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红楼]贾璋传 > 第 78 章 学习义理实学流派...

第 78 章 学习义理实学流派...(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拜托,我和老婆契合百分! 穿作残疾A黑月光老婆说爱我 奸臣他又美又癫 穿进玄学文,他只想生存 无情道被我教岔劈了 [原神]都说了我没想抽真人 丧尸与狗,我越过越有 不小心和他前男友HE了 逃离永无岛[无限] 穿成雄子后我在恋综里钓老攻[虫族]

第78章学习义理实学流派

晚上睡觉之前,贾芝吃到了父亲和叔叔给他带回来的酥油鲍螺。

他开心极了,吃完点心后拉着他们甜甜蜜蜜地撒娇。

贾璋爱怜地亲了亲小侄子后,才离开他们这儿。

临走前,史湘霓又让小桃带着她精心准备坚果攒盒和果脯攒盒,和贾璋一起回鹤鸣苑。

“让小桃帮你送回去,你若不爱吃,就拿去给几个妹妹吃,也是你的心意。”

贾璋向她道谢,带着拎着攒盒的小桃,笑吟吟地回到了鹤鸣苑。

史湘霓这个长嫂做得非常称职,就连邢夫人都挑不出她的毛病,说她这个长嫂不好。

虽说有不少同辈分的小媳妇们对史湘霓嘀嘀咕咕过,但是史湘霓压根儿就没把那些话放在心里。

若贾琏有本事,史湘霓或许还会嫉妒小叔得宠。

可问题是,贾琏就没给她留下嫉妒的空间啊!

姑祖母能不一味偏心二房,把家里的一碗水端平,还不是因为小叔能干?

她夫君贾琏是个文不成武不就的纨绔公子,还好小叔压着夫君读完了《大诰》和《刑律》,她才不用担心夫君惹事牵连到他们这个小家。

后来太婆婆和公爹又给夫君捐了个小官,靠着夫君的努力与小叔的叮咛,贾琏如今也升任推官了。

夫妻一体,史湘霓又怎会不感谢贾璋的帮助呢?

她当然不会把旁人的挑唆听到心里呢?

那些说酸话的小媳妇,史湘霓全都认识。

对方不是家里有刻薄婆婆,就是有轻狂小妾,日子过得哪里有她如意?

想来她们也没什么好心肠,无非是看不得别人过得好,自己过得不如意,就想要把别人也拉下水罢了。

所以才出来挑拨离间的。

史湘霓又怎会把那些话放在心上?

她刚嫁进来时就不曾理会过二婶王夫人的挑拨离间一样,现在她更加不会理会外头的这些风言风语。

贾璋销假回到国子监后,细细读了黛玉写的联句,只觉口齿噙香。

他小心翼翼地把这只匣子锁到了箱子里,读书之余会去赏玩一二,绝不会浪费黛玉的心血。

叶士高对贾璋的学业抓得倒是很紧,除了会试的内容外,他还会专门给贾璋讲述儒家义理。

当今天下,理学为国朝首推。而在理学之下,又分出了新学、程学、实学、张学等流派。

杨宗祯就是实学大家,叶士高当然要给贾璋恶补实学课程。

课程的教材就是本朝太/祖高皇帝时御史中丞荀鹤年所著的《四书衍义》,乃是实学流派内第一经典。

至于本朝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理学分支,自然是帝王心术推动的结果。

没有皇帝会允许儒家经义的释经权被同一个学派的人握在手里,若皇帝真不在乎释经权的话,衍圣公也不会被荣养,孔家子孙也不会不能出仕为官了。

叶士高很看重义理之学。

儒家经典里,一句话有百种说法。

茂行他学不好这东西,日后可是要吃亏的。

贾璋学得也用心,说句心里话,在盛朝理学下的几个分支里,贾璋最喜欢的就是实学。

他对“闲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做法并不认同,比起嘴上功夫,他还是更喜欢实心用事的态度。

不过到底怎样做,才上对得起苍天,下对得起黎民,也只有浩渺青天与煌煌史册才能说得清楚了。

处于历史迷雾中的人,又怎能提前知晓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杨宗祯对贾璋的学习进度很满意,也很欣喜。

学习四书五经实学义理的进度快也就罢了,关键在贾璋在时事上的见解鞭辟入里,很有深度。

这样的天赋却是极难得的。

杨宗祯心想,这孩子表面上光风霁月,心里却有极有成算,还长了一张极具欺骗性的脸,天生就适合当官。

他们师门自然要好好培养这孩子,省得浪费了他这难得的天赋。

于是贾璋他就过上了今天在师父那里听听《四书衍义》的课程,明天去师父那里听听时事写写评论文章的日子。

成长的速度很快,收获的东西也很多,他终于勤奋成了范孟起第二。

对贾璋有滤镜的舍友范孟起范举人对此非常欣慰。

而在国子监的月考和季考里,贾璋也表现得相当出色。

每一次考试,他都能考到最高档的分数,想来年末时他就能去翰林院历事了。

真是可喜可贺。

春去秋来,转眼间又到了中秋节。

国子监在中秋节假期期间休沐三天,贾璋得了假回家。一家人团圆赏月、听戏吃酒,却是好不快活。

宫中也办了中秋家宴,诸王、宗亲、内廷里的各位娘娘公主全都到齐了。

在这些皇亲国戚中,最春风得意的就要数六皇子景王和十二皇子瑞王了。

四皇子齐王被陛下从春天禁足,到现在还没有陛下被放出来。

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齐王失宠了,也没有登基的希望了。

陛下对对景王和瑞王也愈发重视了。

要知道,陛下让景王和瑞王接手会试的烂摊子后直接让二王接替齐王的差事,这其中的意味已经很明显了。

大家已经默认了,储君乃至未来天子的人选,必然会从景王和瑞王之间抉择出来。

中秋佳宴,体元殿内歌声曼妙,水袖蹁跹,正是歌舞升平时候。

乾元帝与皇后娘娘坐在上首,甄贵妃坐在左手边第一个位置,倒是好一副妻妾和乐景象。

乾元帝起身说了一段开场词后才宣布开宴。

而在开宴后,诸王就纷纷跑来献礼,献上的礼物全都是异宝奇珍。

耗费无数民财,只为了得到皇帝一个点头,半张笑脸。

乾元帝今天心情还算不错,因此还算给他这些儿孙面子。

毕竟他这半年放权,把身体养好了一些,此时的心情也很不错。

即便眼前这些人这般奉承讨好,不过是为了他屁股底下的这把椅子。

但是乾元帝心里根本不在乎他们有没有真心。

他是皇帝,更是独夫,本来就没有渴求过真心那种可笑的东西。

就在诸王宗亲都满脸喜色、殿内气氛其乐融融时,有绣衣使者疾行至殿内,对乾元帝禀报道:“陛下,刑部衙房失火,现在火势已经控制下来了,不过烧光了不少卷宗……”

乾元帝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这场大火,究竟是天意,还是人为?

景王的脸色比乾元帝的脸色还难看一些——刑部衙门可是由他署理的。

现在出了事,责任自然也全都是他的。

即便在赴宴前他已经让人排查过隐患,即便他留下了心腹看守衙门,但是出错就是出错,狡辩是没用的。

父皇他向来只要结果,不看过程。

于是景王立刻跪下认罪:“父皇,这一切都是儿臣之罪。”

乾元帝的脸色并不好看,他阴阳怪气地问道:“老六,你何罪之有啊?”

他这一句话问出来,诸王中有无动于衷的,有幸灾乐祸的,还有像顺王一样忧心如焚的。

景王却很沉得住气:“父皇让儿臣署理刑部,儿臣就应该尽到自己的职责。如今刑部出了事,不管起因是什么,儿臣都辜负了父皇的信任。此儿臣罪一。”

“中秋佳节,父皇母后皆心怀欢喜之情。刑部之事却扰乱了父皇母后的欣悦之心,这是儿臣的不孝。此儿臣罪二。”

“不过儿臣为了预防意外情况发生,特意命人留了卷宗的备份。”

“这些卷宗藏在不同的府库,开门的钥匙共有四把,儿臣和刑部尚书、刑部左、右两位侍郎一人拿着一把。只有四把钥匙齐全,才能打开府库的大门。”

“因此,即便刑部失火,损失亦然不大,不会耽误国家大事。”

他眼泪刷地一下就下来了,膝行上前,重重地磕头道:“千错万错都是儿臣的错,父皇怎么罚儿臣都可以,儿臣只恳请父皇息怒!气大伤身,父皇龙体安康,才是万民之福,儿子们也才能安心啊!”

诸王听到景王这话,连忙蹦出来争先恐后地跟乾元帝表孝心,生怕自己比别人晚了一步。

乾元帝的脸色依旧不好看,他走上前,俯身捏住了景王的下巴:“朕若让你像老四一样回家闭门反省,你也甘心吗?”

“你不会怪朕无情寡义吗?不会怪朕是个狠心的父亲?”

景王瞳孔一缩,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儿臣心甘情愿。”

乾元帝轻轻松开手:“刑部虽然出了错,但你提前做好了卷宗的备份,损失并不算大……”

景王妃听着乾元帝毫无波澜的话,心里也跟着七上八下的。

景王则一边落泪一边道:“儿臣出了错,父皇惩罚儿臣,本来也是应该的,儿臣不敢有怨怼,也不会有怨怼。父皇对儿子严厉,便是不徇私。不徇私,便是有情于九州黎庶。又怎么能被称之为无情呢?”

“天下无不是的君父,就算是禁足反省,儿子也心甘情愿。”

乾元帝定定地看了一眼景王,突然笑起来道:“你是个孝子,朕啊,也是个慈父。所以朕只罚你半年月俸,拿去修刑部衙门的房子。”

瑞王听到乾元帝的话后瞳孔微缩,指甲也扣到了掌心的肉里。

平日里,他也没看到父皇有多看重六哥。怎么今日父皇对六哥这般心慈手软?

而景王脸上却恰到好处地露出了感激涕零的表情:“这是父皇对儿子的恩德,儿子不胜感激。”

乾元帝亲自把景王扶了起什么恩德不恩德的?只是你还需去细细查证刑部失火的原因。若是天灾,那大抵是你没做好防范;若是人祸,朕也不会让你白白蒙冤。”

“儿臣谨遵父皇之命。”

这一番问答,倒还真有些父慈子孝,人伦典范的态度了。

高座上的皇后娘娘唇边漾起了一抹浅淡的笑意,而左上首甄贵妃眼中却积聚了不少恼色。

以前她就听人说过老六他不知变通还脾气差,谁能想到全都是假的!

看看老六现在这副巧言令色的模样吧,真是令人作呕。

乾元帝看着殿内不知所措的宗亲们,竟还能笑出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日大家团聚,本该欢饮达旦。可惜小六署理的衙门出了错,扰了咱们的兴致,这是他的过错。”

“简王伯,晋王伯,你们是长辈,朕做主,让小六给你们敬杯酒道歉吧。”

简亲王和晋亲王听到这话,心想他们可真是倒霉,居然被皇帝当做缓和气氛的筏子了。

但他们除了说两句怎敢劳烦六殿下外,又能怎么办?

说好听点,他们是伯王,是皇帝的伯父。

但实际上,他们与外朝的那些臣子相比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因此,他们又怎敢忤逆皇帝的意思呢?

景王亦是个乖觉的,乾元帝话音刚落,他就端起了酒壶过去,亲手给简亲王和晋亲王倒了酒:“两位伯王请了。”

简亲王和晋亲王连忙说了两句劳烦,与景王一起把酒水喝了。

觑到乾元帝脸色和缓的模样,简亲王和晋亲王又壮着胆子上前说了两句吉祥话。一番折腾下来,殿内凝重的气氛终于缓和下来了。

可是,皇帝这种生物,从来都是秉承着“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的处事原则的。

如今殿内气氛虽已缓和,可除了皇帝陛下外,又有谁真正地放松下来了?

但陛下金口已开,说了今日他们要“欢饮达旦”。

所以即便紧张,即便恐惧,大家也只能戴上欢笑的面具,举起精雕细琢的金杯,高声祝贺陛下“圣寿无疆”。

作者有话要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他好辣 三个反派崽崽的炮灰爸 没钱你修什么仙 LIKE 恐同Beta今天也在被迫贴贴 单向匹配 满门抄斩二十一次 背叛老好人正道夫君后 渣攻试图洗白[快穿] 我是佐樱好二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