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8章雾锁云梦舟破障,天生卒非血洗途(1 / 2)
浓得化不开的水雾,如同湿冷的裹尸布,将陈忠和他仅存的十几个弟兄紧紧包裹。
脚下的船板随着浑浊的湖水轻轻摇晃,发出令人不安的吱呀声。
临时找来的渔船,破旧得仿佛随时都会散架。
桨橹划破...
第七日清晨,赵云亲率五千精骑自成都出发,日夜兼程赶往江陵。沿途斥候四出,探查敌情,同时飞鸽传书至江陵,命关羽坚守城池,切勿轻敌冒进。
与此同时,成都城内局势愈发紧张。魏延接管防务后,立即下令加强戒备,凡有可疑者,皆严加盘查。廖化则继续搜捕与江东勾结之官员,短短数日之内,已有十余名重臣被拿下,朝中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黄忠亲自护送刘备转移至皇宫深处一处隐秘殿宇之中,由数十名最忠诚的禁军日夜守卫,任何人不得擅入,连宫中宦官亦不得靠近。
然而,就在赵云离城之后,一封密信悄然送入魏延府中。
“将军亲赴江陵,成都空虚。今夜三更,于西门放火为号,届时城外伏兵齐发,可一举夺权。望将军速决。”
魏延看完密信,眉头紧锁,心中翻涌不定。
他知道,这是江东方面早已布下的一步棋。他们早已在成都安插死士,只等赵云离开,便伺机而动。而如今,他若按兵不动,成都或将陷入混乱;但若贸然行动,又恐落入敌人圈套。
他沉思良久,最终提笔写下回信:“时机未到,不可轻举妄动。”随即焚毁原信,将回信交予来人。
待来人离去,魏延长叹一声,喃喃道:“子龙啊……你这一走,怕是有人要趁势而起了。”
---
第八日深夜,江陵城下,赵云率领五千精骑终于赶到。
城头之上,关羽披甲立于寒风之中,面色凝重。见赵云到来,他亲自下城迎接,二人相见,皆是一言不发,唯有紧紧相拥。
“子龙,你来了。”关羽声音低沉,“再迟一日,恐怕江陵已陷。”
赵云点头:“我知你辛苦。吕蒙何在?”
关羽冷声道:“他率两万大军屯于城东三十里处,日夜攻城不断。我虽竭力抵挡,然兵力悬殊,若非士卒拼死守城,恐怕早已失守。”
赵云沉吟片刻,当即下令:“明日拂晓,全军集结,我亲自率军迎战吕蒙。”
关羽皱眉:“子龙,你远道而来,将士疲惫,是否该休整一二?”
赵云摇头:“战机稍纵即逝。若让吕蒙稳扎稳打,待其主力汇合,我军再难抗衡。必须趁其立足未稳,先发制人。”
关羽闻言,终是点头:“好,我随你一同出战。”
---
第九日凌晨,天色未明,赵云率军悄然出城,直扑吕蒙大营。
此时,江陵城外,吕蒙正与诸将议事。
“赵云已至江陵,必会主动出击。”吕蒙神色凝重,“此人用兵如神,不可小觑。”
副将陆逊拱手道:“将军,不如设伏以待,诱其深入。”
吕蒙点头:“正是此意。我已令人在城南设伏,待赵云前来,便可一击致胜。”
话音刚落,忽闻帐外一阵急促马蹄声传来,一名斥候冲入大帐,跪地禀报:“启禀将军,赵云率军夜袭我军大营!前锋已至十里之外!”
吕蒙脸色骤变:“什么?他竟敢夜袭?!”
陆逊亦惊道:“如此迅速,莫非他早已察觉我军意图?”
吕蒙咬牙道:“来不及了,立刻调兵迎敌!”
话音未落,远处忽然响起震耳欲聋的战鼓声,紧接着,无数火把点亮夜空,赵云率军如狂风骤雨般杀至!
“赵子龙在此!”赵云一身银甲,在火光映照下熠熠生辉,手中银枪如龙腾九霄,所向披靡。
吕蒙措手不及,仓促应战,一时阵脚大乱。
赵云亲率精锐突入敌阵,直取吕蒙中军大帐。吕蒙见状,急忙调集亲卫迎战,然赵云武艺高强,连斩数将,直逼吕蒙面前。
“吕蒙!”赵云厉喝,“你江东背信弃义,趁我国内乱之际趁势而动,今日便让你血债血偿!”
吕蒙怒吼一声,挥刀迎战,两人刀枪交错,战作一团。
赵云越战越勇,吕蒙渐渐力不从心,终于被赵云一枪挑中左臂,鲜血淋漓,惨叫倒地。
见主将受伤,江东军顿时士气崩溃,纷纷溃逃。
赵云乘胜追击,一路杀至黎明,彻底击溃吕蒙大军。
此役,江东军伤亡过半,吕蒙重伤昏迷,被赵云俘虏,陆逊率残部狼狈撤退。
江陵之战,赵云以五千精骑夜袭敌军,大败吕蒙,保住了江陵门户。
消息传回成都,众人振奋,魏延、黄忠等人皆称赵云之功堪比昔日霍去病、卫青。
而远在建业的孙权得知战报后,面色铁青,怒拍案几:“赵云果然厉害!竟在我大军压境之下反败为胜!”
鲁肃低声劝道:“主公,此战虽败,然我军尚未伤及根本。如今成都空虚,正是我们再次行动的最佳时机。”
孙权沉思片刻,缓缓点头:“你说得对。既然赵云不在成都,那我们就趁此机会,彻底掌控益州。”
---
第十日,赵云押解吕蒙返回江陵,并派人将战况送往成都。
他在江陵整顿兵马,准备乘胜追击,夺取夷陵,进一步稳固荆州防线。
然而,就在此时,一封密信悄然送达:
“将军,成都危矣。魏延近日行踪诡异,似有异动。更有传言,城中有叛军蠢蠢欲动,欲趁您不在之时发动政变。请速归。”
赵云阅罢,心头一震。
他深知,成都局势本就复杂,如今自己远在江陵,魏延独掌兵权,若他真有异心,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