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法铃和大殿(1 / 2)
睁开双眼,看向身前的归元石台,看向石台上的宋烨遗骨,心感此人也是一位悲情之人。
七千年时间已过,当年他所珍视的一切,甚或他宋来山宋家,都已消散在修仙界的长河之中了。
七八息后,庄玉从地上起身,先朝石台上的宋烨遗骨躬身一拜,起身后抬起右手,轻轻向右一挥,一股灵力前冲卷住归元石台,便将石台向西边挪动了过去。
随着归元石台往西挪,被压在出,一下就冲开了大殿中的沉静。
就见那口火脉洞眼,足有十二三丈方圆,从中冲出的浑厚地脉之火,冲到了大殿四十余丈半空,把整座大殿照得通红一片。
那地脉之火中散发出的精纯火力,引得庄玉体内火灵力一时躁动,庄玉平生还从未用过如此高品阶的火脉。
稍往火脉洞眼中看,能看出这洞眼被人修整过,洞眼内部石壁上有雕刻的纹路。
可以想到,这是宋烨的所做,神识稍往下感知,就能感到纵然已过去了七千年,这口火脉洞眼还在汇聚赤陀岭地下火脉的火脉精华。
稍稳了稳心神,看向被挪到西边的归元石和宋烨遗骨,庄玉心中已决意在此承袭这座冲婴洞府,在此冲击元婴。
宋烨在符玉中说,日后若遇到他宋家后人,请施手一二,对于这一点,庄玉若能冲上元婴离开残宫,日后真若遇到他宋家后人,他还是乐意施助一番的。
拿定主意后,再次盘坐到地上,庄玉再催出一股神识,进入宋烨的红色储物袋中,详细盘点其中遗物。
袋中灵物不算多,只不到三刻功夫,庄玉便盘点完毕,其中有中品灵石六万余块、上品灵石三千余块,八成为火灵石,各类法器、灵符均有一些,但多数都已损坏,或者灵力已散尽。
其中比较吸引庄玉注意的,是二十余块功法神通符玉,多数都是中土东华宗的,也有一些是宋烨不知在何处搜集来的。
二十余块符玉悬于身前,庄玉逐一看了起来,很快就看得入迷,口中不时啧啧称奇,脸上露出惊羡之色,中土大宗传承功法神通果然高绝。
一块名为《木神经》的功法符玉,令庄玉看得最为入迷,其中有不少上古神木的记载,还有大量东华宗培育各类灵树的秘法,这东华宗培育灵树,竟如其他宗门培育灵兽灵虫一般。
他们驱使灵树,也如驱使灵兽灵虫一般。
《木神经》中也有关于若木、若柳的描述,对若木的描述看起来像是记载传闻,对若柳的描述则真实细致,有详细的培育之法。
认真看完一遍《木神经》之后,庄玉从储物袋中那些残破的法器中,取出了一只青色的法铃。
那法铃只有巴掌大小,表面有些灵纹,灵力非常内敛,乍一看非常不起眼。
按照《木神经》中所言,这法铃名为若铃,是东华宗专门用来催动若柳的法器,极难炼制,但一旦炼制成功之后,就可通过这若岭来驱使一片对应若柳林,驱使起来如臂使指。
按照《木神经》中记载的法诀,庄玉闭眼从眉心处催出一股精纯神识,而后将那股神识化成了一个奇特法印,将法印注入了若铃之中。
随后庄玉右手握住若铃,极为小心地晃动了一下,若铃晃动,“叮”的一声铃声脆响,庄玉当即就感觉到一股无形神力,从若铃上四散冲出了。
那股无形神力,快速穿透了山体中的灵力禁制,穿透了赤驼岭中峰山体,向着赤驼岭四周远处震荡而去。
随着那无形神力传出,赤驼岭南北两侧的若柳林,都猛地晃动了一下,就如打了一个激灵,猛地振奋了一下一般。
手中握着若铃的庄玉,也当即从地上站了起来,看着身前的《木神经》符玉和右手中的若铃,无比佩服地笑声说道:
“此乃神术、神物也。”
只刚刚那一次摇动,庄玉就通过若铃清楚感知到了两片若柳林,能感觉到整片若柳林的状态,甚至能感觉到若柳林的情绪,沉寂中带着压抑之感。
又小心地试了几次若铃之后,庄玉将宋烨储物袋中的遗物,全部收进了自己的储物袋和储物戒中。
收好之后,他立身站在大殿之中,环顾看了一遍大殿石壁,而后朝左右抬起了双手。
催动丹田六丁神火,施展起炼化乾坤神通,巨量的细微赤红火丝从他双手之中冲出,快速冲向了大殿石壁。
冲到石壁之后,又很快没入石壁之中,直到接触到了山体中的墨羽衣灵力禁制。
大量的神火火丝摸到那层禁制,开始全力炼化了起来,整个大殿石壁很快就变得由内而外地通红,墨羽衣灵力禁制神力早已所剩无几,不大一会儿功夫就在东边方向上,被炼开了一大块。
随后就从那炼开之处开始,朝着四周快速炼化而去。
只过了约有两刻功夫,山体中的墨羽衣灵力禁制,就被六丁神火炼化完毕,庄玉神识检查一遍之后,松下了双手。
接着他挥动袖袍,从储物袋中放出了六十只傀儡五行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