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中国旅游攻略大全 > 第519 章 临汾市(75)

第519 章 临汾市(75)(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穿越修仙界,我成了正道楷模 四合院没有系统的我从48年开始 随军住大院!躺平后全家听我心声 踹掉恶毒渣夫,我扭脸嫁他叔祖父 女神又用小号跟她夫君谈恋爱 四合院:开局到街道办工作 伯言传 军婚,拒养白眼狼后,嫁首长真香 你小子!用不用这么低调!! 名柯:和死神做同学

3.七里脚石窟,又称七里脚千佛洞石窟,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城北约7千米的城南乡七里脚村成川河东岸,是一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佛教石窟。以下是对七里脚石窟的详细介绍:

### 一、历史沿革

七里脚石窟始凿于北魏晚期(494~534年),止于唐代,是研究北魏至唐代佛教及造像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石窟的发现,为研究石窟造像的传播路线提供了实物例证,是晋西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一处石窟。

### 二、地理位置与布局

七里脚石窟坐东向西,依崖开凿,共有两个洞窟,南北并列,窟口均西向。现存庙院面积东西约16米,南北约17米,崖高约15米。石窟整体布局紧凑,气势恢宏,展现了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独特审美。

### 三、洞窟特色

1. **南窟**:

- **形制**:南窟属北魏洞窟,平面呈马蹄形,穹隆顶,面宽2.72米,进深2.35米,高约8米。

- **造像**:窟内造像丰富,主室正壁雕一佛二菩萨像,左右壁各雕一佛一弟子一菩萨像。佛像均作高浮雕,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展现出北魏时期佛教造像的典型特征。

- **建筑元素**:窟外立面雕成仿木建筑结构,面宽一间,柱下大上小,有明显的收分,柱头施栌斗,上承阑额一道。斗栱之上为屋檐、瓦垄,顶作庑殿式,有鸱尾,极具古代建筑之美。

2. **北窟**:

- **形制**:北窟为唐代开凿,平面横长方形,平顶,面宽2.9米,深2.43米,高2.76米。正壁前置高坛基,坛上雕一佛二菩萨像。

- **造像**:正壁及左右壁雕有五十三佛题材的造像,佛像均作高浮雕,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这些佛像形象、大小大体相同,通高0.4米,下有高0.1米之仰莲台,展现了唐代佛教造像艺术的独特魅力。

- **题刻**:北窟门外右侧有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冯王上题留的古诗,为石窟增添了更多的历史文化内涵。

### 四、艺术价值

七里脚石窟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石窟内的造像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雕刻精美,展现了北魏至唐代佛教造像艺术的演变过程。这些造像不仅具有宗教意义,更是古代艺术的瑰宝,对于研究古代佛教文化、艺术风格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 五、保护状况

七里脚石窟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视和保护。近年来,相关部门加大了对石窟的保护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石窟进行修缮和保护,以确保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够得以传承和发扬。

综上所述,七里脚石窟是一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魅力的佛教石窟。它不仅是古代工匠们智慧和技艺的结晶,更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佛教文化、艺术风格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如果您对佛教文化或古代艺术感兴趣,那么七里脚石窟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旅游目的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情艰不拆 扶鸾 嫁给摄政王[穿越] 自从怀了首富的崽 大将军的农门妻 夜先生:您夫人拒绝喜欢 [网配]原来大神是个受 仙魔诱惑 流途 王二的幸福总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