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章 勇夺北平九门  妙锦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朱允炆刚登基一年,废削五王,各地藩王人人自危,对他的信任度已经降到最低,朱棣起兵的时机到了。
    在先帝的设计中,藩王是拱卫皇室而存在的。
    在朱允炆不顾一切凌厉削藩的过程中,藩王对他的拱卫之心已越来越淡。
    兵部逮捕燕王的密令和张昺请旨的密疏,被一位普通的吏员看见,并偷藏起来。
    这位吏员名为李友直,在北平布政使司当差。
    李友直之所以能接触到这样的机密文件,是因为能力出众,
    沉稳干练,不仅擅长公文写作,而且能说会道,颇受张昺看重。
    李友直是一个有志向的聪明人,并不满足于当一个资深老吏。
    为谋求发迹,李友直有意投靠燕王,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现在,他已经找到了最好的投名状,于是大胆去燕王府告密。
    李友直是张昺的部属,朱棣不敢轻信,谁知道他在耍什么花招。
    为表明忠心,李友直把张昺的密疏献上。
    朱棣收下密疏,便让李友直回去。
    开玩笑,李友直哪敢回去?
    他拼命求饶,死活不肯离开王府。
    看来,李友直的话是真的。
    事不宜迟,得先下手为强。
    他让张玉、朱能等人把所有可用的兵力全部调入王府,准备拼死一搏。
    僧兵六百,暗卫五百,王府护卫和丁壮加在一起八百。
    总共不到两千人。
    各店铺均有一些身手不错的伙计,加在一起近千人,但是不能轻率调集,以免打草惊蛇。
    朝廷在北平及周围的兵力多达三万,数量相差悬殊,不能硬拼,只能智取。
    朱能建议擒贼先擒王,先设法擒获张昺、谢贵。
    道衍所献的突袭之计是这样的:既然朝廷派人来王府缉拿犯事官属,咱们可以根据所列罪名先将他们“抓”到一起,然后派人去告知张昺、谢贵,请他们过来缉拿。张昺、谢贵听后必定会来王府,咱们提前安排壮士埋伏在端礼门,等二人一到,立马将他们绑起来。
    朱棣决定依计行事。
    接到朱棣的邀请,张昺、谢贵起初疑虑重重,不愿前去。
    但是见到抓捕官员的名单后,他们放松了警惕,决定带领部众去王府拘拿钦犯。
    或许,从一开始,他们就没觉得燕王有能力与朝廷对抗。
    可能他们认为:燕王装疯只是为了逃脱罪责,保住爵位;燕王献上名单是为了表忠心,而非设陷阱。
    无论如何,后来发生的事实证明,他们的判断是错的。
    由于建文帝朱允炆此时尚未下旨削去燕王爵位,按照规定,张昺、谢贵的随从部众未经燕王许可不得进入王府。
    身为朝廷官员,张昺、谢贵得按规矩办事,让部众在王府大门外面等。
    朱棣正拄着拐杖坐在王府内,迎接张昺、谢贵的到来。
    张昺、谢贵提示朱棣,尽快交接有罪官属。
    朱棣神态悠闲,招呼他们坐下,并且吩咐下去,设宴款待。
    二人着急办差,一再催促。
    朱棣热情地拍着他们的肩膀,“急什么?本王病体初愈,感谢两位大人的关心,这酒非喝不可,不喝就是不给本王面子,张大人,你说你是不是得给个面子?谢大人,你呢?”
    张昺、谢贵只得客气地解释几句。
    “不是不给王爷面子,实在是因为有公务在身,不敢耽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