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下岗动员会  重回九零:结婚生娃的日子我不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几天后,动员大会来了。
    现场气氛比较凝重,大家都清楚,这只是个形式,不管你说愿意下岗还是不愿意下岗,结果都是一样的。区别是你说愿意,还能博领导一笑,夸你一句“有格局”。
    上级分管的局领导赵局长,杯不离手,里面泡着他的枸杞茶,走到哪拎到哪。红艳艳的枸杞在透明的水杯中格外醒目,杯中的茶水还没有枸杞多。
    他先是感谢大伙儿对企业作出的个人贡献,接着直入正题,声情并茂:“同志们,咱们公司的经营状况目前出现了很大的困难,我们也很舍不得让任何一个同志离开!但是,留下来也发不出工资!请大家暂时自谋生路,每个月来领100元生活费,等这个难关度过了,公司运营改善了,还会请大家回来!”
    大家默不作声地听着,无人打断和询问。
    因为都知道,这不过是个过场。
    还会请大家回来,这话要是当真了,就好笑了。
    李小可有着前世的记忆,知道不单不会改善,即便是留下来的人,也不过多上了几个月的班而已。
    赵局长讲完话,就由公司的贾经理来顺着点名,点到一个,就给赵局介绍一下这人以前的工作是负责哪块的,顺带夸上几句。赵局就接着亲切地询问,你是怎么打算的,是想继续留岗还是愿意另谋生路?
    大家都对局里的安排心知肚明。
    家有双职工的,一人回答继续留岗,另一人回答愿意主动下岗。
    领导自然是满意的。
    单职工就不一样了,虽然心里清楚自己一定会下岗,但谁也不乐意说自己愿意,只说服从单位安排。
    他们这样回答,也是有一点小私心的,万一后面还有活动的空间呢?你说了愿意下岗,后面要是能多留几个人,自己不就没机会了吗?
    96年这个时候,在县城里拥有一份工作,还是很重要的。
    当时的县城里,最好的前途是行政机关,不亚于金饭碗,也就是后世的公务员,工资由财政全额支付。其次是事业单位,一部分工资由财政支付,一部分单位自筹。最后就是国企工人,好歹也是铁饭碗了。
    这行政机关、事业单位都需要编制,二十年后还能公正公平公开地考试竞争,有能者上。但现在,呵呵,只能各凭“本事”。
    没了工作,没成家的大多会选择外出打工。成了家的,大概率只能做点小生意,有钱开个门店,没钱摆个小摊。
    这就是当时的社会环境,离开这个企业后,就业机会几乎等于零。
    这也是为什么没有人愿意果断地说出“我愿意下岗”的原因。
    问到葛丽娟女士时,李小可低下头,努力降低存在感。因为这个时候,在其他同事眼里,李小可家就是大赢家,一个人办理内退一个人继续上班,约等于谁都没失业。
    这一刻,李小可家是被眼红并嫉妒着的。
    这时候,葛女士只需要说一句“我办内退”,李小可说“服从公司安排”就能快速过。
    但葛女士是谁啊,那就是万事都要冲在前面的人。轮到她讲话了,她能放弃这个表明态度的机会吗?
    自然是不能的。
    果然,葛女士大声发表言辞:“我在这个公司工作了二十多年,现在临退休了让我提前回家!要说我愿意回家,那是不可能的!领导既然要我表态,那我就表个态,我肯定是想继续上班!”
    原本沉默木讷的一张张脸,瞬间就生动了起来。
    一个个脸上都带上了喜气,互相交换着眼神。这时候,太需要有人出这样的头了!
    大家都热切地望着葛女士,不管心头原本怎么想的,在这一刻,他们都是真心感谢葛女士的。
    赵局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很显然,这个回答超出了他的意料,他本来也就是来走个过场的。
    更何况,李小可的爸李志国同志,也是局里的领导,还是正局级,比他这个副局还高一级。这一幕,是他没有预料到的,领导的妻子怎么不按规则出牌呢?这可头痛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