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明末:开局崇祯上吊,神皇降临 > 第15章 千骑突袭宁远,抢占战略缓冲地带

第15章 千骑突袭宁远,抢占战略缓冲地带(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碧蓝航线R 抗战:金榜现世,我竟是团长榜首 闪开,迪迦开大了[综英美] 我真的不会演戏 让你模拟作案,没让你完美犯罪啊 某不科学的质能守恒 柯南之我在酒厂抓卧底 全球领主:开局成为沙漠领主 男神归我,女配退下 大明:土匪型皇子,就藩就抄家!

古代打仗,那也得打情报战啊!

很显然,当时的多尔衮,在情报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到位。

至少人家针对中原大地正发生什么事情,各方势力当前形势如何,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及时获悉。

与之恰恰相反地,则是已经出人意料抢占了大明京师的李自成大顺军,貌似压根就没想太多地样子,对关外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对情报的掌握程度,同样也是临阵磨枪的路数。

充分暴露李自成这帮流寇无知且又自大狂妄的最佳实证,莫过于其明知道山海关是抵御鞑奴大军的咽喉重地,在占领了京师后却出兵夺取行军迟缓就不说了,攻占京师后一个月才大军兵临山海关。

并且在此之前,还拷饷拷到吴三桂亲爹吴襄头上,把吴家搞得凄惨无比,把吴三桂的宠妾陈圆圆还踏马抢进了皇宫自己享用。

李自成这帮流寇贼兵们,真就生怕吴三桂不跟自家对着干啊!

再后来的事情,历史上也早就清楚记载过了。

吴三桂跟李自成已经翻脸的当下,身后又被十余万清兵虎视眈眈着。

这般情况之下,只要是个脑子正常点的人,怕不是都会选择降清击寇。

更何况,在明末时的关宁边军,彼时已经有不少人,早就摇身一变,成了鞑子家的汉军正黄旗人马。

彼时。

吴三桂的亲舅舅祖大寿,那可是汉军正黄旗的总兵官。

再有洪承畴这等同样投降了鞑奴的前明军上司招呼着。

吴三桂在那样一种情况下,不趁机举兵当起清兵入关的带路党才叫不正常,难不成指望本就已经蜕变成明末军阀的吴三桂为覆灭的大明殉葬?

吴三桂真要有为大明江山殉葬的气节。

那他也不会在2月初就得到崇祯帝调兵令,着他速度带三万余关宁边军撤离宁远回京勤王时。

好么,区区三百余公里的路程,结果三万余关宁军一直到了三月二十一日,赵牧这个复生之后的崇祯帝,已经带着太监侍卫团杀开血路来到山海关了。

这支回京勤王大军,却才只行军到达丰润、玉田一带,相距京师仍有近百里路。

不过,如今有了皇帝赵牧这个最大变数。

这一时空下的山海关,铁定是不可能再如期上演鞑奴大军轻松南下捡便宜的好事情了。

至于吴三桂这个大汉奸。

还有他的私人武装化了的关宁边军。

呵呵……

关宁线一带的鞑奴侦骑几乎已经被赵牧杀干净了。

所以,赵牧亲领这一千骑兵,直到日落时分,马不停蹄赶至宁远城外三十里范围时,压根就没遇到任何的阻碍。

赵牧一声令下,大军下马休整,进了一个早就弃守的屯堡,开始埋锅造饭养精蓄锐,为接下来的大战做进一步的准备工作。

“拿图来。”赵牧喊军中赞画取出宁远城周边地图,招呼着两名骑兵副将,研究接下来的攻城战术。

两名骑兵副将,一个来自关宁边军,吴三桂的铁杆心腹吴英贞,一个来自遵化军,姓陈名祖望,勉强算是遵化守将唐钰的心腹,不过跟随着皇帝陛下打了这么久的仗,只要脑子不进水之人,这些所谓的武将私兵心腹们,相信他们都会有自己的明智选择。

毕竟追随一位皇帝征战天下。

这样的机遇,真不是谁人都能遇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