
巧宝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
喜欢小财主招上门女婿请大家收藏:小财主招上门女婿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