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 第 102 章【VIP】

第 102 章【VIP】(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国子监留级生 三个孩子两个爹 孤女在年代文中杀疯了 以婚为局 绑定内卷系统,我在年代嘎嘎建厂 含生草 抗战之工业强国 斗逆子,盼守寡,王妃每天乐哈哈 重生再逐四月天 军嫂娇,老公糙,灵泉养娃来报道

用太监有什么不好,这不比那群只会磨嘴皮子的江南文人能干?

林菱也在一心二用,一边听爷爷辅导作业从淡定到逐渐崩溃一边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搜索着,土地改-革是初中历史的知识点,她记得爷爷退休前还给年轻教师上过好几次公开课,好像有一节就是讲到这个主题,还和古代田制对比了一下,当时好像还得奖了那节课,所以有录像。

林菱把爷爷以前上课的视频都保存在了移动硬盘里,她觉得不管是林爷爷退休以后看,还是她自己没事儿翻一翻都挺有纪念意义的——因为视频里留下的爷爷,是站在讲台上意气风发、传道解惑的林老师,那时候头发还黑着, 背也笔直,每天都穿着衬衫,带着个茶杯,夹着教案,收拾得利利索索给学生上课。

刚好可以找出来分享给网友。

翻来翻去,结果没翻到那节课,反而翻到了林爷爷退休前的最后一节课——他是教初中的,会一路从初一跟到初三,林爷爷的最后一节课也是学生们初三中考前最后一节课。

【好怀念啊,那天……】

她下意识就点开了,撑着下巴和网友们一起看。

各朝古人们还是头一次看到后世学堂是什么样子,画面那是一间两面都是大玻璃窗的教室,顶上挂着呼呼旋转的……风盘?四列木质桌椅两张挨在一起,每一张桌子上垒满了课本,多得像是一堵墙,坐在课本之后,几乎能将人的脑袋挡住。

这方方正正的学舍除了整齐的桌椅,前后还各有一整面巨大的黑色漆墙,黑墙上的角落用不知什么笔写着值日生和今日的课表,课表里排好了从辰初时分(7点)的早读到亥初时分(21点)晚读的每一节课——除了午时有一个时辰的午休,昏时有半个多时辰的用膳时间,后人每天要在学堂从早上呆到夜里。

林菱还讲解道:

【我们镇上初中是那种寄宿制的封闭学校,走读生很少,大家基本都是住校,所以晚读会比较晚,还有比较勤奋的会自己留在教室读到十点熄灯,所以我们以前的课表会一直持续到晚读课。】

寄宿制?宋朝,赵匡胤笑道:“大宋的县学也是如此,每旬休沐时才能归家,平日里都住在官学中。”当然,他们一舍或是一斋没有那么多的学子。

赵匡胤还数了数:“后世的学馆一定很大,一间学舍便有四五十人,整座学院只怕有好几千人?”

而他们还有好多好多这样的学馆。

真是每每意识到这一点都禁不住惊叹。

清朝,在学习作息上傲视群雄的康熙,却注意到那课表上的课程:语文、历史、数学、英语、午休以后是地理、化学、物理。

然后就是晚读两节,旁边还有晚读值班老师的名字。

后人不学四书五经,竟然学得这样广泛?为什么?学语文、历史、数学……应当是算学吧,倒是能理解,那英语又是什么?是……一种外邦的语言吗?为何要所有孩子都学外邦话?康熙沉思片刻,脸色又有些难看了:不会又是因为晚清被外邦轰开国门的关系吧?敌强我弱,只能委以虚蛇。

于是即便心有困惑,他还是只叹了口气,没问出口来。

似乎还不到上课的时候,一个穿着衬衫的中年男人在画面前摆弄着什么,林姑娘说那是行政老师,因为是公开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让你拍剧:你就拍崩坏星穹铁道? 神豪:从零踏上世界巅峰! 僵尸:剔除杂质,九叔求我出山? 在忍界当皇帝,后宫多点怎么了? 里表综漫:从时停魅魔开始为所欲为 破败综漫:从拯救真理奈开始 人在超神:从黑心棉到阿尔宙斯 痴心绝对 神木挠不尽 提灯映桃花(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