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8章 【#江陵焚书#】  历史视频:老祖宗边吐槽边吃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江陵焚书#】 
    【今天来讲一场对于华夏华夏文明堪称浩劫的事件——江陵焚书!】 
    【江陵焚书这个事件在网上流传的并不广泛,但对华夏文明造成的危害,说是华夏历史上最大的文化浩劫也不为过。】 
    【讲江陵焚书,就不得不提到一位皇帝——萧绎。】 
    【萧绎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的第四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 
    他在天监七年八月丁巳(公元508年9月16日)出生于丹阳郡建康县(今江苏南京),自幼聪颖,五岁能诵《曲礼》,长大好博览群书,下笔成章,才思敏捷,才学冠绝一时。】 
    【但在文学上顺风顺水的萧绎,在政治上却经历了许多波折,他在侯景之乱时与河东王萧誉相互攻伐,之后萧誉兵败被杀。 
    大宝二年(公元551年),侯景率军西进,萧绎派王僧辩、胡僧佑、陆法和在巴陵(今湖南岳阳)击败侯景。次年三月,侯景之乱被平定,他的首级被送到江陵。 
    同年武陵王萧纪在蜀(大致在今天四川一带)称帝,萧绎在江陵称帝。萧绎一面劝和萧纪,一面联合西魏大军共攻萧纪。 
    最终萧绎成功在巴峡击败萧纪,萧纪被杀,而成都却也落入西魏之手。 
    萧绎在文化上有一定的成就,他酷爱读书创作,善丹青,在着书立作和诗画方面都卓有成就,被后世誉为“可比汉魏三曹”。 
    他创作了《金楼子》《职贡图》等文艺作品,在位期间收藏了十四万卷书籍,却在兵败时付之一炬,留下江陵焚书的史事。】 
    【是的,你没有看错,十四万卷书,他在兵败时付之一炬。 
    要知道,在历史上被称为“百科全书”的《永乐大典》,也不过才两万多卷。】 
    【而且相比于秦始皇“焚书”的那些都是坑蒙拐骗或者是六国史记,那些在咸阳宫里有原本的不同。(虽然后面都被项羽烧了。) 
    和乾隆那样为了修建《四库全书》,大量焚书的举动也不同。《四库全书》修建时,华夏历史上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成熟,很多被烧的书都藏有副本。】 
    【可江陵焚书时,当时的雕版印刷技术尚未出现,江陵所藏书籍多是手稿本或手抄本,许多都不存在第二份抄本。 
    也就是说:那里面有很多当时的孤本毁掉了。 
    这批书籍的消亡对华夏文化史而言是无法挽救的损失。 
    隋代秘书监牛弘将江陵焚书与秦始皇焚书坑儒等事并列,称之为隋代之前中国书籍的“五厄”之一。】 
    【甚至有现代学者曾言:“从数量上说,梁元帝毁灭了传世书籍的一半。从质量上说,他所毁的是历代积累起来的精华。”能让当代学者说出这番话,可见江陵焚书对华夏文化历史的危害。】 
    评论区 
    [被烧的里面,会不会有王羲之的书法?] 
    [不知道,反正到了唐朝,才有9万卷书,独眼龙一下就烧了14万卷。] 
    看到这个评论,被后世人戳到最痛点的萧绎,忍不住将面前的竹简全都扔了出去。 
    (历史记载他年幼的时候,生过一场病,导致一只眼睛失明,那时候风气比较看脸的,而他因为这个眼睛是自卑的。 
    但网友评论里骂他的时候,因为他瞎了一只眼,又好骂他独眼龙。) 
    [有那是肯定的,因为王羲之的后代就在他帐下。] 
    [王羲之的书法正是箫绎的挚爱啊,南梁时市面上能买到的二王真迹几乎都被他高价买走了,以至于李世民时想买王羲之真迹已是百不存一了!] 
    小凤凰:一想到这件事就悲愤。想把萧绎从坟里挖出来,问问他焚书的时候,到底在想什么?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