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1 / 2)
萨文科夫一纸调令要远东集团军从远东调兵到乌拉尔地区,大规模的调兵需要耗费大量铁路运力。
在海参崴的火车站,化名为“瓦西里·伊万诺夫”(怎么到处都是瓦西里)的德属东亚情报站特工汉斯·迈耶,裹紧了身上那件与本地俄国工人无异的旧棉袄,将帽檐压得更低,看似慵懒地靠在站台一根冰冷的铸铁柱子上,手里拿着一份本地报纸,目光看似落在报纸上,但随时都会抬眉扫视车站里的一切。
他的公开身份是铁路调度局的一名低级文员,这个位置让他能接触到列车运行时刻表,也能名正言顺地在站台观察情况。
过去几周的时间里,他敏锐地察觉到了一种异常。
作为俄罗斯在远东最重要的战略枢纽,海参崴火车站的军事运输一向繁忙,但近期的流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以往军列是双向的,既有从西方开来补充远东防务的部队和装备,也有向东运输的物资。但现在所有挂着军牌的列车,无一例外都在向西向着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深处行驶。
更让他警惕的是,这些西行的列车不仅数量在缓慢增加,其装载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他看到了不再是往常的补给品,而是成建制的步兵,士兵们穿着相对整洁的军装,带着完整的个人装备,挤在闷罐车厢里,脸上带着迷茫和不情愿,透过狭小的通风口向外张望。
他看到了覆盖着帆布的重型火炮,看到了用平板车运输的t-26坦克,虽然型号老旧,但保养状态还不错。
他还注意到站台上的军官们在交接文件时,脸上的表情不再是往常的从容,而是焦虑和不耐烦,谈话中偶尔蹦出的词语,如“紧急调令”、“叶卡捷琳堡”、“西线吃紧”,都像碎片一样被他捕捉到。
今天,他冒险靠近了一列正在装运弹药箱的军列。
工人们抱怨着工作的繁重,一个喝多了的军需官在骂骂咧咧:“……把仓库都快搬空了……也不知道上面怎么想的,难道要把远东送给日本人吗?……”
“搬空仓库”、“调往西线”、“成建制部队西运”……这些碎片在他脑海中迅速拼凑成一个惊人的图景——俄国人正在将他们经营多年的远东防务力量,抽调到万里之外的乌拉尔地区。
迈耶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但他表面依旧平静。
他不动声色地离开站台,如同水滴汇入人流。
他需要立刻将这个情报送出去,他没有使用不可靠的无线电,而是按照紧急程序,将加密后的情报微缩成像,藏在一盒普通的俄国香烟里,通过一个绝对可靠的交通员以最快的速度送给他们的上级。
新加坡的德属东亚总督府内,穆克元帅眉头紧锁,东亚的战局不仅稳定,他们在中国大陆上甚至还有长足的进展,日本已经被赶出山海关之外,他们在大陆上的胜利是可以预见的。
只是.....
在大陆上可以预见的胜利是把日本人从大陆上赶出去,而宰相给他们下达的目标是“登陆日本本土,颠覆日本现任政府的统治”
他们要推翻日本现任政府,而根据他们对日本社会以及政府的推断,结果是他们如果想要实现宰相的目标应该说他们如果想要真正意义上的战胜日本,那他们就必须登陆日本本土才行。
而现在的情况是,德属东亚的海军在经过几次大战后并没有彻底的打败日本舰队,ijn仍有余力,空军方面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对日本形成绝对的空中优势。
“如果能够有本土的帮助的话....”
穆克喃喃道,如果有本土舰队和本土空军的帮助,那他们对付日本轻轻松松,然而德国本土还需要应对第三国际,德国本土只有彻底处理了第三国际后才能够抽出手来帮助德属东亚。
这时,他的副官敲门后快步走入。
“元帅阁下,‘信天翁’从北面带来了紧急情报。”
他递上那个香烟盒和已经放大解译出来的情报文件。
穆克元帅接过文件,沉稳地走到办公桌后坐下,戴上单片眼镜,仔细阅读起来。
他的目光起初是平静的,但随着阅读的深入,当他读到关于成建制步兵师、重型火炮和仓库物资被系统西调的内容时,他的脸上浮现出几分激动。
“萨文科夫……他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穆克元帅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了然和轻蔑:“穷途末路,饮鸩止渴。”
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份情报的战略价值,这不仅仅是关于俄国人的调动,更是一个可能打破东亚僵局,甚至影响德国全球战略的契机。
俄国远东力量真空意味着他们能够趁着这时候向北打击俄国人,对于德国的全球战略而言,这也是一个增强中国,削弱俄罗斯的机会。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下令将这个情报以及他本人的判断发给柏林。
几天后,这份穿越了半个地球的加密电文,被送到了林尚舟的案头。此时的柏林正沉浸在东线决定性胜利的喜悦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德皇的司机开始征服世界请大家收藏:从德皇的司机开始征服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林尚舟仔细阅读着穆克元帅发来的报告和那份来自海参崴的详细情报。他的脸上没有任何夸张的表情,这完全是在预料之中的事情,萨文科夫能够依赖的最后一支成建制部队就是远东的部队。
“萨文科夫,这是把自己最后的血也抽干了啊.....”
他低声自语,一个计划,一个一石数鸟的绝佳策略迅速在他脑海中成型。
他拿出电话给自己的下属打了过去:“请安排一下,我要会见中国大使馆的吴少山大使和顾维钧先生,越快越好。”
一小时后,无忧宫会客室内
林尚舟换上了一身较为随和的中式长衫,以显示对客人的尊重,中国驻德大使吴少山和顾维钧如约而至。(忘了之前是怎么称呼顾维钧的)
双方寒暄落座,侍者奉上清茶后悄然退下。
“吴先生,顾先生,今日请二位来是有一件关乎中德共同利益,尤其是关乎中国未来国运的大事相商。”
林尚舟开门见山,语气平和但他所说的话得分量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