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6章 厉兵秣马(2 / 2)
“一切均已准备就绪…”
简短的问答之间,蕴含的信息却足以震动整个大陆的格局。
易年问的,自然是北祁军队南下驰援南昭、乃至可能直面妖族大军的战备情况。
而赵公明的出现,他这句“准备好了”,便是最明确、也是最有力的答案。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战争打到最后,往往打的就是后勤补给。
尤其是这种需要远距离、大规模调动的军事行动,所需要的粮草、器械、药材、被服、车马…
是一个天文数字。
其组织、调运、分配的复杂程度,远超常人想象。
赵公明此刻能出现在这里,能如此肯定地说出“准备好了”,就意味着支撑这场大战的后勤血脉已经畅通,海量的物资已经从北祁广袤的国土上汇聚起来,并且拥有了高效输送的能力!
这意味着,那已经在北境休养生息、厉兵秣马了数月之久的北祁精锐军团,其南下的最后一道障碍已被扫清。
动身的时刻,不远了。
而更深一层的信息是,能让赵公明这位赵家家主亲自出面统筹并汇报后勤事宜,可见北祁朝廷对此次行动的重视程度之高。
那么,即将南下的军队,其身份也呼之欲出。
绝不会是地方上的二线守备部队,甚至可能不仅仅是普通的中央军团。
最有可能的,也是唯一符合这种规格待遇的,便是常年镇守北境十座雄城、与北疆妖族不断交锋、堪称百战之师的北祁最强边军!
那是北祁,乃至放眼整个人族世界都堪称顶尖的战力!
是真正的国之柱石!
他们的动向,将直接决定未来整个战局的走向。
易年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脸上并没有露出什么惊喜或激动的神色,仿佛这只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只是又淡淡地“嗯”了一声,表示知晓了。
然后,指尖在书页的某一行字上轻轻敲了敲,似乎那里的内容更吸引他的注意力。
赵公明看着易年这副仿佛对即将到来的大战漠不关心的样子,心中虽有疑惑,却也没再多问。
安静地坐在那里,喝着杯中微烫的茶水,感受着这份暴风雨来临前最后的、诡异的平静。
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空气中细微的尘埃,也照亮了满舱的书籍和那个沉浸在书中的少年。
离江的冰,似乎真的快要化了。
……
易年的目光不知何时已经重新落回了书页上,仿佛刚才只是说了一句无关紧要的话。
侧脸在午后的光线下显得平静而淡然,没有一丝一毫的试探或者虚伪。
赵公明愣愣地看着易年,心中翻涌的波涛渐渐平息下来。
他了解易年。
易年或许不擅长或者说是不屑于去玩弄那些帝王心术、平衡权谋。
但他说“信”,那便是真的信。
信他赵公明个人,也信他处理此事的态度和结果。
这三个字,比任何安抚、任何承诺、任何赏赐都更有分量。
也彻底安了赵公明那颗七上八下的心。
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赵公明心头,有感激,有庆幸,更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再次站起身,这一次没有行大礼,只是对着易年,极其郑重地鞠了一躬。
“易兄弟信重,公明…与赵家,绝不敢负!”
“你这样子像是要把我送走…”
易年难得开了个玩笑,挥了挥手,示意自己知道了。
然后便又沉浸到了书卷之中,仿佛刚才那段足以影响天下财富格局的对话,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小插曲。
阳光温暖,船舱内再次恢复了宁静,只剩下书页翻动的沙沙声。
这件事,便算是彻底翻篇了。
瞧见赵公明没走,易年伸手提起茶几上那只始终温着的红泥小壶,给赵公明面前那只空了一半的茶杯续上了热水。
动作自然流畅,没有丝毫帝王的架子,倒更像是一位老友间的寻常照料。
氤氲的热气从杯口升起,带着茶叶特有的清香。
然而,易年的目光却依旧大部分停留在摊开膝头的书页上,仿佛倒茶只是一个无意识的动作。
一边用指尖轻轻点着书上一段关于星位变化的晦涩描述,一边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用一种谈论天气般的平淡口吻,开口问道:
“都准备好了?”
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若是旁人听了,定然一头雾水。
但赵公明闻言,端着刚刚被续满的茶杯的手却是微微一稳,脸上瞬间露出了心领神会的表情。
自然知道易年问的是什么。
收敛了所有多余的情绪,神色变得认真而沉稳,郑重地点了点头,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地回道:
“一切均已准备就绪…”
简短的问答之间,蕴含的信息却足以震动整个大陆的格局。
易年问的,自然是北祁军队南下驰援南昭、乃至可能直面妖族大军的战备情况。
而赵公明的出现,他这句“准备好了”,便是最明确、也是最有力的答案。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战争打到最后,往往打的就是后勤补给。
尤其是这种需要远距离、大规模调动的军事行动,所需要的粮草、器械、药材、被服、车马…
是一个天文数字。
其组织、调运、分配的复杂程度,远超常人想象。
赵公明此刻能出现在这里,能如此肯定地说出“准备好了”,就意味着支撑这场大战的后勤血脉已经畅通,海量的物资已经从北祁广袤的国土上汇聚起来,并且拥有了高效输送的能力!
这意味着,那已经在北境休养生息、厉兵秣马了数月之久的北祁精锐军团,其南下的最后一道障碍已被扫清。
动身的时刻,不远了。
而更深一层的信息是,能让赵公明这位赵家家主亲自出面统筹并汇报后勤事宜,可见北祁朝廷对此次行动的重视程度之高。
那么,即将南下的军队,其身份也呼之欲出。
绝不会是地方上的二线守备部队,甚至可能不仅仅是普通的中央军团。
最有可能的,也是唯一符合这种规格待遇的,便是常年镇守北境十座雄城、与北疆妖族不断交锋、堪称百战之师的北祁最强边军!
那是北祁,乃至放眼整个人族世界都堪称顶尖的战力!
是真正的国之柱石!
他们的动向,将直接决定未来整个战局的走向。
易年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脸上并没有露出什么惊喜或激动的神色,仿佛这只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只是又淡淡地“嗯”了一声,表示知晓了。
然后,指尖在书页的某一行字上轻轻敲了敲,似乎那里的内容更吸引他的注意力。
赵公明看着易年这副仿佛对即将到来的大战漠不关心的样子,心中虽有疑惑,却也没再多问。
安静地坐在那里,喝着杯中微烫的茶水,感受着这份暴风雨来临前最后的、诡异的平静。
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空气中细微的尘埃,也照亮了满舱的书籍和那个沉浸在书中的少年。
离江的冰,似乎真的快要化了。
……
易年的目光不知何时已经重新落回了书页上,仿佛刚才只是说了一句无关紧要的话。
侧脸在午后的光线下显得平静而淡然,没有一丝一毫的试探或者虚伪。
赵公明愣愣地看着易年,心中翻涌的波涛渐渐平息下来。
他了解易年。
易年或许不擅长或者说是不屑于去玩弄那些帝王心术、平衡权谋。
但他说“信”,那便是真的信。
信他赵公明个人,也信他处理此事的态度和结果。
这三个字,比任何安抚、任何承诺、任何赏赐都更有分量。
也彻底安了赵公明那颗七上八下的心。
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赵公明心头,有感激,有庆幸,更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再次站起身,这一次没有行大礼,只是对着易年,极其郑重地鞠了一躬。
“易兄弟信重,公明…与赵家,绝不敢负!”
“你这样子像是要把我送走…”
易年难得开了个玩笑,挥了挥手,示意自己知道了。
然后便又沉浸到了书卷之中,仿佛刚才那段足以影响天下财富格局的对话,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小插曲。
阳光温暖,船舱内再次恢复了宁静,只剩下书页翻动的沙沙声。
这件事,便算是彻底翻篇了。
瞧见赵公明没走,易年伸手提起茶几上那只始终温着的红泥小壶,给赵公明面前那只空了一半的茶杯续上了热水。
动作自然流畅,没有丝毫帝王的架子,倒更像是一位老友间的寻常照料。
氤氲的热气从杯口升起,带着茶叶特有的清香。
然而,易年的目光却依旧大部分停留在摊开膝头的书页上,仿佛倒茶只是一个无意识的动作。
一边用指尖轻轻点着书上一段关于星位变化的晦涩描述,一边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用一种谈论天气般的平淡口吻,开口问道:
“都准备好了?”
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若是旁人听了,定然一头雾水。
但赵公明闻言,端着刚刚被续满的茶杯的手却是微微一稳,脸上瞬间露出了心领神会的表情。
自然知道易年问的是什么。
收敛了所有多余的情绪,神色变得认真而沉稳,郑重地点了点头,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地回道:
“一切均已准备就绪…”
简短的问答之间,蕴含的信息却足以震动整个大陆的格局。
易年问的,自然是北祁军队南下驰援南昭、乃至可能直面妖族大军的战备情况。
而赵公明的出现,他这句“准备好了”,便是最明确、也是最有力的答案。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战争打到最后,往往打的就是后勤补给。
尤其是这种需要远距离、大规模调动的军事行动,所需要的粮草、器械、药材、被服、车马…
是一个天文数字。
其组织、调运、分配的复杂程度,远超常人想象。
赵公明此刻能出现在这里,能如此肯定地说出“准备好了”,就意味着支撑这场大战的后勤血脉已经畅通,海量的物资已经从北祁广袤的国土上汇聚起来,并且拥有了高效输送的能力!
这意味着,那已经在北境休养生息、厉兵秣马了数月之久的北祁精锐军团,其南下的最后一道障碍已被扫清。
动身的时刻,不远了。
而更深一层的信息是,能让赵公明这位赵家家主亲自出面统筹并汇报后勤事宜,可见北祁朝廷对此次行动的重视程度之高。
那么,即将南下的军队,其身份也呼之欲出。
绝不会是地方上的二线守备部队,甚至可能不仅仅是普通的中央军团。
最有可能的,也是唯一符合这种规格待遇的,便是常年镇守北境十座雄城、与北疆妖族不断交锋、堪称百战之师的北祁最强边军!
那是北祁,乃至放眼整个人族世界都堪称顶尖的战力!
是真正的国之柱石!
他们的动向,将直接决定未来整个战局的走向。
易年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脸上并没有露出什么惊喜或激动的神色,仿佛这只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只是又淡淡地“嗯”了一声,表示知晓了。
然后,指尖在书页的某一行字上轻轻敲了敲,似乎那里的内容更吸引他的注意力。
赵公明看着易年这副仿佛对即将到来的大战漠不关心的样子,心中虽有疑惑,却也没再多问。
安静地坐在那里,喝着杯中微烫的茶水,感受着这份暴风雨来临前最后的、诡异的平静。
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空气中细微的尘埃,也照亮了满舱的书籍和那个沉浸在书中的少年。
离江的冰,似乎真的快要化了。
……
易年的目光不知何时已经重新落回了书页上,仿佛刚才只是说了一句无关紧要的话。
侧脸在午后的光线下显得平静而淡然,没有一丝一毫的试探或者虚伪。
赵公明愣愣地看着易年,心中翻涌的波涛渐渐平息下来。
他了解易年。
易年或许不擅长或者说是不屑于去玩弄那些帝王心术、平衡权谋。
但他说“信”,那便是真的信。
信他赵公明个人,也信他处理此事的态度和结果。
这三个字,比任何安抚、任何承诺、任何赏赐都更有分量。
也彻底安了赵公明那颗七上八下的心。
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赵公明心头,有感激,有庆幸,更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再次站起身,这一次没有行大礼,只是对着易年,极其郑重地鞠了一躬。
“易兄弟信重,公明…与赵家,绝不敢负!”
“你这样子像是要把我送走…”
易年难得开了个玩笑,挥了挥手,示意自己知道了。
然后便又沉浸到了书卷之中,仿佛刚才那段足以影响天下财富格局的对话,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小插曲。
阳光温暖,船舱内再次恢复了宁静,只剩下书页翻动的沙沙声。
这件事,便算是彻底翻篇了。
瞧见赵公明没走,易年伸手提起茶几上那只始终温着的红泥小壶,给赵公明面前那只空了一半的茶杯续上了热水。
动作自然流畅,没有丝毫帝王的架子,倒更像是一位老友间的寻常照料。
氤氲的热气从杯口升起,带着茶叶特有的清香。
然而,易年的目光却依旧大部分停留在摊开膝头的书页上,仿佛倒茶只是一个无意识的动作。
一边用指尖轻轻点着书上一段关于星位变化的晦涩描述,一边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用一种谈论天气般的平淡口吻,开口问道:
“都准备好了?”
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若是旁人听了,定然一头雾水。
但赵公明闻言,端着刚刚被续满的茶杯的手却是微微一稳,脸上瞬间露出了心领神会的表情。
自然知道易年问的是什么。
收敛了所有多余的情绪,神色变得认真而沉稳,郑重地点了点头,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地回道:
“一切均已准备就绪…”
简短的问答之间,蕴含的信息却足以震动整个大陆的格局。
易年问的,自然是北祁军队南下驰援南昭、乃至可能直面妖族大军的战备情况。
而赵公明的出现,他这句“准备好了”,便是最明确、也是最有力的答案。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战争打到最后,往往打的就是后勤补给。
尤其是这种需要远距离、大规模调动的军事行动,所需要的粮草、器械、药材、被服、车马…
是一个天文数字。
其组织、调运、分配的复杂程度,远超常人想象。
赵公明此刻能出现在这里,能如此肯定地说出“准备好了”,就意味着支撑这场大战的后勤血脉已经畅通,海量的物资已经从北祁广袤的国土上汇聚起来,并且拥有了高效输送的能力!
这意味着,那已经在北境休养生息、厉兵秣马了数月之久的北祁精锐军团,其南下的最后一道障碍已被扫清。
动身的时刻,不远了。
而更深一层的信息是,能让赵公明这位赵家家主亲自出面统筹并汇报后勤事宜,可见北祁朝廷对此次行动的重视程度之高。
那么,即将南下的军队,其身份也呼之欲出。
绝不会是地方上的二线守备部队,甚至可能不仅仅是普通的中央军团。
最有可能的,也是唯一符合这种规格待遇的,便是常年镇守北境十座雄城、与北疆妖族不断交锋、堪称百战之师的北祁最强边军!
那是北祁,乃至放眼整个人族世界都堪称顶尖的战力!
是真正的国之柱石!
他们的动向,将直接决定未来整个战局的走向。
易年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脸上并没有露出什么惊喜或激动的神色,仿佛这只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只是又淡淡地“嗯”了一声,表示知晓了。
然后,指尖在书页的某一行字上轻轻敲了敲,似乎那里的内容更吸引他的注意力。
赵公明看着易年这副仿佛对即将到来的大战漠不关心的样子,心中虽有疑惑,却也没再多问。
安静地坐在那里,喝着杯中微烫的茶水,感受着这份暴风雨来临前最后的、诡异的平静。
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空气中细微的尘埃,也照亮了满舱的书籍和那个沉浸在书中的少年。
离江的冰,似乎真的快要化了。
……
易年的目光不知何时已经重新落回了书页上,仿佛刚才只是说了一句无关紧要的话。
侧脸在午后的光线下显得平静而淡然,没有一丝一毫的试探或者虚伪。
赵公明愣愣地看着易年,心中翻涌的波涛渐渐平息下来。
他了解易年。
易年或许不擅长或者说是不屑于去玩弄那些帝王心术、平衡权谋。
但他说“信”,那便是真的信。
信他赵公明个人,也信他处理此事的态度和结果。
这三个字,比任何安抚、任何承诺、任何赏赐都更有分量。
也彻底安了赵公明那颗七上八下的心。
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赵公明心头,有感激,有庆幸,更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再次站起身,这一次没有行大礼,只是对着易年,极其郑重地鞠了一躬。
“易兄弟信重,公明…与赵家,绝不敢负!”
“你这样子像是要把我送走…”
易年难得开了个玩笑,挥了挥手,示意自己知道了。
然后便又沉浸到了书卷之中,仿佛刚才那段足以影响天下财富格局的对话,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小插曲。
阳光温暖,船舱内再次恢复了宁静,只剩下书页翻动的沙沙声。
这件事,便算是彻底翻篇了。
瞧见赵公明没走,易年伸手提起茶几上那只始终温着的红泥小壶,给赵公明面前那只空了一半的茶杯续上了热水。
动作自然流畅,没有丝毫帝王的架子,倒更像是一位老友间的寻常照料。
氤氲的热气从杯口升起,带着茶叶特有的清香。
然而,易年的目光却依旧大部分停留在摊开膝头的书页上,仿佛倒茶只是一个无意识的动作。
一边用指尖轻轻点着书上一段关于星位变化的晦涩描述,一边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用一种谈论天气般的平淡口吻,开口问道:
“都准备好了?”
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若是旁人听了,定然一头雾水。
但赵公明闻言,端着刚刚被续满的茶杯的手却是微微一稳,脸上瞬间露出了心领神会的表情。
自然知道易年问的是什么。
收敛了所有多余的情绪,神色变得认真而沉稳,郑重地点了点头,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地回道:
“一切均已准备就绪…”
简短的问答之间,蕴含的信息却足以震动整个大陆的格局。
易年问的,自然是北祁军队南下驰援南昭、乃至可能直面妖族大军的战备情况。
而赵公明的出现,他这句“准备好了”,便是最明确、也是最有力的答案。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战争打到最后,往往打的就是后勤补给。
尤其是这种需要远距离、大规模调动的军事行动,所需要的粮草、器械、药材、被服、车马…
是一个天文数字。
其组织、调运、分配的复杂程度,远超常人想象。
赵公明此刻能出现在这里,能如此肯定地说出“准备好了”,就意味着支撑这场大战的后勤血脉已经畅通,海量的物资已经从北祁广袤的国土上汇聚起来,并且拥有了高效输送的能力!
这意味着,那已经在北境休养生息、厉兵秣马了数月之久的北祁精锐军团,其南下的最后一道障碍已被扫清。
动身的时刻,不远了。
而更深一层的信息是,能让赵公明这位赵家家主亲自出面统筹并汇报后勤事宜,可见北祁朝廷对此次行动的重视程度之高。
那么,即将南下的军队,其身份也呼之欲出。
绝不会是地方上的二线守备部队,甚至可能不仅仅是普通的中央军团。
最有可能的,也是唯一符合这种规格待遇的,便是常年镇守北境十座雄城、与北疆妖族不断交锋、堪称百战之师的北祁最强边军!
那是北祁,乃至放眼整个人族世界都堪称顶尖的战力!
是真正的国之柱石!
他们的动向,将直接决定未来整个战局的走向。
易年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脸上并没有露出什么惊喜或激动的神色,仿佛这只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只是又淡淡地“嗯”了一声,表示知晓了。
然后,指尖在书页的某一行字上轻轻敲了敲,似乎那里的内容更吸引他的注意力。
赵公明看着易年这副仿佛对即将到来的大战漠不关心的样子,心中虽有疑惑,却也没再多问。
安静地坐在那里,喝着杯中微烫的茶水,感受着这份暴风雨来临前最后的、诡异的平静。
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空气中细微的尘埃,也照亮了满舱的书籍和那个沉浸在书中的少年。
离江的冰,似乎真的快要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