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 21 章(2 / 2)
除此之外,康熙甚至表示,等这孩子降生的时候,把生辰八字做成册子,送到藏\地佛堂的供奉。
很多人不知道,噶尔丹实际上是黄教活、佛还俗,虽然已经是草原大汗,但依旧与黄教保持密切联系。他与漠北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正式土谢图汗对黄教使者不敬,而漠北被侵略也是大清出兵征噶尔丹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今噶尔丹的死已经是注定了,那么xi藏势力逐鹿中原的打算也彻底失败。康熙此举,主要是意在警告一些人,这点只要稍微有些政治敏感度的皆能明白,所以包括看太子不顺眼的胤禔在内,都没怎么把这点小事儿放在心上。
可是,这一切张请冬不知道啊!
当她看到满屋子都赏赐,听到康熙的各种恩典,摇摇欲坠差点没当场昏过去!
就连齐嬷嬷都面色惨白,待四下无人之时,不等张请冬开口,直接表态道:“这‘孩子’,不能留了。”
对于齐嬷嬷来说,她的人生基本就是围绕着皇帝一家子来转的。
不到十岁的时候就被派去伺候赫舍里皇后,后跟着进了宫,皇后没了。她一来是为了照顾小姐的独苗,二来也是想逃离家中那些贪婪可怖的族人,便求了个恩典留下。
太子直到出阁前,都是由康熙手把手教导,小时候甚至直接将人养在乾清宫,所以作为贴身宫女,齐嬷嬷也与皇帝相处了很长时间。
可以说,单论对这一家的了解,放眼整个大清,比她更深入的恐怕都没有几个。
太子是个好孩子,虽然也有一些小毛病,但本质上还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就好比几年前,康熙得了疟疾,命悬一线,药石无医,唯有洋人牧师献上金鸡纳霜,自称能救其性命。洋人的东西,又没经过层层检验,怎敢给天子服用?万一真吃出事儿来,那不是要背上弑君之罪。
当时太子若放着不管,完全可以顺利登基,可他却想也没想,断然下了决定,顶着巨大的压力拍板给康熙用药。最后皇帝救回来了,没过多久,他也陷入了与兄弟间的争斗。
齐嬷嬷冷眼旁观,能看出太子是将皇上当成一位“父亲”在看待,所以他会抛弃自身利益去救人,会因为对方的偏心不作为而愤怒,会想出让张请冬假怀孕这样大逆不道的办法。因为子女的本能想法就是,父母会原谅他的一切,即使做错了也会帮助兜底。
但对于康熙而言,太子先是“储君”、“臣子”,最后才是“儿子”。所以,太子首先要尽到臣子的义务,敬君忠君,其次才是儿子的孝心。
另外,皇上是喜爱太子,但并非只喜爱他,其他人一样是他的孩子,他会亲自教导大阿哥骑射,会一直挂念三阿哥的口疾,甚至对公主格格,也是面面俱到。
双方情感上的错位,最终倒霉的却是身边这些下人。
张请冬被迫卷到这些争斗中,已经是倒霉到家了,现在还要配合着太子欺君。康熙如此看重这个龙孙,回宫后肯定要仔细问询一番,到时候有一丝一毫的不对,都会引起这位疑心深重的帝王的警觉。
太子也许能全身而退,可张请冬是肯定得不了好!
“若现在孩子没了,万岁也许会因为不想让太子触景伤情而略过此事,但再拖下去可就说不好了,主子一定要趁早解决此事啊!”齐嬷嬷满脸焦急。
张请冬实际上早就被李氏的话吓得茶饭不思,又见今日这一幕,心底确实萌生退意。但想到胤礽,又有些犹豫不决,“可是,我都答应太子了,说好等临近万岁班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