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8章 强势老祖(1 / 2)
浩浩紫气中,一名身穿黑衣的老者踏步而来,他手握拂尘,眉眼威严,行步间竟有日月在他身后起伏,法相频出。
看着紫柳老祖入殿,修仙者们的心都提到嗓子眼,那些阻挡紫柳老祖视线的人纷纷避让。
突然。...
林昭的意识缓缓沉入命运长河深处,如同一滴水归于大海,无声无息地融入那浩瀚的命纹之流。他的形体早已不再具象,唯有那一缕执笔者的意志,在亿万条命运线间穿行,如风过林梢,如月照寒潭。
然而,篡命者遗迹虽毁,始命之光已引回长河,可命运的波动并未就此平息。
某一日,长河某处忽然泛起涟漪??不是因生灵悲喜,不是因因果更迭,而是某种“不该存在”的痕迹悄然浮现。
那是一道极细微的命纹,藏匿于千万条凡人命运之中,若非林昭以心感知、逐线梳理,几乎无法察觉。它不像自然生成的命运轨迹,反倒像是被人用极细的刻刀,一笔一划偷偷嵌入长河的“伪纹”。
而这伪纹的核心,并非指向某个凡人,而是反向勾连着命运之外的某一点??仿佛一根无形的丝线,正从虚无中缓缓拉扯着命运本身。
“还有残留……”林昭心头微震。
他原以为那石像崩塌、黑书焚尽,篡命者的残念便已彻底湮灭。可如今看来,对方竟在覆灭前,将一丝“意种”藏入了命运之网,如同毒藤深埋地底,静待春雷唤醒。
更令他心寒的是,这伪纹并非孤例。
随着神识扩散,他在长河不同流域接连发现相似的痕迹??有的藏于修士寿元尽头,有的隐于王朝兴衰节点,甚至有一道,竟依附在一名尚在母腹中的婴儿命线上,悄然扭曲其未来轨迹。
这些伪纹彼此不相连,却隐隐构成某种阵图雏形,似在等待某一刻同时激活,掀起滔天巨浪。
林昭闭目凝神,羽笔虚凝,金光自指尖流淌而出,沿着其中一道伪纹逆溯而去。刹那间,他的意识被拽入一片灰蒙空间??既非命运之内,也非命运之外,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夹缝”。
这里漂浮着无数破碎的记忆碎片,有上古大战的残影,有被抹去的星辰轨迹,更有无数面孔模糊的身影跪伏于地,口中喃喃诵念着一段古老咒言:
> “命非天定,我即为法;
> 因果可逆,岁月重写;
> 执笔者终将陨落,真主当临世间。”
林昭瞳孔骤缩。
这是篡命者的真言!传说中唯有继承其意志者,方能开启“逆命之门”,重塑天地法则。
而此刻,这片夹缝空间中,竟有数十道残魂盘踞于此,虽无实体,却以执念凝聚成形,不断重复着那段咒语。它们如同腐朽的根系,借由那些伪纹汲取命运之力,悄然孕育着一个更大的阴谋。
“他们……想复活篡命之主。”林昭低语,声音如冰。
若是让这阵图完成,命运长河将被强行逆转,所有既定之事都将重演,善恶颠倒,生死错乱。届时,天地将陷入永恒的混乱,而篡命者将以“修正者”之名,成为唯一的主宰。
不能容它成型。
但林昭也清楚,若贸然出手清除所有伪纹,反而会惊动那些残魂,促使它们提前引爆阵眼。更何况,这些伪纹已与宿主命运深度纠缠,强行剥离,轻则改命失衡,重则魂飞魄散。
他必须找到根源??那个最初埋下伪纹的“源头之点”。
羽笔轻转,金光化作千丝万缕,悄然探入每一道伪纹深处。时间在命运之外失去了意义,或许百年,或许刹那,终于,他在一处极为偏僻的命线交汇处,锁定了目标。
那是一条极其普通的凡人命运线,主人名叫陈三郎,生于南荒边陲小村,一生耕田养牛,六十岁病逝,子孙满堂,福寿双全。看似毫无异常。
可就在其命线最末端,靠近终结之处,藏着一道微不可察的裂口??正是所有伪纹的“投影源”。
换言之,其他伪纹皆为此处的镜像,是它投射出的幻影。
林昭心神一紧。此人命运圆满,本不该有任何破绽,除非……他曾接触过篡命之力。
他顺着命线回溯,终于在陈三郎少年时期的一段经历中发现了端倪:那年大旱,村庄濒临绝境,一位游方道士前来布雨,事后留下一本残破经书赠予村中孩童,陈三郎恰好拾得。
那经书封面写着三个古字??《逆命诀》。
林昭神识一震。此书正是上古篡命者所传典籍之一,记载如何割裂自身命运,以他人命线为祭,换取超脱之力。虽残缺不全,但若有人无意修习,仍可能在冥冥中打开一道缝隙。
而陈三郎并未修炼,只是将其当作闲书翻阅,偶尔回忆书中片段,心中幻想“若我能掌控命运该多好”……正是这一念贪欲,成了篡命残魂趁虚而入的契机。
更可怕的是,随着他年岁增长,子孙繁衍,后代命运与其血脉相连,伪纹便如藤蔓般蔓延开来,最终织成今日之局。
“原来如此。”林昭喃喃,“他们不需要强者,不需要修士,只需要一颗‘向往掌控命运’的心。哪怕只是一瞬妄念,也能成为入侵的门户。”
他明白,这类“平凡之人”才是最危险的载体。正因为他们不起眼,才最容易被忽视;正因为他们的愿望合乎人情,才最难防范。
若放任下去,不知多少人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篡命者的傀儡。
林昭抬手欲斩断那道裂口,却又停住。
不能杀,不能断,更不能抹去记忆。否则,整条命线将崩塌,牵连三代子孙,因果反噬之下,方圆百里命运皆会紊乱。
他需要一种更为精妙的方式??既要封印源头,又要保留其命格完整,更要斩断与夹缝残魂的联系。
这已非单纯书写命运,而是对“执笔之道”的极致考验。
他闭目沉思,许久,眼中忽现明悟。
既然伪纹源于“妄念”,那便以“真觉”镇之。
他轻轻抬起羽笔,不再书写金光命纹,而是将自己的意识沉淀下去,化作一道温润的低语,顺着陈三郎的命线缓缓流入其灵魂深处。
那是某个冬夜,老年的陈三郎坐在炉火旁,抱着孙子讲古。火光摇曳,映照着他布满皱纹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