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修真 > 归处有青山 > 第1872章 物非人亦非

第1872章 物非人亦非(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玄霄落 秦时:我薅光了阴阳家 双子涅盘记之从冷宫开始 斗罗之我的妻子是古月娜 你对我的喜欢是例外 无限之门:我成为了异界武圣 帅翻!京圈大佬在线打脸! 拥有影遁的我,内心阴暗点怎么了 四合院:反腐先锋,痛击恶行! 开局一只破烂崽

但没有人口出恶言,更没人拔剑相向。

三年前大闹圣山的"逆徒",北线十城力挽狂澜的英雄,这两个身份在弟子们眼中交织成难言的矛盾。

最终他们选择低下头,继续清点赈灾物资。

在这个难民压境的夜晚,旧怨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易年读懂了那些眼神。

有警惕,有感激,更多的是不知所措。

就像他此刻的心情,明明站在这个曾经是短暂归属的地方,却像个误入的过客。

夜雾渐起,模糊了远处的建筑轮廓。

易年最后看了眼天谕殿。

沙盘旁有个年轻弟子正笨拙地模仿卓回风的手法插旗,却把代表敌人的红旗全插在了百姓位置,急得满头大汗。

他突然很想知道,如果卓回风看见这一幕,是会无奈地叹气,还是像从前那样笑着说"无妨,重来便是"。

答案永远无人知晓了。

"走吧…"

易年转向七夏,"去天衍殿。"

二人沿着青石小径离去,背影渐渐被夜雾吞没。

身后,天谕殿的嘈杂声再度响起,仿佛潮水般填满了他们留下的空白。

两个地方离的很近,不多久便到了。

和天谕殿的灯火通明相比,这里安静许多。

而且一直就是这般,毕竟修行周天星衍术的人太少了。

天衍殿的青石台阶在月光下泛着冷白的光,每一级都刻着繁复的星纹。

易年的靴底碾过那些凹凸的纹路,恍惚间还能想起第一次来这里的样子。

山路蜿蜒向上,两侧的石灯早已熄灭。

这些灯本该彻夜长明,由值守弟子每日添油。

易年记得最清楚,有个胖胖的弟子总爱偷懒,也只有到他的时候,这里才会暗下来。

而现在灯盏里积了雪,看不出原本的样子。

越往上走,台阶损毁越严重。

有几处甚至整个塌陷,露出

七夏轻盈地跃过缺口,衣袂翻飞如蝶。

易年却在某块断裂的石板前驻足。

那上面刻着歪歪扭扭的小字:"…师兄是大笨蛋!!!"

也不知是谁写的,骂的又是哪个。

字迹已经模糊,边缘处还有火烧的痕迹。

指尖擦过那些刻痕,碎石簌簌落下。

天衍殿的建筑群出现在视野中时,易年不自觉地放慢脚步。

观星台静静矗立在悬崖边,像位垂首的老者。

……

山风突然变大,松林发出海浪般的涛声。

恍惚间,易年似乎听见那个熟悉的大嗓门在风里嚷嚷。

"小师弟!昨天的酒给你埋在老地方了…"

他猛地回头,却只看见摇曳的树影。

夜风穿过回廊,檐角铜铃发出细碎的声响。

转头,瞧见了天谕殿。

二人站在天谕殿外的石阶下,望着这座灯火通明的殿宇。

朱漆大门敞开着,里面人影绰绰,呵斥声、禀报声、算盘珠子的脆响混作一团,隔着老远都能听见。

"江南三郡的粮车到哪儿了?"

"北麓的窝棚区又打起来了!"

"药!药呢?!止血散快用完了!"

此起彼伏的喊声里,十几个白衣弟子抱着卷宗来回奔跑,额头上全是汗珠。

殿中央的沙盘前,几位年长的执事正在激烈争论,时不时抓起小旗插在地形图上

易年的目光扫过主座,那里空着。

天谕殿主卓回风本该坐镇中央,用他标志性的温和笑容安抚所有人,再条理分明地处理每一件琐事。

这位曾经被誉为"圣山枢纽"的殿主,如今正关在北祁皇宫的天牢里。

现在没有他,天谕殿依旧运转如常。

文书分门别类堆放在固定位置,物资调度的流程一丝不苟,连沙盘旁茶水的温度都保持得恰到好处,全是卓回风定下的规矩。

"如果他不是异人…"

七夏轻声道。

是啊,如果卓回风不是异人,他或许会成为圣山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天谕殿主。

易年还记得那个总是笑眯眯的中年人,如何在各方势力间周旋,如何把繁杂的政务梳理得井井有条。

天谕殿旁,是一片茂密的枫林。

枫叶早已凋零,光秃秃的枝丫在月光下张牙舞爪。

七夏忽然笑出声:

"听说这里出过两个'江洋大盗'?"

易年嘴角不自觉扬起。

当初马儿和觅影就是在这片林子里"占山为王"。

那匹贼精的黑马负责把人绊倒,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就蹦出来,奶声奶气地喊"此树是我栽",然后抢走弟子们的灵果当"买路钱"。

最离谱的是,这俩活宝居然真靠这招攒了满满一袋子的果子。

后来事情败露,全圣山都知道易年养了匹会打劫的马和一个人小鬼大的丫头。

"他们现在…"

"很好…"

风卷着枯叶从两人之间穿过,带走了未尽的话语。

天谕殿的忙碌忽然静了一瞬。

几个抱着文书的弟子停在廊下,目光复杂地望向枫林边的二人。

有人下意识摸向剑柄,又很快松开;有人交头接耳,却被年长的同门瞪了一眼。

但没有人口出恶言,更没人拔剑相向。

三年前大闹圣山的"逆徒",北线十城力挽狂澜的英雄,这两个身份在弟子们眼中交织成难言的矛盾。

最终他们选择低下头,继续清点赈灾物资。

在这个难民压境的夜晚,旧怨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易年读懂了那些眼神。

有警惕,有感激,更多的是不知所措。

就像他此刻的心情,明明站在这个曾经是短暂归属的地方,却像个误入的过客。

夜雾渐起,模糊了远处的建筑轮廓。

易年最后看了眼天谕殿。

沙盘旁有个年轻弟子正笨拙地模仿卓回风的手法插旗,却把代表敌人的红旗全插在了百姓位置,急得满头大汗。

他突然很想知道,如果卓回风看见这一幕,是会无奈地叹气,还是像从前那样笑着说"无妨,重来便是"。

答案永远无人知晓了。

"走吧…"

易年转向七夏,"去天衍殿。"

二人沿着青石小径离去,背影渐渐被夜雾吞没。

身后,天谕殿的嘈杂声再度响起,仿佛潮水般填满了他们留下的空白。

两个地方离的很近,不多久便到了。

和天谕殿的灯火通明相比,这里安静许多。

而且一直就是这般,毕竟修行周天星衍术的人太少了。

天衍殿的青石台阶在月光下泛着冷白的光,每一级都刻着繁复的星纹。

易年的靴底碾过那些凹凸的纹路,恍惚间还能想起第一次来这里的样子。

山路蜿蜒向上,两侧的石灯早已熄灭。

这些灯本该彻夜长明,由值守弟子每日添油。

易年记得最清楚,有个胖胖的弟子总爱偷懒,也只有到他的时候,这里才会暗下来。

而现在灯盏里积了雪,看不出原本的样子。

越往上走,台阶损毁越严重。

有几处甚至整个塌陷,露出

七夏轻盈地跃过缺口,衣袂翻飞如蝶。

易年却在某块断裂的石板前驻足。

那上面刻着歪歪扭扭的小字:"…师兄是大笨蛋!!!"

也不知是谁写的,骂的又是哪个。

字迹已经模糊,边缘处还有火烧的痕迹。

指尖擦过那些刻痕,碎石簌簌落下。

天衍殿的建筑群出现在视野中时,易年不自觉地放慢脚步。

观星台静静矗立在悬崖边,像位垂首的老者。

……

山风突然变大,松林发出海浪般的涛声。

恍惚间,易年似乎听见那个熟悉的大嗓门在风里嚷嚷。

"小师弟!昨天的酒给你埋在老地方了…"

他猛地回头,却只看见摇曳的树影。

夜风穿过回廊,檐角铜铃发出细碎的声响。

转头,瞧见了天谕殿。

二人站在天谕殿外的石阶下,望着这座灯火通明的殿宇。

朱漆大门敞开着,里面人影绰绰,呵斥声、禀报声、算盘珠子的脆响混作一团,隔着老远都能听见。

"江南三郡的粮车到哪儿了?"

"北麓的窝棚区又打起来了!"

"药!药呢?!止血散快用完了!"

此起彼伏的喊声里,十几个白衣弟子抱着卷宗来回奔跑,额头上全是汗珠。

殿中央的沙盘前,几位年长的执事正在激烈争论,时不时抓起小旗插在地形图上

易年的目光扫过主座,那里空着。

天谕殿主卓回风本该坐镇中央,用他标志性的温和笑容安抚所有人,再条理分明地处理每一件琐事。

这位曾经被誉为"圣山枢纽"的殿主,如今正关在北祁皇宫的天牢里。

现在没有他,天谕殿依旧运转如常。

文书分门别类堆放在固定位置,物资调度的流程一丝不苟,连沙盘旁茶水的温度都保持得恰到好处,全是卓回风定下的规矩。

"如果他不是异人…"

七夏轻声道。

是啊,如果卓回风不是异人,他或许会成为圣山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天谕殿主。

易年还记得那个总是笑眯眯的中年人,如何在各方势力间周旋,如何把繁杂的政务梳理得井井有条。

天谕殿旁,是一片茂密的枫林。

枫叶早已凋零,光秃秃的枝丫在月光下张牙舞爪。

七夏忽然笑出声:

"听说这里出过两个'江洋大盗'?"

易年嘴角不自觉扬起。

当初马儿和觅影就是在这片林子里"占山为王"。

那匹贼精的黑马负责把人绊倒,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就蹦出来,奶声奶气地喊"此树是我栽",然后抢走弟子们的灵果当"买路钱"。

最离谱的是,这俩活宝居然真靠这招攒了满满一袋子的果子。

后来事情败露,全圣山都知道易年养了匹会打劫的马和一个人小鬼大的丫头。

"他们现在…"

"很好…"

风卷着枯叶从两人之间穿过,带走了未尽的话语。

天谕殿的忙碌忽然静了一瞬。

几个抱着文书的弟子停在廊下,目光复杂地望向枫林边的二人。

有人下意识摸向剑柄,又很快松开;有人交头接耳,却被年长的同门瞪了一眼。

但没有人口出恶言,更没人拔剑相向。

三年前大闹圣山的"逆徒",北线十城力挽狂澜的英雄,这两个身份在弟子们眼中交织成难言的矛盾。

最终他们选择低下头,继续清点赈灾物资。

在这个难民压境的夜晚,旧怨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易年读懂了那些眼神。

有警惕,有感激,更多的是不知所措。

就像他此刻的心情,明明站在这个曾经是短暂归属的地方,却像个误入的过客。

夜雾渐起,模糊了远处的建筑轮廓。

易年最后看了眼天谕殿。

沙盘旁有个年轻弟子正笨拙地模仿卓回风的手法插旗,却把代表敌人的红旗全插在了百姓位置,急得满头大汗。

他突然很想知道,如果卓回风看见这一幕,是会无奈地叹气,还是像从前那样笑着说"无妨,重来便是"。

答案永远无人知晓了。

"走吧…"

易年转向七夏,"去天衍殿。"

二人沿着青石小径离去,背影渐渐被夜雾吞没。

身后,天谕殿的嘈杂声再度响起,仿佛潮水般填满了他们留下的空白。

两个地方离的很近,不多久便到了。

和天谕殿的灯火通明相比,这里安静许多。

而且一直就是这般,毕竟修行周天星衍术的人太少了。

天衍殿的青石台阶在月光下泛着冷白的光,每一级都刻着繁复的星纹。

易年的靴底碾过那些凹凸的纹路,恍惚间还能想起第一次来这里的样子。

山路蜿蜒向上,两侧的石灯早已熄灭。

这些灯本该彻夜长明,由值守弟子每日添油。

易年记得最清楚,有个胖胖的弟子总爱偷懒,也只有到他的时候,这里才会暗下来。

而现在灯盏里积了雪,看不出原本的样子。

越往上走,台阶损毁越严重。

有几处甚至整个塌陷,露出

七夏轻盈地跃过缺口,衣袂翻飞如蝶。

易年却在某块断裂的石板前驻足。

那上面刻着歪歪扭扭的小字:"…师兄是大笨蛋!!!"

也不知是谁写的,骂的又是哪个。

字迹已经模糊,边缘处还有火烧的痕迹。

指尖擦过那些刻痕,碎石簌簌落下。

天衍殿的建筑群出现在视野中时,易年不自觉地放慢脚步。

观星台静静矗立在悬崖边,像位垂首的老者。

……

山风突然变大,松林发出海浪般的涛声。

恍惚间,易年似乎听见那个熟悉的大嗓门在风里嚷嚷。

"小师弟!昨天的酒给你埋在老地方了…"

他猛地回头,却只看见摇曳的树影。

夜风穿过回廊,檐角铜铃发出细碎的声响。

转头,瞧见了天谕殿。

二人站在天谕殿外的石阶下,望着这座灯火通明的殿宇。

朱漆大门敞开着,里面人影绰绰,呵斥声、禀报声、算盘珠子的脆响混作一团,隔着老远都能听见。

"江南三郡的粮车到哪儿了?"

"北麓的窝棚区又打起来了!"

"药!药呢?!止血散快用完了!"

此起彼伏的喊声里,十几个白衣弟子抱着卷宗来回奔跑,额头上全是汗珠。

殿中央的沙盘前,几位年长的执事正在激烈争论,时不时抓起小旗插在地形图上

易年的目光扫过主座,那里空着。

天谕殿主卓回风本该坐镇中央,用他标志性的温和笑容安抚所有人,再条理分明地处理每一件琐事。

这位曾经被誉为"圣山枢纽"的殿主,如今正关在北祁皇宫的天牢里。

现在没有他,天谕殿依旧运转如常。

文书分门别类堆放在固定位置,物资调度的流程一丝不苟,连沙盘旁茶水的温度都保持得恰到好处,全是卓回风定下的规矩。

"如果他不是异人…"

七夏轻声道。

是啊,如果卓回风不是异人,他或许会成为圣山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天谕殿主。

易年还记得那个总是笑眯眯的中年人,如何在各方势力间周旋,如何把繁杂的政务梳理得井井有条。

天谕殿旁,是一片茂密的枫林。

枫叶早已凋零,光秃秃的枝丫在月光下张牙舞爪。

七夏忽然笑出声:

"听说这里出过两个'江洋大盗'?"

易年嘴角不自觉扬起。

当初马儿和觅影就是在这片林子里"占山为王"。

那匹贼精的黑马负责把人绊倒,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就蹦出来,奶声奶气地喊"此树是我栽",然后抢走弟子们的灵果当"买路钱"。

最离谱的是,这俩活宝居然真靠这招攒了满满一袋子的果子。

后来事情败露,全圣山都知道易年养了匹会打劫的马和一个人小鬼大的丫头。

"他们现在…"

"很好…"

风卷着枯叶从两人之间穿过,带走了未尽的话语。

天谕殿的忙碌忽然静了一瞬。

几个抱着文书的弟子停在廊下,目光复杂地望向枫林边的二人。

有人下意识摸向剑柄,又很快松开;有人交头接耳,却被年长的同门瞪了一眼。

但没有人口出恶言,更没人拔剑相向。

三年前大闹圣山的"逆徒",北线十城力挽狂澜的英雄,这两个身份在弟子们眼中交织成难言的矛盾。

最终他们选择低下头,继续清点赈灾物资。

在这个难民压境的夜晚,旧怨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易年读懂了那些眼神。

有警惕,有感激,更多的是不知所措。

就像他此刻的心情,明明站在这个曾经是短暂归属的地方,却像个误入的过客。

夜雾渐起,模糊了远处的建筑轮廓。

易年最后看了眼天谕殿。

沙盘旁有个年轻弟子正笨拙地模仿卓回风的手法插旗,却把代表敌人的红旗全插在了百姓位置,急得满头大汗。

他突然很想知道,如果卓回风看见这一幕,是会无奈地叹气,还是像从前那样笑着说"无妨,重来便是"。

答案永远无人知晓了。

"走吧…"

易年转向七夏,"去天衍殿。"

二人沿着青石小径离去,背影渐渐被夜雾吞没。

身后,天谕殿的嘈杂声再度响起,仿佛潮水般填满了他们留下的空白。

两个地方离的很近,不多久便到了。

和天谕殿的灯火通明相比,这里安静许多。

而且一直就是这般,毕竟修行周天星衍术的人太少了。

天衍殿的青石台阶在月光下泛着冷白的光,每一级都刻着繁复的星纹。

易年的靴底碾过那些凹凸的纹路,恍惚间还能想起第一次来这里的样子。

山路蜿蜒向上,两侧的石灯早已熄灭。

这些灯本该彻夜长明,由值守弟子每日添油。

易年记得最清楚,有个胖胖的弟子总爱偷懒,也只有到他的时候,这里才会暗下来。

而现在灯盏里积了雪,看不出原本的样子。

越往上走,台阶损毁越严重。

有几处甚至整个塌陷,露出

七夏轻盈地跃过缺口,衣袂翻飞如蝶。

易年却在某块断裂的石板前驻足。

那上面刻着歪歪扭扭的小字:"…师兄是大笨蛋!!!"

也不知是谁写的,骂的又是哪个。

字迹已经模糊,边缘处还有火烧的痕迹。

指尖擦过那些刻痕,碎石簌簌落下。

天衍殿的建筑群出现在视野中时,易年不自觉地放慢脚步。

观星台静静矗立在悬崖边,像位垂首的老者。

……

山风突然变大,松林发出海浪般的涛声。

恍惚间,易年似乎听见那个熟悉的大嗓门在风里嚷嚷。

"小师弟!昨天的酒给你埋在老地方了…"

他猛地回头,却只看见摇曳的树影。

夜风穿过回廊,檐角铜铃发出细碎的声响。

转头,瞧见了天谕殿。

二人站在天谕殿外的石阶下,望着这座灯火通明的殿宇。

朱漆大门敞开着,里面人影绰绰,呵斥声、禀报声、算盘珠子的脆响混作一团,隔着老远都能听见。

"江南三郡的粮车到哪儿了?"

"北麓的窝棚区又打起来了!"

"药!药呢?!止血散快用完了!"

此起彼伏的喊声里,十几个白衣弟子抱着卷宗来回奔跑,额头上全是汗珠。

殿中央的沙盘前,几位年长的执事正在激烈争论,时不时抓起小旗插在地形图上

易年的目光扫过主座,那里空着。

天谕殿主卓回风本该坐镇中央,用他标志性的温和笑容安抚所有人,再条理分明地处理每一件琐事。

这位曾经被誉为"圣山枢纽"的殿主,如今正关在北祁皇宫的天牢里。

现在没有他,天谕殿依旧运转如常。

文书分门别类堆放在固定位置,物资调度的流程一丝不苟,连沙盘旁茶水的温度都保持得恰到好处,全是卓回风定下的规矩。

"如果他不是异人…"

七夏轻声道。

是啊,如果卓回风不是异人,他或许会成为圣山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天谕殿主。

易年还记得那个总是笑眯眯的中年人,如何在各方势力间周旋,如何把繁杂的政务梳理得井井有条。

天谕殿旁,是一片茂密的枫林。

枫叶早已凋零,光秃秃的枝丫在月光下张牙舞爪。

七夏忽然笑出声:

"听说这里出过两个'江洋大盗'?"

易年嘴角不自觉扬起。

当初马儿和觅影就是在这片林子里"占山为王"。

那匹贼精的黑马负责把人绊倒,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就蹦出来,奶声奶气地喊"此树是我栽",然后抢走弟子们的灵果当"买路钱"。

最离谱的是,这俩活宝居然真靠这招攒了满满一袋子的果子。

后来事情败露,全圣山都知道易年养了匹会打劫的马和一个人小鬼大的丫头。

"他们现在…"

"很好…"

风卷着枯叶从两人之间穿过,带走了未尽的话语。

天谕殿的忙碌忽然静了一瞬。

几个抱着文书的弟子停在廊下,目光复杂地望向枫林边的二人。

有人下意识摸向剑柄,又很快松开;有人交头接耳,却被年长的同门瞪了一眼。

但没有人口出恶言,更没人拔剑相向。

三年前大闹圣山的"逆徒",北线十城力挽狂澜的英雄,这两个身份在弟子们眼中交织成难言的矛盾。

最终他们选择低下头,继续清点赈灾物资。

在这个难民压境的夜晚,旧怨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易年读懂了那些眼神。

有警惕,有感激,更多的是不知所措。

就像他此刻的心情,明明站在这个曾经是短暂归属的地方,却像个误入的过客。

夜雾渐起,模糊了远处的建筑轮廓。

易年最后看了眼天谕殿。

沙盘旁有个年轻弟子正笨拙地模仿卓回风的手法插旗,却把代表敌人的红旗全插在了百姓位置,急得满头大汗。

他突然很想知道,如果卓回风看见这一幕,是会无奈地叹气,还是像从前那样笑着说"无妨,重来便是"。

答案永远无人知晓了。

"走吧…"

易年转向七夏,"去天衍殿。"

二人沿着青石小径离去,背影渐渐被夜雾吞没。

身后,天谕殿的嘈杂声再度响起,仿佛潮水般填满了他们留下的空白。

两个地方离的很近,不多久便到了。

和天谕殿的灯火通明相比,这里安静许多。

而且一直就是这般,毕竟修行周天星衍术的人太少了。

天衍殿的青石台阶在月光下泛着冷白的光,每一级都刻着繁复的星纹。

易年的靴底碾过那些凹凸的纹路,恍惚间还能想起第一次来这里的样子。

山路蜿蜒向上,两侧的石灯早已熄灭。

这些灯本该彻夜长明,由值守弟子每日添油。

易年记得最清楚,有个胖胖的弟子总爱偷懒,也只有到他的时候,这里才会暗下来。

而现在灯盏里积了雪,看不出原本的样子。

越往上走,台阶损毁越严重。

有几处甚至整个塌陷,露出

七夏轻盈地跃过缺口,衣袂翻飞如蝶。

易年却在某块断裂的石板前驻足。

那上面刻着歪歪扭扭的小字:"…师兄是大笨蛋!!!"

也不知是谁写的,骂的又是哪个。

字迹已经模糊,边缘处还有火烧的痕迹。

指尖擦过那些刻痕,碎石簌簌落下。

天衍殿的建筑群出现在视野中时,易年不自觉地放慢脚步。

观星台静静矗立在悬崖边,像位垂首的老者。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成为仙尊的白月光之后 逆鳞 反派们的团宠她又娇又甜 黄庭仙道 大奉打更人 莽荒纪 夜无疆 欲望森林 仙炖 西游之悟空师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