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大明:我摆烂了,老爹是胡惟庸 > 第七十八章 张友闻是怎么想的

第七十八章 张友闻是怎么想的(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站在我的日记里看世界 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 长生家族:广纳道侣,姑娘请留步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我!神话大罗,开局被上交截教 双生琉璃之云起云落皆为你 尘缘佛心 武侠:开局给邀月算命 猎妖高校 局本部里的余则成

只不过精通的吏道与张友闻不同,精通的是各种耗粮堆尖还有对火耗的吃拿索要。

礼房掌案说了几句还不过瘾,难得逮到讥讽张友闻的机会了,就要多说几句:“张兄要是不能担任县衙的户房掌案,恐怕你那小舅子的仓夫头子位子可就不保了。”

“毕竟,看管春税秋粮的粮仓重任,可不能交给外人。”

礼房掌案还真是积年老吏在人心把握方面极为老练,一句话就击中了张友闻的要害。

张友闻出了名的重视家人,脸色一沉:“本吏在辞去江宁县户房掌案的时候,已经与知县说好了,不会免去妻弟的仓夫头子。”

“恐怕,有人从中作梗。”

张友闻审视面前的几位三班六房掌案,心中已经明了,就是他们做的手脚。

吏房掌案礼房掌案几人笑而不语,一副毫不相干的样子,悠闲坐在官帽椅上。

以张友闻从来不求人的脾性,差点没忍住去求胡汉山,想了想只能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口气。

三班六房的掌案与知县这样的流官不同,全是由各县乡绅们世代把持,掌握着各县最机要的户籍丁口、田地数目、粮税收缴等等县务。

知县还想着升官,只是见到了胡汉山的一封书信,就吓得满口答应了张友闻。

三班六房这些胥吏,除非是碰见了天大的恩遇,才有可能完成最难的一次跃升。

由吏转官。

三班六房世代把持着乡里,这辈子又没有晋升的可能,才不会畏惧左丞相胡惟庸的长子胡汉山。

皇权都不下乡,何况是左丞相。

吏房掌案等人瞧见张友闻的脸色越是难看,他们的心情就越好,满脸笑意比起喝了松江府芥片茶还让他们心情舒爽。

礼房掌案见他已经彻底失了势,人走茶凉,没有了任何顾及:“你说你这些年装什么清高,从来不收火耗银子还有各种人情银子。”

“这让收了银子的我等成了什么,都是衙蠹污吏?整个县衙就你一个好官...呸...就你这样的假清高,连吏都做不成了,这辈子下辈子都做不了官。”

张友闻心里只有无奈,这年头好人还真是难做,不收银子反倒是成了众矢之的,遭到其他人的排挤。

或许当初与这些掌案同流合污了,也就不会落了一个人走茶凉的凄凉局面。

没了户房掌案的位子倒是没什么,连累了小舅子丢了仓夫头子,就让张友闻心里难过了。

想当初他能当上户房掌案,还是泰山大人把位子传给了他,而不是传给了儿子。

张友闻心里憋屈:“对不起家妻。”

为了小舅子,心里再是不情愿,张友闻只能张嘴恳求这几位讥讽他的掌案,希望他们能放过妻弟。

“院子里还有没有活人。”

养济院里突然传来了一道尖细喊叫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