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八 琅嬅重生(五十七)赏赐(1 / 2)
皇帝亲自画了图样,给爱犬们做了老虎衣、麒麟衣,还有纺丝软里的麒麟套头,还一一让狗狗试穿,稍有不妥就令人返工。
钉得不稳的纽襻钉儿重新钉一遍,皮托掌不好看就打回去重做,给麒麟套头添上眼睛耳朵才能更衬出造化的可爱,套头衫上加上耳朵才能叫百福穿得更舒服。
皇帝待爱犬这样的细致耐心,就是对后妃们也未必赶得上。皇帝重视,底下的人自然不敢轻忽,内务府精心之下,宫中养的狗均是健康活泼,幼犬憨态可掬。
一半是上行下效,一半是狗狗真的可爱讨喜,宫中年纪尚小的阿哥公主们也多喜爱狗狗,常去与之玩耍,皇帝也是知道的。
此刻听到女儿、孙女都去看小狗崽了,皇帝神态颇为柔和,略一思忖便道:“入关之后也不能忘本,满人是马背上得的天下。早年间在关外之时,猎犬和马匹就是我们最忠实的朋友。她们知晓好好养狗是好事儿,只是新下的狗崽尚小,还得仔细些。”
熹贵妃眼神微闪,旋即柔声道:“皇上就是不放心几个小的,难道还不放心恒娖呢?有她领着妹妹和侄女,定不会弄伤狗崽的。”
她忍不住腹诽,皇帝喜爱狗就喜爱狗,偏偏还要说出一番大道理来。
这话换做旁人说也就罢了,谁不知晓皇帝于骑射一道并不擅长。自皇帝登基以来,木兰围猎这种和蒙古王公沟通感情、须由皇帝亲自参加的活都推给了怡亲王。
皇帝拉弓不过四力半,如今恒娖都能拉开三力半的弓了。
皇帝微微颔首,恒娖聪明伶俐,行事有度,若非信任和看重这个女儿,当初也就不会惋惜她不能和亲准噶尔了。
不过恒娖婚事早定,明年就要成亲,再想这些也无益了。
皇帝摸了摸永琏饱满的小脸,笑道:“留在你玛姆身边和在王府里是一样的,要什么吃的顽的都与你玛姆说,若是缺了什么只管往朕私库你去寻。”
熹贵妃瞳孔微缩,能用皇帝的私库,这样的待遇是宝亲王都想也不敢想的。
皇帝显然已经昭示了他的心意,他最为喜爱和看重永琏,只要永琏平平安安长大了,就会是后继的天子。
狂喜的心思流转不过是在电光石火之间,熹贵妃不加停顿,流畅地蕴起笑意:“皇上这样嘱咐,倒是显得臣妾不够疼永琏了。”
她带着几分亲近的嗔怪之意,玩笑着半真半假地抱怨道:“臣妾就这样一个嫡嫡亲的孙子,难道还能在自己宫里让他受了什么委屈不成?就是他想摘天上的星星,臣妾少不得都叫人搭梯子试一试呢。”
皇帝朗声一笑,笑着笑着便咳嗽了两声。
都说隔辈亲,隔辈亲就体现在这里了。他如永琏这么大的时候,他的玛姆也是这样没什么原则地疼孙儿的。
只是在仁宪皇太后宫里,他永远不是皇玛姆最疼爱的那一个罢了。皇玛姆最疼的是五弟和五妹,再往后是太子。
五弟因着养在皇玛姆处,六岁了还不善满语,被皇阿玛申饬,皇玛姆为了护着他头一回跟皇阿玛急眼。
和自己一母同胞的五妹温宪公主,也被皇玛姆视作掌珠,走到哪里都离不得她,是他的姐妹中唯二不曾抚蒙,得以留京的。
熹贵妃忙去轻拍皇帝的背,又从福珈手中接过新奉来的热茶,服侍皇帝喝下。
比她动作更快的是皇帝怀中的永琏,伸出小手像模像样地在皇帝胸前抚着,给皇帝顺气儿,仰着头,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写满了澄澈的关心。
“玛法!”
皇帝喝了两口热茶,喘匀了气,笑着攥紧了永琏还贴在他胸前的小手,温声道:“永琏放心,玛法没事儿。”
越感到生命不可逆的流逝,他就越时常想起从前的旧事,也越喜欢永琏眼中不加伪饰、不受侵染的纯净和孺慕。
这个孩子,是他的血脉的延伸。他从前得不到又汲汲追求的缺憾,都渴望在这个孩子都身上圆满。
皇帝对着永琏笑笑:“特升额刚刚说得不错,习字对你来说不是最要紧的事儿,却也不能落下。你在你玛姆处用什么顽什么皆不要紧,只有一条,需得用心向学。”
永琏转过年就该进尚书房了,算来也没几个月了,皇帝有心先给他择好了老师,为永琏提早启蒙。
永琏认真点头道:“孙儿知道,皇玛法还在尚书房读书时就写得一笔好字,常受圣祖爷和尚书房的师傅夸奖。孙儿一定向皇玛法学,也写出好字来。”
皇帝拍拍他的肩膀,夸奖道:“好小子,有志气。”
抬眼对苏培盛道:“朕记得朕在王府耕读笔墨时有一幅字是看《读史方舆纪要》所写的,今日就赏给宝亲王府的二阿哥了。”
永琏年岁尚小,还不晓得这幅字的意义,皇帝一年到头赏他的东西多了,亲笔的书法虽是头一遭,却也不至于让他感到意外,便响亮道:“孙儿谢皇玛法的赏!定一心向学,不辜负皇玛法的期望!”
皇帝就喜欢他这份大大方方的样子,瞧着他说不出的疼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琅嬅嘴角亦是压不住的喜气,她不得不低头掩饰住了自己的表情。
《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的是历代州域形势,梳理了历代疆域变迁、山川关隘及军事战略,是一国之君必读的山川地理志。
皇帝在潜邸尚未参与政事时就用心研读此书,就可见其野心。
而将这样一卷字赏给了尚未皇孙的永琏,他的期望就昭然若揭了,这无异于是对永琏的正统性最强有力的支撑。
琅嬅不禁扼腕,若是前世有这么一遭,她如何还会在宝亲王登基以后心生担忧,糊涂得逼永琏过分上进呢?
只是前世她与熹贵妃不远不近,自然少来宫中请安,永琏自然也不曾常常有机会在皇帝跟前尽孝陪伴。
她不曾帮助熹贵妃留下爱女,自然也无熹贵妃尽心竭力地推举扶持,让皇帝视永琏格外与众不同。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过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