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莫斯科战役(一)(1 / 2)
一九四二年八月十二日,俄罗斯,格扎茨克,中央集团军群前线指挥部
这座位于莫斯科以西约150公里的小城此刻成为了德意志帝国中央集团军群指挥部的所在地。
克鲁格元帅的指挥部设在一栋原本是俄国地方政府办公楼的坚固建筑内,厚重的窗帘遮蔽了窗户,墙上挂满了大幅的作战地图,上面密密麻麻的箭头和标记,直指东方那个巨大的红圈——莫斯科。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气息的气息,中央集团军群的攻势已经停滞了几天的时间,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他们一刻不停的向东进攻,最后在八月初取得了如今的成果,距离莫斯科仅有一百三十公里。
现在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是俄军的庞大防线,俄军有充足的时间准备防线,他们的防线纵深有一百多公里,德军要一层一层的突破防线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接触到莫斯科。
克鲁格本人正背对着他的高级参谋们,凝视着地图,他深知柏林要求的这场“足够猛烈”的进攻,其核心目的并非立即占领莫斯科,而是制造一场足以让俄国人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危机,将他们的所有预备队,尤其是正在南调的弗兰德尔残部,牢牢吸附在莫斯科这块磁石上。
克鲁格转过身讲到:“先生们。”
平稳有力的声音瞬间让会议室安静下来,军官们纷纷看向克鲁格,等待着他接下来的话。
“我们面前的是俄罗斯的心脏,柏林的要求已经下达,北集团军群的援军正在路上,在我们得到加强,或者说,在俄国人得到更多喘息之机前,我们必须行动。”
他走到地图前,拿起指示棒,开始了他的部署。
克鲁格的指示棒点在地图上:“我们将以强大的中央兵力在宽正面上吸引并粘住俄军主力,同时,组建两支精锐的装甲突击集群,于战线北翼,实施重点突破,向莫斯科西北方向迂回,最终目标是在莫斯科接近地完成一次战术层面的合围,兵临莫斯科城下,将其置于我军炮火直接威胁之下。”
他刻意避开了直接强攻莫斯科以南的图拉突出部,那里工事最为坚固。
他将主攻方向放在了北翼的沃洛科拉姆斯克—伊斯特拉—莫斯科轴线。
这条路线虽然也有河流森林阻隔,但相比南翼更利于装甲部队在突破后向东南方向卷击莫斯科的侧后。
这个进攻方案被暂时命名为:“格扎茨克—莫斯科”攻势。
第一阶段的任务和目标是对俄军进行全线压迫,用庞大猛烈的攻势迷惑俄军,时间被定在d日至d+2日。
行动方案为在进攻发起日黎明前,集团军群属及军属所有炮兵,对已知的俄军前沿阵地、指挥所、通讯枢纽和炮兵阵地,实施长达两小时的毁灭性炮火准备。
炮火准备结束后,空军进行第二轮精确打击。
地面部队在从沃洛科拉姆斯克以南至纳罗-福明斯克的宽大战线上,所有步兵师同时发起营、团级的强力攻击。
目的有三,其一是试探与消耗,摸清俄军防线的真实强度和兵力部署;其二是迷惑敌军使俄军统帅部无法在第一时间判断出我军的主攻方向,迫使其将宝贵的预备队分散使用固定敌军;其三为将俄军主力牢牢钉在现有阵地上,为装甲集群的突破创造条件。
第二阶段是装甲集群进行突击,撕裂俄军的北翼防线,时间为d+1日至d+5日。
这是整个计划的核心。
克鲁格决定组建两个装甲突击集群,形成梯次攻击波次。
第一装甲突击集群抽调克鲁格麾下的第4装甲集团军中最精锐的1-2个装甲师和1个摩托化步兵师,构成第一波矛头。
指挥官是汉斯-瓦伦丁·胡贝。
第一装甲突击集群的任务是在沃洛科拉姆斯克以南地域,于步兵打开初始突破口后,立即投入战斗,不惜一切代价,向俄军防线纵深猛插。
其初期目标是伊斯特拉水库方向,争取在d+3日前强渡伊斯特拉河,为后续部队打开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