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4章百川沸腾(1 / 2)
仲夏的夜风裹挟着河水的湿气,卷过连绵的曹军营垒。
中军大帐内,油灯将曹操与荀?的身影投在晃动的帐壁上,如同两只困于罗网的巨兽。
案几上,摊开的几卷简牍墨迹犹新,皆是关于河洛、河东之地近况的...
第一百一十九日,江州。
晨光初现,江州城外薄雾缭绕,远处山峦若隐若现,城内街道尚未完全苏醒。议事厅内,诸葛亮已端坐案前,手中握着一封新到的密信,神色凝重。
蒋琬悄然入厅,见诸葛亮面色不善,低声问道:“丞相,可是江东传来消息?”
诸葛亮缓缓点头,将密信递予蒋琬:“孙权遣使再至江陵,言愿以江陵为界,与我军共拒魏国。然其使者言辞闪烁,似有他意。”
蒋琬接过密信,略一浏览,皱眉道:“江东此举,似有试探之意。若我军应允,便须将江陵让与江东,如此一来,我军防线将被迫后撤,实为不利。”
诸葛亮目光微沉:“江东素来心存异志,若其真欲与我军联手,何须以江陵为界?此必是借机谋我军之防,欲图我军腹地。”
蒋琬沉吟片刻,低声道:“丞相之意,是欲拒绝江东之议?”
诸葛亮缓缓道:“不可贸然拒绝。江东若觉我军冷淡,或转而与魏国暗通,届时我军腹背受敌,局势将更为不利。”
蒋琬点头:“属下明白。那丞相打算如何应对?”
诸葛亮目光微动,缓缓道:“我当遣使回江东,言我军愿与江东共拒魏国,然江陵乃我军重镇,不可轻让。可提议以长江为界,我军守江陵,江东守建业,互为犄角。”
蒋琬思索片刻,道:“此议虽可行,然江东未必答应。若其执意以江陵为界,我军恐难拒绝。”
诸葛亮微微一笑:“江东若执意如此,便显其无诚。届时我军便可顺理成章拒绝,反可令魏国疑其与我军虚与委蛇,借此分化魏、吴之盟。”
蒋琬拱手道:“属下明白了。属下即刻命人准备使团,遣往江东。”
诸葛亮点头:“此事须速办。江东若觉我军迟疑,恐生变故。”
蒋琬正欲告退,忽闻厅外脚步声急促,一名斥候疾步入厅,拱手道:“启禀丞相,魏国使者陈群已自驿馆出发,正往议事厅而来。”
诸葛亮神色不变,淡淡道:“陈群来得倒是时候。”
蒋琬皱眉:“丞相,魏国使者此番前来,是否另有企图?”
诸葛亮目光微沉:“司马懿素来谨慎,若其真欲逼我军表态,必不会仅以言辞施压。今日陈群前来,恐另有后手。”
蒋琬拱手道:“属下即刻命人加强议事厅防备,并暗中监视魏国使者随从。”
诸葛亮微微一笑:“正是如此。司马懿若欲试探我军虚实,必先施压,再观我军反应。我军若能沉着应对,便可令其误判我军动向。”
蒋琬点头:“属下明白。”
不多时,陈群步入议事厅,神色依旧从容,拱手道:“诸葛丞相早安。”
诸葛亮抬手示意其入座:“陈大人请坐。”
陈群落座后,目光微动:“属下此番前来,乃奉魏国陛下之命,欲与蜀汉共商大计。”
诸葛亮微微一笑:“陈大人此言,倒是令人好奇。不知魏国陛下有何大计?”
陈群缓缓道:“魏国陛下之意,若蜀汉愿与魏国修好,魏国可承诺不再南下,且愿以荆州为界,与蜀汉共拒江东。”
诸葛亮神色不变,缓缓道:“陈大人此言,倒是令人意外。魏国若真愿与我军修好,何必以荆州为界?若我军答应,便须放弃江陵,如此一来,我军防线将被魏国所控,岂非自断臂膀?”
陈群微微一笑:“诸葛丞相果然睿智。魏国若真欲削弱蜀汉,何须以荆州为界?只需挥军南下,便可直取成都。”
诸葛亮目光微沉:“陈大人此言,倒是令人深思。然魏国若真欲与我军修好,为何不先遣使江东,再与我军商议?”
陈群淡然一笑:“诸葛丞相误会了。魏国若真欲与蜀汉修好,自然会有所诚意。然若蜀汉执意与江东联手,魏国亦将伺机而动。”
诸葛亮缓缓道:“陈大人此番所言,倒也令我颇为心动。然此事重大,尚需商议。还请陈大人先往驿馆歇息,待我军商议之后,再作答复。”
陈群拱手道:“属下遵命。”
说罢,他起身告辞,离开议事厅。
诸葛亮望着陈群离去的背影,目光微沉。他知道,魏国使者此行,绝非寻常外交,而是一场无形的较量。这场较量的结果,或将决定蜀汉的命运。
蒋琬缓步入厅,低声问道:“丞相,魏国使者此番所言,是否已动摇魏国之意?”
诸葛亮微微一笑:“司马懿虽谨慎,然亦知魏国若南下,江东必趁势而动。若我军能令魏国误判江东动向,便可稳住局势。”
蒋琬点头:“属下明白。那丞相打算如何应对?”
诸葛亮缓缓道:“我当虚与委蛇,先稳住魏国使者,待其真正意图暴露,再作应对。”
蒋琬拱手道:“属下遵命。”
诸葛亮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却未有半分轻松。他知道,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而他,已无退路。
第一百二十日,江州。
晨光微露,议事厅内烛火尚未熄灭,映照着诸葛亮清瘦的面庞。昨夜一夜未眠,他独自坐于案前,手中握着一封密信,神色凝重。那信上所言,正是江东孙权遣使暗中联络蜀汉,欲再度巩固盟约,并提议共击魏国。此信若属实,便是天赐良机,然若为魏国设下的圈套,便是致命陷阱。
蒋琬悄然入厅,见诸葛亮尚未歇息,轻声道:“丞相,属下已按您昨日吩咐,命人继续散布消息,言我军已与江东达成盟约,若魏国南下,江东必趁势而动。”
诸葛亮缓缓抬眼,目光深邃:“陈群昨日言辞已露锋芒,司马懿怕是已不再试探,而是要逼我军表态。”
蒋琬皱眉:“然若魏国使者察觉流言虚实,反而可能激怒魏国,届时魏军南下,我军恐难以应对。”
诸葛亮微微一笑,却笑意未达眼底:“司马懿素来谨慎,若其使者陈群尚未归洛阳,魏国便贸然南下,岂非自乱阵脚?我料司马懿必先探明我军态度,再作决断。”
蒋琬沉吟片刻,低声道:“那丞相打算何时对魏国使者表明态度?”
诸葛亮目光微动,缓缓道:“时机未到。我欲借江东之名,令魏国误判我军动向,然若过早表明态度,反易被魏国看穿虚实。待陈群再施压之时,我便可顺势而动,令其措手不及。”
蒋琬点头:“属下明白。那属下即刻命人继续散布消息,并暗中加强江陵防务,以防魏国突袭。”
诸葛亮微微一笑:“正是如此。魏国若真欲南下,必先探我军虚实。若我军布防严密,魏国便不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