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云凡问道 禅师解惑(2 / 2)
无相禅师将木盒推向朱云凡:"云凡之路,云上为无上仙界,云下为凡间人界。至于想去何处,为师相信你自有归处。这帝禹嗔目圭既是你的劫数,也是你的机缘。如何化解其中邪气,将其转化为助力,就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接着,禅师又从书架深处取出一本泛黄的古籍。这本书的封面已经破损,露出里面发黄的书页,书页边缘卷曲,显然年代久远。
"这是为师年轻时在敦煌石窟中所得的一部秘籍,据说乃是达摩祖师东渡时所携,你好生参悟。"
朱云凡接过古籍,小心翼翼地翻开一看,不由得愣住了。书页上的文字奇特异常,根本不是他所知的任何一种文字。这些文字仿佛活物般在纸面上流动,时而如流水潺潺,时而如雷霆万钧,令人眼花缭乱。更奇特的是,当他凝神细看时,这些文字竟然在不断地变换形态,仿佛在诉说着某种天地至理。
"师父,这上面的文字...弟子一个都不认识。"
无相禅师微微一笑,眼角泛起细密的皱纹:"为师修仙之初初看此书,也是一字不识;如今臻至化神之境,依旧是一字不识。但这六十年来,每当修为遇到瓶颈,翻开此书总能有所感悟。"
见朱云凡面露困惑,禅师继续道:"字本就不识,何必强求?修行之道,重在感悟,不在字句。你且收好,日后自会明白其中奥妙。记住,真正的经文不在纸上,而在心中。"
朱云凡虽然心中仍有疑惑,但还是恭敬地将古籍收起。他明白师父这是在给他出了一个哑谜,需要他自己去参透。当他将古籍贴身收藏时,隐约感觉到书中似乎有一股温暖的力量在流动,与体内的雷灵珠产生着微妙的共鸣。
"去吧。"无相禅师挥了挥手,转身面向窗外,"为师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你的了。你早就走在了自己的道上,只是你一直不曾察觉罢了。记住今日为师所说的话,守住本心,以智慧观照,便是修行。"
离开禅房时,朱云凡的脚步明显轻快了许多。他站在寺庙门前,远眺着连绵的群山,心中已经有了决断。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金光。怀中的帝禹嗔目圭隐隐发烫,那本无字天书沉甸甸地贴在胸前,预示着他即将开启的修行新篇章。
下山途中,他遇到了正在焦急等待的随从们。见朱云凡终于出现,众人明显松了口气。
"殿下,我们是否继续赶路?"一个官员上前问道,"如今天色已晚,是否要在山下驿站歇息一夜?"
朱云凡翻身上马,目光坚定如磐石:"继续赶路。不过..."
他顿了顿,声音沉稳有力,"传令下去,加快行程。我们要尽快回到大明。"
"殿下?"官员们面面相觑,不明白为何突然改变主意,"可是您的身体..."
"无妨。"朱云凡摆手打断,"如今局势瞬息万变,我们必须争分夺秒。"他抬头望向西方,那里是大明国的方向,"有些事情,不能再等了。"
官员们虽然不解,但还是立即执行命令。很快,整支队伍重新整顿完毕,沿着官道疾驰而去。
朱云凡没有过多解释,只是握紧了缰绳。此刻的他已然明白,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他必须尽快回到大明,以"菩萨心肠"关爱百姓,以"金刚手段"震慑宵小。唯有如此,他才能在未来的风暴中,真正保护好那些他在乎的人和事。
马蹄声响彻山道,朱云凡的身影渐渐远去。这一次,他的眼神不再迷茫,取而代之的是洞明世事的智慧与济世救人的决心。他能感觉到,怀中的帝禹嗔目圭正在与体内的八尺镜产生某种奇妙的共鸣,而那本无字天书更是隐隐散发着一股古老而强大的气息。
他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艰难,但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道。无论是面对佐道的威胁,还是应对龙帝的野心,他都将以智慧观照,以慈悲心为根基,以金刚力为方便,走出一条利益众生的康庄大道。而这一切,都将从彻底炼化帝禹嗔目圭开始。
夕阳西下,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这一刻的朱云凡,仿佛已经脱胎换骨,准备好以全新的心境迎接未来的所有挑战。前方的路还很长,但他已经不再畏惧。
喜欢伯言传请大家收藏:(m.boshisw.com)伯言传博仕书屋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