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通关文牒与两界戥(2 / 2)
林砚却未放松警惕。他感知到,北方的金属音波非但未减,反而开始分裂、进化??如同病毒变异,针对每一处新兴的反抗节点,精准投放认知干扰。更可怕的是,一些原本支持民间药道的知识分子,竟也开始撰文质疑:“情感不能替代科学”“个别案例不代表普遍有效性”……
这是更高层次的战争:不再攻击身体,而是瓦解信念。
“我们必须回应。”林砚沉声道,“不只是展示疗效,更要让人理解??所谓‘科学’,本就源于千万次试错与经验积累。今天的‘正统’,不过是昨日某个‘异端’活下来的后代。”
当夜,归元墟燃起万盏药灯。
每一盏灯下,都摆放着一份真实救治记录:
- “我父亲肺癌晚期,服用自创蜈蚣蛋粉后咳血减少,存活三年。”
- “女儿癫痫,西医束手无策,后经苗寨巫医跳神配合草药熏蒸,三年未发。”
- “我自己是医生,却用母亲教的葱姜红糖水治好顽固感冒,胜过抗生素。”
这些文字被刻在陶片、木简、布帛之上,投入地脉泉眼。随着木铃再次沉入水中,一股全新的共鸣升起??不再是单一频率的对抗,而是一曲**多声部的交响**:有悲泣,有欢笑,有犹豫后的坚持,有失败后的重来。
这声音直达天际,撼动了衡典台的根基。
七日后,北方冰原传来巨响。监测弟子急报:衡典主台崩塌,七尊青铜人像尽数断裂,内部竟藏有大量被封印的记忆晶石??全是历代被抹除的药师临终前留下的药方与感悟!
林砚闭目感应,泪流满面。
“原来如此……他们不是消灭异端,而是收集、研究、吸收,只为打造出一个‘完美控制体系’。可惜,他们低估了共心莲的感应力??所有被压抑的智慧,终将在集体觉醒时爆发。”
消息传开,民心逆转。百姓自发挖掘家中祖传药书,哪怕残破不堪,也要一字字誊抄上传。百草盟连夜编纂《千案实录》,以真实案例对抗空洞理论。甚至连部分“药政旧臣”也悄然联络归元墟,忏悔往昔所为。
三个月后,朝廷正式宣布:解散“新药序会”,开放药典修订权,承认民间疗法平等地位,并设立“共心奖”,奖励基层创新。
然而,林砚知道,真正的战斗并未结束。
某夜,他梦见一片无垠星空,每一颗星辰都是一枚木铃,在虚空中轻轻摇晃。其中一颗突然黯淡,坠入黑暗。紧接着,另一颗亮起,继续前行。
“药道不在胜利,而在传承。”他醒来时,窗外晨曦初露,共心莲静静绽放。
数月后,一封由西域快马送来的信笺抵达归元墟。信纸粗糙,字迹歪斜,却是归真亲笔:
> “师尊:
>
> 我已翻越雪山,抵达传说中的‘药墟古国’遗址。此处遍地骸骨,却生长着无数奇花异草,皆具强烈灵性。我发现一处碑文,记载上古时期曾有‘九姓共治’,不分贵贱,人人可研药、试药、传药。后来七大宗门崛起,才有了‘正统’之说。
>
> 更惊人的是,我在废墟深处遇见一位活了近三百岁的老药师,他说:‘每一次‘统一’之后,必有一次大乱;每一次大乱之后,才有一次真正的大合。’
>
> 他还告诉我,极北的衡典台,并非今人所建,而是某个古老文明遗留的‘认知矫正装置’,每隔三百年便会自动激活一次,试图净化‘思想污染’。
>
> 所以,这不是结束。而是一轮新的循环。
>
> 我决定留下,学习这里的古老共药仪式,并尝试与那装置沟通??或许,我们不必摧毁它,而是重新编程,让它成为守护多样性的盾牌。
>
> 请代我告诉孩子们:不要怕犯错,也不要迷信成功。只要心中还想着‘如何让更多人活下去’,你的铃声,就永远值得被听见。
>
> 归真叩首。”
林砚读完,久久伫立。
风吹过,木铃终于轻响了一声。
他转身走向学堂,那里有一群少年正围坐一圈,传阅《万家药录》。一个小女孩举手提问:“林先生,如果有一天,所有人都说我的方子是错的,我该怎么办?”
林砚蹲下身,将一枚手工打磨的木铃放进她掌心。
“你就把它挂在门口,每天摇一次。”他微笑,“然后记住??不是世界需要你相信,而是你需要这个世界听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