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大小姐去北平  妙锦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不愧是咱们老朱家的人”。
    朱棣随后加的这句,让妙锦差点儿把刚喝的水喷出来,我还没想好要不要嫁给你弟弟呢。
    朱棣拉开桌案前的椅子,示意妙锦坐过去。
    这把椅子特别舒服,有扶手,有靠背,坐进去还能趴在桌案上。
    见妙锦毫不客气地坐下,徐增寿微皱眉头,看向朱棣。
    “无妨,接着说”,朱棣大手一挥。
    妙锦兀自倒了杯热水,“你们说吧,我歇会儿”。
    徐增寿哭笑不得,再次跟朱棣确认了眼神后,开始介绍朝中的最新动向。
    朱允炆对藩王的势力十分忌惮,登基前曾和翰林修撰黄子澄在东角门商议此事:藩王兵权过重,恐成尾大不掉之势。
    黄子澄以汉朝七国之乱为例,建议厉行削藩。
    “诸王虽有护卫之兵,仅足以自守。朝廷军卫,犬牙相制。若有事,以天下之众临之,其能当乎?汉七国非不强大,而卒底灭亡者,盖以大制小、以强制弱,势必不支。”
    徐增寿说到这儿,扫了眼妙锦,这个没心没肺的丫头已经趴桌子上睡着了,朱棣解下身上的披风给妙锦盖上,示意徐增寿继续说。
    登基后,朱允炆立即着手削藩之事,让兵部尚书齐泰和子澄商议先后顺序。
    齐泰主张擒贼擒王,先削燕王。
    由于燕王无明显过失,黄子澄担心师出无名,仓促动手,难以成功,认为应当先从周王下手。
    “周、齐、湘、代、崛诸王,在先帝时就多有不法之事,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应当先从周王下手。周王乃燕王同母兄弟削夺周王就好似是剪除去燕王手足。“
    关于削藩之策,吏部官员高巍建议效法汉武帝,实行“推恩”,逐渐削弱藩王势力。
    而户部侍郎卓敬提出徙封燕王于南昌。
    听到这里,朱棣陡然心惊,但表面上仍神情镇定,未露声色。
    徐增寿判断:朱允炆肯定会动手,或早或晚而已,时间可能不会太长。
    朱棣面色沉重,听闻父皇去世,他星夜赶来,却被朱允炆一纸敕书拦在淮安,说父皇留下遗诏,“诸王临国中,无得至京”,他不相信这是父皇的旨意,却不得不听。
    说完了正事,徐增寿打算连夜返回,以免被人发现,但妙锦睡得正香,根本叫不醒。
    “让大小姐跟我回北平吧,省得说漏了嘴”,朱棣把滑落下来的披风重新盖好,动作及其轻柔,像是害怕搅了妙锦的好梦。
    徐寿增心中一动,王爷对妙锦还真是宠溺,跟着回北平未尝不可,再说有长姐管着,也不用担心她玩疯了心。
    许是骑马赶路太累了,妙锦睡得很沉,连被抱上马车都没醒。
    两个宦官死拉活拽地把往承恩殿内拖动,她扒着门框,誓死不从,提领太监抬脚猛踩她的手,鲜血直流,她痛得哭出声来。
    “大小姐,别怕,别怕,妙锦,别怕”。
    这个声音听起来有些耳熟,妙锦睁眼一看,发现自己像猴子一样挂在朱棣身上,双手紧紧扒着他的肩。
    妙锦赶紧松手,整个身子顿时向下坠落,朱棣疾速伸手一捞,将她托住,放入旁边的榻上。
    这个场面太尴尬了,妙锦把眼泪擦干,垂首不语。
    朱棣瞥了眼妙锦的囧态,心中不由得感慨,小不点儿妙锦已经长成大姑娘,知道要面子和难为情了。
    回想以前在长乐宫中,小不点儿的霸道、骄横、蛮不讲理,历历在目,就像是在昨天,但是母妃和父皇都不在了,朱棣的眼眶不知不觉泛红潮湿。
    “大小姐,饿不饿?”朱棣温声道。
    “我不是大小姐,我排行第三”,妙锦小声纠正。
    “母妃就你一个女儿,哪来的排行第三?”朱棣面露不悦,小不点儿怎么可以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