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7章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2 / 2)
第二百一十七日,晨,前线。
李严率军抵达前线,与王平汇合。王平上前拱手道:“将军,魏军伏兵已被击退,我军已通过十里坡。”
李严点头道:“辛苦了。司马懿果然未安好心,设伏拖延我军行程。”
王平道:“属下已下令,不可轻敌冒进。”
李严道:“做得很好。如今我军已抵达前线,可与江东军汇合,共抗魏军。”
他随即下令:“传令各营,整顿军务,准备与江东军汇合。”
就在此时,一名斥候疾奔而来,神色焦急。
“启禀将军,江东军已抵达荆州边界,正与魏军对峙,请求我军支援!”
李严眉头一皱,道:“江东军已至荆州边界?司马懿若知我军已至前线,必会回防。”
王平道:“将军,是否即刻出兵,与江东军汇合?”
李严沉吟片刻,道:“不可急躁。江东军虽已至荆州边界,然魏军主力仍在荆州,若我军贸然出兵,恐被魏军截断后路。”
他随即下令:“传令各营,原地待命,密切监视魏军动向。”
王平点头称是。
第二百一十八日,午时,荆州边界。
江东军营地内,孙权立于帐前,遥望魏军营地,神色凝重。
“魏军主力已至荆州,我军若强攻,恐难以取胜。”他对鲁肃道。
鲁肃道:“主公,若蜀军能及时支援,我军便可夹击魏军,或可一战。”
孙权点头道:“子敬所言极是。我已遣使者前往前线,催促蜀军出兵。”
就在此时,一名斥候疾奔而来,神色激动。
“启禀主公,蜀军已抵达前线,正与我军汇合!”
孙权闻言,神色一喜,道:“好!李严果然守信,我军可与蜀军共战!”
他随即下令:“传令各营,准备出击!”
第二百一十九日,清晨,前线。
李严与孙权于前线会盟,两军列阵,旌旗猎猎,战鼓声起。
李严拱手道:“主公,我军已至前线,愿与江东军共战,共抗魏军。”
孙权拱手回礼,道:“李将军高义,江东必不负蜀军。”
两人随即商议军情,决定两军分兵两路,夹击魏军。
李严道:“我军可从左侧包抄,江东军从右侧进攻,待魏军陷入混乱,便可一举击溃。”
孙权点头道:“妙计!我军即刻出兵。”
第二百二十日,午时,荆州战场。
战鼓声骤起,两军列阵,杀声震天。
魏军主将司马懿立于阵前,遥望蜀江东联军,神色凝重。
“李严果然来了。”他低声自语,“若我军再战,恐难取胜。”
副将上前道:“丞相,是否即刻出战?”
司马懿沉吟片刻,道:“我军虽强,然敌军士气高昂,若战,恐难取胜。我意暂且撤军,回防许昌。”
副将道:“丞相,若撤军,荆州恐难再守。”
司马懿缓缓道:“荆州虽重要,然我军若战败,便再无回天之力。撤军,回防许昌,才是上策。”
他随即下令:“传令各营,即刻撤军,回防许昌。”
魏军士卒闻令,纷纷收拾行囊,准备撤离。
第二百二十一日,黄昏,荆州战场。
蜀江东联军见魏军撤退,士气大振。
李严立于阵前,遥望魏军撤退方向,神色平静。
“司马懿果然沉得住气,若非我军与江东军汇合,他或可再战。”
王平上前道:“将军,魏军已撤,是否追击?”
李严摇头道:“不可轻敌。司马懿虽败,然其谋略仍在。若我军追击,恐中其计。”
他随即下令:“传令各营,整顿军务,准备回防。”
王平应命而去。
江州,诸葛亮于议事厅中批阅军报,忽有斥候来报。
“启禀丞相,魏军已撤,荆州之战已胜。”
诸葛亮微微一笑,道:“江东果然守信,李严亦不负众望。”
他随即下令:“传令各营,整顿军务,准备下一步行动。”
战鼓声再次响起,战火虽已熄,然新的战局,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