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开业(二)(1 / 2)
阅读提示:
1980年间,根据资料显示,一线城市超豪酒店,宾馆,招待所等,一晚的住宿费达千元,甚至万元的都有。
当然,它们价格昂贵的原因不一,有的是作为重要的对外接待,与国际接轨,价格自然“气派”。
有的是针对身份不同的特殊人群,服务类别与质量较高,故而房价十分昂贵。
所以,请各位读者看到文中凌云宾馆的定价不要乱喷,毕竟人家装潢那么豪华,对接的,也不是一般职员和普通人。
再者,无论任何时代,穷富差距的悬殊都非常大,我们所了解的80年代,大多都是几毛一晚的硬板床,但并不是全部。
就像一墙之隔,你饿得多喝口水都怕浪费,别人却拿顶级的鲍参翅肚,红酒咖啡漱口。
说白了,都是生活,只是怎么活,却是不一样,就像酒店的房价!
额!虽然有点扯偏题了,但道理都是一样,所以,希望大家理智对待剧情,谢谢。
正文:
因着天气寒冷,现在室内供暖都还没普遍普及,更不存在户外供暖一说。
因而钟宁和陈明为了让宾客们不至于那么难熬,不仅让人在凌云宾馆的花园放置了2十数顶专门请人在外地定制的豪华版蒙古包。
还在里面摆放了带制动功能的定向滑轮的巨大火炉,炉子是很早之前,钟宁就自行设计。
他小小年纪,就跟着废品站的老头儿,也是他的义父长大。
两人过得苦,冬日别说取暖,连件像样的被子都没一床,因而为了不被冻死,钟宁自小为了让自己和老人过得好些,轻松一些。
就不停捣鼓着废品站的垃圾铁皮,试着做一下小机器,或是小火炉啥的,别说,他一开始没弄出什么名堂,后面还真搞出了个取暖神器。
也就是他现在请人制作的加大版双层罩炉,炉子内里,也就是主体,与其他炉子结构相似,没多大区别。
不过通风设计却十分缜密,可以有效通风的同时,让炉膛中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率,从而迅速扩散热量,给周围环境提温。
而为了不浪费热源,节约燃料成本,火炉外面还有一个高与直径比内芯多出,20公分的金属外罩。
此罩看似要大一些,但每一个开口,卡槽,都与火炉上的灰膛,加柴火,煤炭,甚至是进出风口等位置都刚完美契合。
两者之间,看似中空,实则紧密相连,让人无法撼动半分,但若想要炉、罩分离,只需把那些位置的卡扣松开便可。
这个设计,看似简单,却玄机满满,十分实用,钟宁在开炉的时候亲测过。
不加外罩,一个炉子24小时不灭,需得用七八十斤往上的好木柴,烧煤的话,怎么也得要三四十斤,且散热非常快。
但若套上外罩,木材只需40斤有余,而煤炭只要20来斤,但温度比单炉还要高出许多,热源覆盖范围也会更广。
他这炉子,平日反正用不着,遇到寒冬时节,需要举办大型活动,可以解决很多难题。
所以,在宾馆快要建好之前,他就跑到锅炉铸造厂,花了好大一笔钱下定,请里面的人帮他提前生产出来。
并进行试验,开炉,确保炉子没有问题,才带着手底下的人开车去拉回来,放在库房里,只等今日派上用场。
不然,就京市这气温,让宾客长期在外面待着,不都得冻进医院。
倒不是他不让人在屋里待着,而是这宾馆地盘虽大,且可供人很多人舒适休憩。
但,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对外开放,再者,有些你让他在屋里坐,他还真不自在。
所以,漂亮大气的蒙古包,以及火力十足的取暖炉,再加上一长桌的美味佳肴,就是最完美的组合。
这不,他们一路从餐厅走来,眼瞅着就这些在蒙古包里面待着的宾客玩儿得最欢。
伸手撩开眼前的门帘,熏人的热气与熟悉的欢声笑语就扑面而来,引得他们站在门口,眼睛都通通眯着,嘴角却是高高翘起。
“都吃好喝好啊!”
“钟先生,陈先生,恭喜,恭喜啊!”
说话的,是朝阳大队的赵刚一行,还有归澜湾的部分乡亲和东山县的林书记他们。
大伙儿都是在昨个儿刚认识的,大概是因为都得了沈嘉楠他们的帮助,大家颇有天涯共恩之感,继而很快聊到了一起。
所以,今儿个都是同乘沈顾二人安排的车,从工厂宿舍那边一起过来的。
这会儿见到“恩人”进来,一个个都热情无比,纷纷起身招呼他们进屋。
“好好……”
钟宁一向鱼贯而入,手里端着的杯子就被眼疾手快的赵成才,赵天,赵勤,赵家明田志高等半大孩子给满上了酒。
而年纪尚小,跟着父母前来的赵小峰,赵小妮儿等孩子,则是围着他们亲热喊哥。
“你们要吃烤羊腿不?咱去给你们拿!”
“不用,你们玩儿你们的。”
沈嘉楠笑着冲他们摆手,陈明则主动开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穿越七零,拯救炮灰大佬》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穿越七零,拯救炮灰大佬请大家收藏:穿越七零,拯救炮灰大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等会儿要想去找小光他们玩儿,就自己上顶楼去,他们都在上面。”
“好……”
孩子们高兴点头,随即乖乖退到一边吃喝去了,而沈嘉楠他们,则是以钟宁和陈明为代表,与在场的成年人,围坐在火炉周围,一边喝酒,一边唠嗑。
离过年虽然还有两个来月,但现在也可以说看到了头,朝阳大队自不用说,现在是一年比一年好。
赵刚,赵红军说,村里今年有十几户人家都在申请建房,他们几个干部等朝阳大队那边儿项目建成了,也要把老房子掀了,重新修。
大家苦了几代人,都没住过新房子,如今趁着家里攒了余钱,老人都还有精神头儿,得让他们享受享受,也不枉来世上走一遭。
对此,沈嘉楠一行自是送上祝福,纷纷都说建好房子了,一定要请他们吃酒。
“那是一定。”
“放心吧!肯定少不了你们……”
众人乐呵扬声,沈嘉楠一行人开心说好,热闹一番之后,赵刚几个干部,自觉把话题都给了林书记他们。
对方投来感激目光,随即也和大伙儿聊起了东山,归澜湾,以及芦苇荡的项目进展。
虽然,这些事情,都有人向沈嘉楠几个时时报备,但从他们口中说出,又是另一回事。
如今,归澜湾项目已经进程已过三分之一,而其附近的综合门诊与楠钰学校,则刚刚初露轮廓,至于芦苇荡那边,与东山县辖区的灾后重建计划,就相对快些。
不过,归澜湾近海,冬季海风较大,不利于施工,所以,要不了多久可能要暂时停工。
“没关系,停就停。”
沈嘉楠不在乎地摆手,“安全最重要,咱做开发项目,目的是为求财,不是害命,可不能为了赶工,置工人的生死于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