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4章安阳雨滞温城血,权锋裁罪纸成山(2 / 2)
朝堂之上,风云再起,百官噤若寒蝉。
---
第五十日,江州。
诸葛亮与李严达成一致,决定联合行动,稳定西南局势。
与此同时,一封来自荆州的急报送至诸葛亮手中。
“丞相,荆州急报!”斥候跪地禀报。
诸葛亮拆开信件,仔细阅读,脸色顿时变得凝重。
信中写道:**“江东水师近日频繁调动,似有南下意图,请求丞相速作决断。”**
诸葛亮沉思片刻,随即下令:“传令赵将军,加强长江防线,防止江东偷袭。另命廖化率军驻守永安,以防万一。”
蒋琬担忧道:“丞相,若江东真的南下,我军该如何应对?”
诸葛亮缓缓道:“静观其变。若敌不动,我亦不动。若敌来袭,我必倾尽全力,捍卫主公基业。”
众人皆表决心,誓死效忠。
---
第五十一日,成都皇宫御书房。
赵云立于窗前,手中握着诸葛亮的来信,眉头紧锁。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即将来临。
而他,已做好准备。
第五十二日,成都城外军营。
赵云策马巡视各营,检查防务。自庞林被捕以来,蜀军上下皆知江东细作潜伏多年,军中气氛愈发紧张。赵云深知,此时最忌人心浮动,故而亲自督军,以稳士气。
廖化迎上前来,拱手道:“将军,斥候回报,近日有数名可疑之人潜入江边村落,行迹诡秘,疑为江东密探。”
赵云眉头微皱:“可曾查明他们身份?”
廖化摇头:“尚未能确认,但据线人提供线索,其中一人曾在南中之战时现身于孟获军中。”
赵云眼神一冷:“看来,江东并未死心。”
他当即下令:“即刻派出精锐小队,严密监视那些村落,若有异动,立即上报。切记不可打草惊蛇。”
廖化领命而去。
赵云转身望向远方,心中隐隐不安。他知道,江东绝不会轻易放弃这次机会。若不尽快铲除所有隐患,恐怕局势将再度失控。
---
第五十三日,成都皇宫御书房。
刘禅身体已有所恢复,虽仍虚弱,但已能勉强批阅奏章。赵云每日亲侍左右,寸步不离。
这日午后,赵云向刘禅禀报近来朝中事务,并提及庞林供出的名单中有数位重臣,建议逐个审查。
刘禅沉思片刻,缓缓开口:“赵将军,此事……需谨慎处理。若贸然行事,恐百官惶恐,反生变乱。”
赵云点头:“陛下所言极是。臣已有安排,先以暗查为主,待证据确凿,再行处置。”
刘禅微微颔首:“如此甚好。”
顿了顿,他又问道:“庞林如今如何?”
赵云答道:“仍在审讯之中。此人极为顽固,不肯吐露幕后之人,但其妻儿已在掌控之中,或可借此逼迫其开口。”
刘禅轻轻叹息:“朕不愿见骨肉相残之事,但若此人执迷不悟,也只能如此。”
赵云郑重道:“臣明白。定会妥善处置。”
---
第五十四日,大理寺牢房。
赵云再次提审庞林。牢中依旧阴暗潮湿,烛火摇曳,映照出庞林憔悴的面容。
赵云坐在桌前,淡淡开口:“你可知你的妻儿如今在何处?”
庞林神色一震,但仍强作镇定:“我不在乎。”
赵云冷笑一声:“是吗?那我告诉你,他们已被安置在城外军营之中,若你不交代幕后之人,他们便会被送往江东。”
庞林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你敢!”
赵云目光如炬:“我为何不敢?你背叛朝廷,害陛下性命垂危,若不交出所有真相,休怪我不讲情面。”
庞林咬紧牙关,沉默良久,终是低声说道:“赵子龙,你以为我会怕威胁吗?”
赵云缓缓起身,走到他面前,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不是在威胁你,是在给你最后的机会。”
庞林苦笑:“即便我说出来,你也未必能阻止一切。”
赵云冷冷道:“至少,我要知道敌人是谁。”
庞林深深吸了一口气,终于开口:“好……我说。”
他缓缓讲述起自己当年如何被江东收买,又如何潜伏多年,甚至与孙乾、那位“先生”合作毒害刘禅的全过程。
赵云静静聆听,不时记录关键信息。
最终,庞林低声说道:“幕后之人……是陆逊。”
赵云闻言,心头一震。
陆逊??江东大都督,孙权之婿,素有智谋,曾助孙权击败刘备于夷陵之战,乃江东栋梁之才。
赵云沉声道:“你是说,江东此次行动,是他亲自策划?”
庞林点头:“正是。他早有预谋,只等时机成熟,便可一举动摇蜀汉根基。”
赵云眼神骤寒:“原来如此。”
他随即下令:“立刻将此供词呈送丞相,请其定夺。”
---
第五十五日,江州。
诸葛亮收到赵云送来的情报后,脸色凝重。
蒋琬忧心忡忡地问道:“丞相,若江东真是由陆逊主谋,那是否意味着他们即将发动大规模攻势?”
诸葛亮沉吟片刻,缓缓道:“极有可能。陆逊素来擅长奇袭,若他真有意趁虚而入,必会在最短时间内动手。”
魏延皱眉道:“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诸葛亮缓缓起身,目光坚定:“即刻传令赵将军,加强长江防线,并命廖化率军驻守永安,以防敌军从水路突袭。”
蒋琬担忧道:“若敌军真的来袭,我军能否抵挡得住?”
诸葛亮微微一笑:“若敌军真敢来犯,我自有对策。”
他随即提笔写下一封密信,交予亲卫:“星夜赶往成都,亲手交予赵将军。”
亲卫领命而去。
诸葛亮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江水,心中思绪万千。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即将到来。
而这一次,他必须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