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 第1794章 春闱再至,英雄暮年

第1794章 春闱再至,英雄暮年(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我!神话大罗,开局被上交截教 双生琉璃之云起云落皆为你 尘缘佛心 武侠:开局给邀月算命 猎妖高校 局本部里的余则成 穿成热芭女助理:杨老板跪求签我 人在诸天,玩到失联 江玉燕给我上香,我教她吞天魔功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乾元三年,春,二月。

从战火中再次一统的中原,难得风平浪静了一年多的时间。

由于春闱的缘故,洛阳明显更加热闹了,八方士子,齐聚京师,为洛阳京都盛世光景,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事物的发展,有的时候却是离奇,科举最开始推出的那几年,各项典制都有缺漏,皇帝对于科考却表现出了格外的重视,恨不能每年都举行。

然而,发展到如今,朝廷关于科举的各项制度,已然十分完善了,从地方到中央的三级考试制度,也已确立。

但早些年的时候,不管是由于战争也好,这是因为当初的疫情也好,其中却几度耽误,有好几次科举没有正常举行。

说起来,这一届科举,还是乾元年的第一次科举。同时,也是大晋平定天下之后的第一次科举。

如今的大晋,虽然疆土范围不断扩大,但是,选拔的要求却在不断的提高。

对于文人而言,国初的福利已经消退不少,每科所录人数,也是锐减,受到严格的控制。

随着大晋的疆土范围不断扩大,虽然需要的官员数量越来越多。可是,大晋的人口也越来越多,这里面的有才之人也自然越来越多。

自然,参加科举的人越来越多,这个最后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水涨船高。

不过,李翔当政,不论怎么说,对于读书人实务、综合能力仍旧是更加看重的。

死读书的人,难入法眼,文章做得再好,在李翔这边,至多当记室、文书,甚至于若没点政治、政务见识,连文书工作都是做不好的。

当然,大汉时期的社会风气开放,而社会风气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读书也同样是如此。

不乏有死读书的人,可是,至少,这个比例是远远比不上宋明时期死读书比例的。

同时,李翔对于博学之士、饱学鸿儒,还是很敬重的,翰林院也收容了大量人才,地方上也多给待遇,在治学治德上,还是支持他们去做的。

而每年到了春闱前后的这段时间,各地前来参加科举的士子们,最常聚集的地方就是仕林苑。

这仕林苑,已经修建了二十多年了,坐落在洛阳的东南方,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每逢会试,参考之人都会于此仕林苑相聚,相互之间纵论时事。

甚至有几次科举之后,皇帝还曾经亲自宴请及第考生。

很多考生,第一次见到皇帝的真容,就在这仕林苑之内。甚至,有几次会试之后的殿试,也是在这仕林苑之内举办的。

此次春闱,不少大晋的官员或者是将领的子侄参与了这一次科举。

科举并非是做官的唯一途径,不管是大晋,又或者是历史之中的唐宋明清,勋爵贵族乃至于朝中高官,他们的子嗣都是有资格直接做官的。

不过,这些仅仅是有爵位的,或者是官职达到一定品级的。

这爵位并不是人人都有的,官员也并不是人人都能够达到高品的,那些不够资格的官员和将领他们的子侄,想要为官的话,只能老老实实的参加科举。

而这些官员和将领之中,不少人在京中并没有落脚的地方,故而,李翔干脆把这些人安排到了仕林苑让他们暂住。

连他本人,也来到仕林苑之内小居几日,准备在春闱之后设宴相贺上榜学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