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 6 章(2 / 2)
张请冬回神,轻咳两声,让他们先站起来,之后询问了下基本信息。
“奴才叫何大妞,康熙三十二年进的宫,之前在宁寿宫老太妃身前伺候擦抹。”年长些的宫女抢先道,擦抹跟执帚一样,属于最低等的活,她费了一番功夫上下打点才捞到这个差事,自然希望能在新主子面前留个好印象。
另一个宫女是今年刚选秀进来的,也叫大妞,兰大妞,才十三四岁,一团孩子气。
清初旗人们普遍文化程度比较低,许多大字都不认识几个,给儿女取名也偏随意,儿子还能取一些“费扬古”之类的传统烂大街名字,女儿就“大妞”、“小竹”什么的瞎叫。
为了防止以后叫窜,张请冬给二人起名荷香和兰香。其余的两个太监也是从旁地调过来的,见此也希望张请冬给重新起个名字。
张请冬想了一会儿,最后决定还是与宫女一样,跟植物有关,便叫他们知松知柏。
太子乃大清储君,又深得皇上看中,平日毓庆宫中吃喝用度都是最好的,就连下人们都能捞到不少好处。这四个都是不得志的普通宫人,能被分配到此处简直是撞了大运。对于张请冬这样的“潜力股”,更是恭敬得不得了,言语间更是憋不住露出笑意。
张请冬注意到这点,实在不忍告诉他们:以后我东窗事发怕是有你们哭的时候。
怀着某些愧疚的心理,张请冬对几个人讲话都和颜悦色,宫人们见主子脾气好,慢慢地话也多了起来。
知松知柏主动提出为张请冬将之前屋里的东西搬过来,张请冬回忆了一下她那比脸都干净的家底,尴尬地表示不用了。
“笨,咱们主儿可是太子爷自己选的,以后太子爷的赏赐必定像流水一样送到后罩房,还用在乎那些旧物件?您说是吧主子。”荷香眼睛锃亮,十分崇敬地望向张请冬。
张请冬:“……呵呵,可能吧。”
不理会已经陷入幻想,干劲儿满满的众人,张请冬尝试着就现在的情况做出分析。
不管怎么样,康熙产生误会的时候太子没有第一时间反驳,那是不是说明,自己的暂时不会有性命之忧?
也许……也许太子也跟自己一样,从头到尾都没反应过来?
张请冬推己及人,觉得也不是没有可能,遂松了口气,打起精神与宫女太监们一并检查起自己住的地方。
次日一早,张请冬才刚起床,就听有人来报,晚膳去李侧福晋那儿用,特意办了一桌为其道喜。
张请冬知道该来的总会来,也不忸怩,让荷香帮自己盘了个头,挨到下午,掐准时间去往前院。
她以为自己到得已经够早了,结果进到厅堂后发现满满登登的一群人,见了她纷纷侧目。
张请冬咽了口唾沫,上前行礼。
李氏虽然是汉人,但这么多年家族里混了不少满人血统,长着一副标准的满女面相。容长脸、高鼻梁、皮肤很白,不笑的时候嘴角微微向下,模样有些严肃。她上下打量了张请冬一番,赞叹道:“果然好颜色,真真花骨朵一般,倒衬得我们有些老了,你说是吧。”她望向自己的左手边的林氏。
林氏意味不明地冷笑一声,语气不善道:“那这朵花看来是打了蔫,张妹妹若是没钱做衣服,我那儿还有些,总不能穿着布袋服侍太子吧。”
清朝后宫的衣服都属于皇室财产,除去陪葬的一些,剩下的都要循环使用。皇帝旨意下得匆忙,内务府来不及准备,只能随便翻出几件。若是旁人,可能就自己出钱找几个针线好的重新改改,但碰到张请冬这种穷鬼,不管那么多直接凑合穿了。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