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1 章(2 / 2)
不过要将反差感角色同一而论的话,似乎也不妥。
因为反差感这一大的类目之下,也是有诸多种类存在的。
依据表/里哪个更危险作为判断依据,可以将反差感角色粗略划分为「白切黑」和「黑切白」两种。
刚才那个觊觎着学长的林深,就有着「白切黑」的典型特征。
通常他们会以无害的形象出现,但内心世界远比表现出来的要更加的复杂和深沉。
而且这一类型往往都会跟病娇、年下、囚禁、求而不得等关键词绑定,是千万要躲开的危险人物。
第二种「黑切白」就可爱得多,至少相对无害一些。
这种设定往往应用在乍一看是反派的人物身上。
比如凶神恶煞的混混,背地里是收养了很多流浪猫的猫奴;
邪恶基地的大boss实际上只想挽回他的爱人;
冷酷刻薄的精英男在交往后,发现他其实只是不善交际;
传闻中脚踏三条船的花心男,实际上只是他为了逞能而传出的谣言,实际上是连初吻都没给出去的纯情小孩等等等等。
「黑切白」这种角色的内在特征,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才能发现。
也就是说,如果不过多纠缠,是不会有flag立起的。
这点与往往会主动出击的「白切黑」恰恰相反。
说到这里,我突然有些担心。
在反差感角色如此流行的当下,为什么我在班级中却没有遇到过一个符合以上标准的主要角色呢?
有没有可能是他隐藏得太好,而我未曾发觉呢?
不如现在来想一想谁最可疑吧。
反差角色自然是反差越大越好,最好是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
我的脑海的滚轮中划过许多选项,最终定格在一个圣母般的身影上。
唔,班长啊。
他倒的确很符合。
在小说中,如果一个时刻散发着圣母光辉的温柔班长实际上是一个喜欢玩弄人心的乐子人,那应该会很有看头。
说实话,如果事实真是这样的话,我会有点伤心的。
毕竟世界上不好不坏的人太多了,多几个好人又有何妨呢?
至于其他人……
坐在我对面的同桌用圆珠笔戳了戳我,指着一道题,“帮我看看,这道题选什么?”
忘记说了,同桌约我帮忙补习物理,所以我们两个才会在周末的咖啡馆出现。
我有点咖啡因不耐受,但坐下来的时候还是情不自禁地点了一杯榛果拿铁。
今天晚上大概又要很晚才能睡得着了。
我看了看题目,“选a。”
“啊?怎么会选a呢。”
同桌懊恼地挠了挠头,看我盯着咖啡杯发呆,问道,
“话说你刚才就已经写完作业了吧,一直盯着杯子看,在想什么呢。”
我如实相告:“在想谁是有反差的角色。”
“什么叫有反差的角色?你说的话我是越来越不懂了。”同桌苦着脸,“还有物理也是。”
“就是谁的真实性格跟他表现出来的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