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2章 夜话,视角养成  仙缘:方寸之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闻白夜此言,张大彪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神情间流露出些许意外,却又带着几分欣慰,未曾料到这番深刻之语竟出自一名十六岁的少年口中。
    旋即,又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
    “少年有志,更需言行如一。许多道理,我们皆知晓,然而因性格各异、理念不同、欲望驱使,往往难以践行。”
    他停顿片刻,继续说道:
    “无论何时,皆需保持理智。万事万物皆有其平衡之道,此乃宇宙生生不息的根本。”
    “故此,看待人与事,需从多角度审视,方能拓宽视野,深化对大道理解。”
    其目光转向白夜,眼中闪过一丝期许:
    “你此刻修为尚浅,但提早养成此等视角,理解万物阴阳变化,对于你未来突破元婴,乃至更高境界,皆有莫大裨益。”
    言罢,深深叹息,仿佛心中有着无尽的感慨。
    这位体修峰峰主,外表刚毅勇猛,然而其内心却如细水长流,深邃而细腻。他并未急于传授白夜那些“小术”,而是先为其指明大道方向,让其明白修行根本。
    白夜静静地聆听着张大彪的教诲,心中充满了敬意。
    他深知这位峰主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厚的道理和无尽智慧。
    毕竟,白夜深知世间道理繁多,亦深知,人常自诩明了,实则往往一知半解,更因个人种种因素,难以践行,甚至背道而驰。
    张大彪所言,皆属大道根源,字字珠玑。
    这些话虽看似宏大,实则唯有历经沧桑、深入生活者,方能体悟其真意。
    白夜回想起前世流传的俗语:“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此语浅显易懂,却蕴含深意。
    然而世间众生,又有几人能真正理解其意?又有几人能将其真正用于生活中?
    大多数人,不过将此话当作事后语,对事物并无多少助益。
    那么,此俗语究竟何解?
    许多人会误以为,此语意在告诫人们不要刻意,因刻意往往导致失败。
    然而,何为刻意?
    此“刻意”与“不刻意”,实则关乎个人行为选择与看待事物的视角,但是又如何指导自身行为?
    实际上,此俗语所蕴含的哲理在于:
    勿因“焦点事件”而迷失本心,致使视角扭曲,看问题不客观。
    唯有保持一颗平和心,方能全面考虑,不因‘一事’而忽视其他,从而避免看问题的角度发生偏激,行为走向极端,最终导致必然的失败。
    此乃可资借鉴哲理,非简单巧合。
    因有心栽花者,常会因过度关注某个细微处,如同陷入“焦点事件”,然而忽视了其他更多更重要的因素,致使行为偏激,最终难逃失败命运。
    而,张大彪所论者,乃方向趋势。
    白夜又回想起前世,那些真正聚财的人,皆是“躺赢”之辈,逍遥自在。
    而那些辛勤劳作的人,却往往困于基层,难以自拔。
    此是何故?
    那些躺赢的人,皆因洞察先机,把握方向,故能轻松聚财。
    他们垂钓之时,品茶之际,谈笑风生,钱财却如流水般滚滚而来。皆因他们拥有前瞻性,走在正确的路上。
    此时,白夜深感张大彪所言,实则为他指明了一条通往元婴境界的康庄大道。
    思索片刻,问道:
    “要突破元婴,需感悟天地规则。然而,何为天地规则?其根源又何在?”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