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4章 暗中筹谋  妙锦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有炖审阅完毕给出意见后,朱棣让姚少师再审一遍。
    妙锦把变革女卫管理的方案拿给有炖看。
    有炖接过来放到一边,疲惫地按按眉心,“我下来再看”。
    妙锦点点头,关心地问道,“审阅《文献大成》结果如何?”
    有炖微微阖上双目,娓娓道来,“世间的学问,大致可分为杂学和显学。显学是指与科举考试相关的学问,杂学与显学相对应。四伯对于修书的设想,是兼容并蓄,把杂学和显学全包括在内,修撰一部百科全书,而解缙主持编撰的《文献大成》是儒家经典着作的集合,和四伯最初的设想相差很大。”
    “解缙没有领悟今上的思路?”妙锦问道。
    有炖摇摇头,”解缙希望四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希望四伯不去读那些杂学书籍,他认为杂学书籍不必读,他只想修一部儒家大典”。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妙锦道“解缙竟敢不认可今上的要求”。
    解缙性子执拗,堂而皇之地夹带私货,阳奉阴违,今上是那么好糊弄的?
    有炖微微一笑,“如果姚少师的审阅结论和我一致,这部大典肯定要重修”。
    “可是解缙对杂学有排斥心理,谁来主持监修呢?”妙锦不希望有炖揽下这份差事,如果有炖应下这份差事,可能有好几年都抽不出时间来帮她,她可不想错过这几年的发展机遇。
    毫无疑问,她是自私的。
    她是朱棣的皇贵妃,理应全力支持朱棣实现修书理想,可是她却在为自己打算。
    有炖洞悉妙锦心中所想,淡然一笑道:“姚少师是当之无愧的最佳人选”,有炖扫了妙锦一眼,“姚少师专门撰写了一本书,名为《道余录》,里面摘抄程朱理学的观点,逐一驳斥。听说,姚广孝回乡探亲,他姐姐躲起来,不肯见他,他的老朋友王宾也避而不见,还让人传话给他,说‘和尚误矣’”。
    “因为《道余录》这本书?”妙锦有些吃惊。
    有炖微微点头,“关于以儒道治国,周观政曾上书提议‘不必尽法祖’,他担心遭到儒臣的指责,请求四伯对这份奏书保密”。
    “今上答应了?”妙锦的八卦心理隐隐作祟。
    “四伯没有公布奏书,也没怪罪周观政”,有炖道。
    “周观政是谁?”妙锦问。
    “江西按察使”有炖答道。
    “周观政是不是过于慎重了?”妙锦问。
    “饶州鄱阳有个读书人朱季友,他写了本书,批评程朱理学,而且跑来京师,上呈给四伯”,有炖道。
    “然后呢?”妙锦问。
    “解缙等人知道后,纷纷上书,要求四伯严惩朱季友,罪名是‘谤毁圣贤’”,有炖摩挲着琉璃鱼缸,“四伯只得派人将朱季友押还乡里,交由地方官员处置”。
    “怎么处置的?”妙锦问。
    “杖责一百,将朱季友所有着作销毁,而且不允许他称儒教学”,有炖道。
    “那朱季友以后如何谋生?”妙锦问。
    有炖摇摇头,“在解缙面前,要注意收起你那些离经叛道的想法,如果被他参上一本,也许就不能像现在这样自由出宫了,四伯有时候也会身不由己,自己要学会保护自己,别什么事都依赖四伯,四伯是一个人,虽然强大,但毕竟不是神,不可能面面俱到,哪怕是为了不对四伯心生怨念,也得自己长本事,技不压身。没本事的话,一个浪头打过来,就可能让人永远无法翻身,得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我知道”,妙锦的心为之一软,连忙喝茶掩饰。
    有炖不想面对这样慌乱无措的妙锦,起身去厕所。
    妙锦回听雨轩换了身衣服出来,发现有炖正在画画,是在画几株药材。
    “为什么要画下来?”妙锦问。
    “我父王编写的《《袖珍方》和《普济方》,想必会编入大典,《普济方》需要补充一些内容。”有炖道。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