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小财主招上门女婿 > 第2304章 财路

第2304章 财路(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你们动物世界这么癫了吗?(快穿) 流放后我带全家造反了 路人甲心声泄露后成为了救世主 能无限回档了当然要做救世主 港色雨夜 非典型炮灰 [快穿] 师姐空有无边美貌 离婚后前妻求着给我生崽 春日降落 要不要和我结婚?

巧宝抱立哥儿回家,立哥儿安静地趴在她肩膀上。

赵东阳走在后面,气喘吁吁,大胖脸热得红红火火。

王玉娥伸手去接立哥儿,笑问:“外面好玩吗?”

巧宝眼睛亮晶晶,明显意犹未尽,说:“好玩,好看,有很多水路和石桥,有好大好大的榕树,还有好吃的。”

“小胖子玩累了,睡着了。”

她给立哥儿取外号,叫小胖子。立哥儿的胖瘦观念不强,还不会反驳。

王玉娥抱着立哥儿,轻轻摇晃,笑道:“玩得高兴就好,免得哭闹。”

巧宝轻松地说:“他乐不思蜀。我去给姐姐写信,免得她担心。”

她精力旺盛,忙完这个,又去忙那个。

与之相反,赵东阳一回来,就在摇椅上半坐半躺,懒得动弹。

王玉娥看他,感到好笑,调侃道:“人家干苦力活的人,都没你累!”

一边说,她一边弯下腰,把睡着的立哥儿递到赵东阳怀里,让他照看孩子。

赵东阳搂着立哥儿,在摇椅上摇啊摇,丝毫没抱怨。

王玉娥怕孩子着凉,又拿小被子过来,让他盖着。

庭院里有一棵据说年纪达到几百年的大榕树,众多气根从树上垂下来,如同老人的长胡须。

猫猫调皮,用爪子去拍气根玩,乐此不疲。

唐母总是在找猫,围着大榕树转圈圈。

王玉娥叹气,愁眉不展,说:“亲家母的病,看起来更严重了。”

赵东阳反而随意自在,接话:“等将来,咱们变得更老,估计也这样,都会老糊涂。”

王玉娥嫌他乌鸦嘴,伸手在他身上打一下,打得不轻不重,还特意避开立哥儿,嗔道:“我随我娘,绝不会糊涂,你才是个老糊涂!”

赵东阳体胖心宽,当她在挠痒痒,丝毫没发火,反而怡然自得,低头观察立哥儿的眉毛、鼻子、嘴巴、耳朵,笑眯眯,看不腻,从中寻找乖宝小时候的影子。

王玉娥也没闲着,担心唐母转圈圈累,于是走过去,扶她回屋去,又吩咐赵大贵和赵大旺把猫猫抓回来。

“喵喵喵——”

猫猫的反抗声,使庭院变得热闹。

— —

赵宣宣在书房里,帮唐风年查衙门的历年账本,算盘珠子响个不停,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

终于累了,她抬起双臂,伸个懒腰。

恰好巧宝坐在她对面写信,她伸长脖子,瞅一瞅。即使倒着看,也轻易认出“姐姐”二字。

赵宣宣微笑道:“你明天别光顾着玩,尽量多买些土特产,随信一起寄给乖宝和亲戚,礼轻情意重。”

巧宝歪一下脑袋,想一想,问:“娘亲,买什么才算稀奇东西?”

赵宣宣莞尔道:“不需要稀奇,这里靠海,买海货,送到老家时,就算拿得出手的礼物了。比如干大虾、紫菜、海带、干墨鱼、干贝……”

“另外,还有这边的茶叶,也与老家茶叶不同。”

“听霍夫人说,还有珍珠、贝壳、海螺……”

巧宝点头答应,并且记到纸上,写成长长一串清单。

赵宣宣又提前给她准备一袋碎银子和一袋铜板,十分信任小闺女,任由她去花钱。

赵宣宣自个儿反而没空去街上逛,因为她除了要替唐风年查账本,还要挑选十几个本地女帮工来家里干洗衣做饭的活儿。另外,还要跟一些官夫人礼尚往来。

对她而言,招呼客人反而是最累的,因为要察言观色,揣摩人心,避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眼看小闺女长大了,能给她帮忙,她眉眼间的笑意十分欣慰。

— —

唐风年亲自走访当地百姓,询问他们对海禁和倭寇的看法。

他胆子也挺大,亲自去看官兵是如何打倭寇的。

然后,他把所见所闻进行归纳总结,以言简意赅的方式写成奏折,又额外写一本以小故事为主的小册子,一起送给宫中的新帝看。

新帝天天看奏折,越看越乏味,如同嚼蜡一样。

唐风年送来的沿海小故事反而让他耳目一新,他闭目养神时,吩咐一个识字的小太监在旁边念给他听。

这念故事的小太监恰好老家就在福建,突然思念家乡,念着念着,突然眼泪汪汪,鼻子忍不住抽泣。

新帝吃惊,睁开眼,打量小太监,问:“哭什么?”

小太监连忙用衣袖擦眼泪,双腿下跪,不好意思地说:“奴才离开老家时,才七八岁,突然看到老家的近况,忍不住想家,请皇上恕罪。”

新帝露出笑容,爽快道:“起来吧!这是人之常情。”

“唐爱卿写这些故事,都是围绕一件事,希望朕开放海禁。”

“可是,谈何容易?开国先祖曾说,民间片板不得下海,这就是祖训。”

“开放海禁便是违背祖训,一旦在朝廷宣布此事,必然引起一些大臣反对。”

这小太监有主见,大胆地接话:“有人反对,也有人赞同,最终由皇上拿主意。”

“祖训虽然重要,但哪有一成不变的事?若列举建国以来的变化,恐怕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暗忖:祖训还有太监不得干政这一条呢!早就被打破了!

干政反而变成太监们的人生最高理想,如同书生考科举一样,前赴后继。

皇帝天天靠太监陪伴,如同温水煮青蛙,暂时没察觉小太监的建议有什么不妥,反而听取这个建议。

一个月之后,开放海禁的消息传到福建,沿海百姓欢天喜地。

最先开放的港口是月港,以此作为试探。

后来,又陆续开放厦门、泉州等港口。

唐风年作为福建布政使,安排官吏在各大港口收税。

白花花的银子如同活水一样,流入福建布政使司衙门,又通过京杭大运河,运往京城国库。

户部欢喜,新帝也欢喜。

许多外地商人羡慕海贸赚钱,于是纷纷跑到福建,寻求商机。

为了使福建变成活的聚宝盆,唐风年通过与同僚商议,又听取民间的民心,然后给皇帝写一封新奏折,建议适当放松本地宵禁,使一些城池夜里也能做生意,从而增加官府的商税收入。

这个提议在当时很大胆,因为宵禁是国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限制文万人迷竟是我!(穿书) 权归 蜜桃暮色[寄养] 美莉 绕床弄青梅GL 医不可攀 玛格丽特与凯厄斯 与清冷世子共梦春闺后 为了退休崩剧情[快穿] [洪荒]宿敌就是妻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