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内帏隐事二(2 / 2)
他低声喃喃:“这一局棋,我必须稳住。”
夜色渐深,贾琏回到府中,书房内灯火未熄。
他取出一封密信,正是江南幕僚带回的那封,信中提及江南豪族曾向太后进献大量珍宝,并有密约,待太后掌权后,将江南赋税之权交予豪族。
“若能将此信呈上,便可坐实太后与江南豪族勾结之罪。”他低声自语。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脚步声,平儿悄然入内,神色凝重。
“二爷。”她低声唤道,“奴婢已取得太后寝宫中的密信,其中提及,淑妃曾多次派人入宫,与太后密谈。最后一次密谈,便是在李公公暴毙前夜。”
贾琏眼中寒光一闪:“果然如此。”
他缓缓起身,走到案前,将密信与奏折一并收起,低声道:“明日,我便上奏,将太后拿下。”
他顿了顿,又道:“同时,我也会提及淑妃的异常举动,但不会明指其名。若皇帝与三皇子有所察觉,自然会追查。”
平儿点头:“二爷谨慎。”
贾琏微微一笑,伸手轻抚她的发丝:“你一直都在,我便无所畏惧。”
窗外,夜风拂面,月色如水,映照着他冷峻的面容。
这一局棋,终于到了收官之时。
而他,已胜券在握。
贾琏辞别三皇子,出宫后未回府,径直前往兵部衙门。他深知,太后虽已被废,但朝中仍有其党羽潜伏,若不迅速肃清,恐生变故。加之江南局势未稳,赵九蠢蠢欲动,若其与京城内应勾连,后果不堪设想。
刚入兵部,便见兵部尚书王大人迎上,神色凝重:“贾大人,江南急报,赵九已率残部占据苏州府外之太湖,劫掠船只,封锁水道,意图自立为王。周瑞将军已率军围剿,然赵九熟悉地形,又得江南豪族暗中资助,战事恐旷日持久。”
贾琏听罢,面色冷峻,沉声道:“赵九此人,心机深沉,若不速战速决,必成大患。传我军令,命周瑞即刻封锁太湖周边水陆要道,不得放一人脱逃。另,命人调集火船,趁夜突袭,焚其战船,断其退路。”
王尚书迟疑道:“贾大人,此举虽快,然若误伤百姓,恐遭御史台弹劾。”
贾琏冷笑一声:“若让赵九喘过气来,不止江南,京城亦将动荡。御史台那边,自有我来应对。”
说罢,提笔疾书,拟定军令,加盖兵部大印,交由信使快马加急南下。
处理完江南军务,贾琏又召见兵部一众将领,命其加强京城防务,严查出入人员,以防太后旧部反扑。同时,密令锦衣卫暗中调查京城中与江南豪族有往来的官员,务求一网打尽。
待一切安排妥当,已是午后。贾琏正欲稍作歇息,忽见亲信仆从匆匆来报:“二爷,探春小姐已抵达通州,太医已前去接应。”
贾琏闻言,神色一松,随即又凝重起来。探春虽已归来,但伤势未愈,若其在途中受惊,恐影响恢复。他当即下令:“命人护送探春小姐回府,不得有误。另,太医署主事亲自随行,务必确保探春小姐安好。”
仆从领命而去,贾琏则继续留在兵部,密切关注江南战况。
夜幕降临,兵部衙门灯火通明。贾琏独坐案前,翻阅各地战报,眉头紧锁。江南战事虽已展开,但胜负未定,而京城之中,亦有风声鹤唳之感。太后虽被废黜,然其母族尚有势力,若其不甘失败,恐有异动。
正思索间,门外传来脚步声,平儿悄然入内,神色凝重。
“二爷。”她低声唤道,“奴婢方才得锦衣卫密报,言太后母族之人近日频繁出入王府,似有密谋。”
贾琏闻言,目光一寒:“果然如此。太后虽被废,然其母族不甘失败,若其与王府勾连,恐有异动。”
他沉吟片刻,低声道:“此事暂不可声张,命锦衣卫严密监视,若有异动,立即上报。”
平儿点头应命,旋即退下。
贾琏则提笔,再拟一道密令,命人送往锦衣卫指挥使,令其彻查王府与太后母族往来之事,并严令不得泄露半点风声。
处理完此事,已是深夜。贾琏倚靠在椅上,闭目养神,然心中仍思绪翻涌。这一局棋,虽已至收官,然棋未落定,胜负未分,他仍须步步为营,不可有丝毫懈怠。
翌日清晨,兵部衙门内,贾琏正与众将议事,忽见一信使匆匆入内,跪地禀报:“启禀贾大人,江南急报!”
贾琏神色一凛,接过战报,拆开细阅,脸色顿时阴沉如水。
“周瑞将军率军围剿赵九,首战告捷,焚其战船十余艘,击溃敌军三百余人。然赵九狡诈,率残部突围,遁入太湖深处,尚未擒获。”
贾琏沉吟片刻,缓缓道:“赵九既已逃窜,必不甘心,恐卷土重来。传我军令,命周瑞继续围剿,封锁太湖水道,不得放赵九脱逃。另,命人悬赏赵九首级,重金之下,必有勇夫。”
信使领命而去,贾琏则继续主持军务,调度兵力,确保江南战事不再生变。
就在此时,门外又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锦衣卫统领匆匆入内,低声道:“贾大人,探春小姐已安全抵府,太医已施针救治,伤势稳定。”
贾琏闻言,心中最后一块石头落地,缓缓点头:“好,好。”
他沉声道:“传我命令,命太医署全力救治探春小姐,所需药材,兵部可随时调拨。”
锦衣卫统领应命而去。
贾琏望着窗外天色,眼中寒光闪烁。
“江南战事虽未平定,然已胜局在握。京城之中,太后母族若妄图反扑,便让他们见识我贾琏的手段。”
他缓缓起身,整衣而出,准备入宫,向三皇子禀报江南战况,并奏请彻查太后母族与王府勾连之事。
这一局棋,尚未终了,而他,已布下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