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清穿十福晋 > 90-100

90-10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修真界第一苟王 [综英美]今天也在当大家长 和病娇大佬先婚后爱了[穿书] 从废土领主开始 我在恋综当社畜 姐姐也喜欢姐姐 六零小片警爱吃瓜爱工作 万星 千山风雪 病美人和杀猪刀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十福晋》 90-100(第1/15页)

第91章 第 91 章 有情饮水饱这话……

有情饮水饱这话真不真不好说, 被胤俄伺候得舒服了的禾嘉却是扎扎实实连晚饭都没吃,酣畅淋漓过后实在是不怎么饿。

屋里连灯都没点,两人就这么躺在碧纱橱外间的罗汉床上一动不动。禾嘉看着从窗户透进来的月光, “你说,这往后是不是该消停些了。”

禾嘉已经不怎么琢磨上辈子记住的那些历史节点, 因为已经很可能对不上了。索额图好像是今年被赐死的, 但绝不是这个时候, 直郡王且还有几年显赫,现在也彻底颓了。

就连太子,禾嘉是怎么盘算都觉得胤礽这个太子应该也起复不了了。这才康熙四十二年, 别说二废太子就连一废这位爷都没赶上啊。

“应该能吧,今天在宫里听皇阿玛那语气,是把今年年底前的差事都给提前安排好了。”

胤俄换了个姿势,让禾嘉枕在自己手臂上枕得更舒服些,“也没什么能给皇上折腾的了, 你是不知道兵部进了多少新人,今年光是跟他们磕牙, 都够忙活的。”

能进六部的官员, 即便是最普通的主簿主事也不可能是今年新科的进士,但不管是从外任调回来的,还是在京城候官等了好几年的, 在胤俄看来都当不得用。

以前是好不容易空出个位置来, 多少人争着填这个坑。填上了周围都是当差当熟了的老人儿, 只要不是那种蠢到了家又不会做人的,不出两个月就能教出来。

现在一下子来了好些新人,整个兵部就像卡壳的机器,你说坏了吧也不是, 但就是事事安排下去都不如以前流畅,左右都是不舒服。

连胤俄跟前都分了个从湖广那边调进京城的主事,原本的主事被索额图牵连贬谪去了云南。

可是这人明面上一直都是直郡王的人,被贬的消息传到兵部的时候胤俄还帮着问了,紧跟着转过头来看着那个脸都涨红了的主事,这才反应过来,老爷子那火眼金睛是比自己的强。

自那以后,胤俄冷眼瞧着兵部那些人被换走一句话都没说,只是隔天差人走角门往直郡王府送了个信。胤禔没给捎信回来,但想想也知道他心思什么滋味。

新来的主事张昌年今年正好三十六,上一次述职的时候评了个上等。本来就该往上走一走了的,但偏生是个有些傲气的性子,总想着自己在任上父母官当得漂亮,凭什么不给升迁。

可升官这事哪有什么凭什么好跟他讲的,不给升就是不给升,平级给了换了个地方还越换越偏僻了。要不是这次贬谪的人太多,他还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被康熙从犄角旮旯里挑出来。

胤俄平时就喜欢跟禾嘉念叨自己在外边的事,大多数时候禾嘉听了就听了,偶尔问两句两人能聊半晚上。

这就是个趣儿,要不然她总在府里待着自己总在外头忙着,时间长了再是一直在一个被窝里睡着,禾嘉也难免觉得自己没劲儿吧。

“能消停就好,咱们可踏实过几年日子吧。”

“嗯,你放心,咱肯定不折腾了。”

过了那阵儿后劲儿,禾嘉睡意就上来了,什么时候睡着的都不知道,等到第二天在床上醒来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他抱回床上的。

胤俄这边是真踏实消停下来,早上差人入宫请假连早朝都没去,抱着禾嘉赖在床上不肯起。

直到乌云抱着尼楚格过来找额娘,胤俄这才猴儿一样翻身下床,赤着脚躲到屏风后面去穿衣洗漱,把拔步床让给禾嘉跟尼楚格,让孩子在拔步床里玩儿。

“额娘,我什么时候也能要个拔步床,我能自己睡觉了。”

启蒙以后的孩子变化是一天一个样儿,尼楚格又格外聪敏,才三四岁的孩子就已经不愿意每天晚上让奶娘或是何嬷嬷带着她睡了。

“要拔步床啊,这得问你阿玛去。”

拔步床,差不多就是架子床外边再套一个木质小屋。

床前往外延伸一截,四边有立柱再以雕花围栏合拢,上了拔步床的台阶就宛如进了一个更私密的小房间,两侧还能安置梳妆台和多宝阁用来放置杂物被褥。

这床如今多在南方流行,北方一到了深秋就该烧炕睡炕了,寻常人家没精力也没银子再弄个房间摆拔步床。

禾嘉上辈子是隔着姥姥姥爷长大的,以前家里就有个很漂亮的架子床又大又宽敞,她从小就是睡在姥姥姥爷中间长大的孩子,一年四季都不让她睡床,她真心受不了。

东里间这张拔步床是当初禾嘉带进京城的陪嫁,为了这个床她还提前跟胤俄写过信,让他准备好放床的房间。

禾嘉当时心里想的是,两人成亲就是要奔着过日子去的,自己要个房间放拔步床不算过分吧。要是真睡不惯那就两人分开睡,谁也不迁就谁。

谁知当时的胤俄收到信以后第二天就亲自张罗人把东里间给收拾出来,禾嘉的拔步床当年可是比嫁妆还要先一步进乾西五所,就是为了她洞房花烛夜能睡得舒坦。

如今要拔步床的成了闺女,胤俄穿戴整齐从屏风后头绕出来,一把就把尼楚格抱到怀里,“走,今儿阿玛带你去工部找你五大爷去,找他要拔步床去。”

胤祺去年就从理藩院去了工部,差事是太后亲自去要来的。工部那地方差事杂却不乱,办好了露面办不好出不了大岔子,偏偏油水还大。

胤祺是个实在人,再是捞油水肯定也是有数的,他在工部守着确实比旁人要强。

胤俄抱着闺女出门找胤祺要工匠要好木料,打算从这会儿起就开始给尼楚格攒嫁妆,另一边的胤祐就没那么好过了。

成妃强忍着怒火,一直等到七贝勒府的三格格洗三,又连着打发了两个太医到府上看过,确定纳喇氏和三格格都平安无事,这才把自己的混蛋儿子召进宫。

永寿宫里难得的气氛凝重,后殿的王庶妃更是把十八送到乾西五所十五阿哥那儿玩去了。剩下几个常在答应门窗紧闭一点动静都不敢发出来,谁都知道成妃娘娘气狠了,还不知道要怎么发作呢。

“……额娘。”胤祐一脚迈进永寿宫的门,心肝就忍不住颤了两颤。

进了内殿里间看着冷若冰霜挺直腰杆看着自己的亲额娘,一路过来打好的腹稿忘了个干净,就这么直直跪下来,喊了一声额娘便再说不出半个字。

“你福晋这些年嫁给你,可曾有过半点不好的心思。”成妃不愿跟儿子废话,一张嘴便问到了儿子最心虚的地方。

“纳喇氏从未有过不好的心思。”

胤祐当然知道的,被家里规规矩矩养了好些年的姑奶奶,性子清高些是有的,其实是个面冷心热的人。至少,至少对自己是这样的。

偏这人还有几分傲骨,想要孩子是为了巩固她这个福晋在府里的地位,这种本不用说的话非要跟自己一五一十说明白。也不知道图个什么,还是纳喇家没教好,怎么也不把姑娘教得精明自私些。

“那你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把她置于险地。”成妃气得手直哆嗦,从嬷嬷手中把早就准备好的藤条接过来,起身走到儿子身边毫不留情连着抽了几下。

“人前你人五人六是个爷,人后你连个贝勒府都摆弄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十福晋》 90-100(第2/15页)

明白。嘴上天天说得好听什么都懂,其实妻妾儿女之间的事你一塌糊涂。”

胤祐因着身体的缘故性情里其实有几分执拗和自负,大多数时候控制得很好,但所有的情绪都得有个出口,胤祐的出口就表现在对人交往上的任性。

“儿子知错。”这会儿都进了五月了,衣裳换了轻薄透气的布料,藤条抽在身上那滋味,谁挨谁知道。

胤祐跟胤俄比起来,是骨子里的混不吝。都这会子了他心里还有空琢磨,换季的衣裳都是生孩子之前福晋提前准备好的,这人是不是早算到自己得挨顿打。

真要是这样,等回去得脱了衣裳给她看额娘打得怎么样。总不能打都打了人家还不知道,那才是正吃亏了。

“说,那拉氏你怎么处置。”

自己养大的儿子什么德行自己心里清楚,知错不知错的不过一句话,这会儿她要的是胤祐处置结果,只有结果是真的,才能看出胤祐的真心。

“那拉氏是正经册封过的,他阿玛儿子这几年也一直在用着,这个侧福晋还得给她留着。往后她在她那个院子里待着,就不出来了。”

说起这个,胤祐脸上的神情终于冷了下来,再没有之前不管怎么吵怎么闹,眉宇之间藏不住的那一抹暖意,现在绝了情分,提起这个人语气里都带着冰碴子。

他可没有胤俄和禾嘉那样的好性子,说是说给纳喇氏留了个小院,但其实只留了三间正房给她。

有一边的次间还被收拾出来做了佛堂,两侧的厢房全上了锁,这就是表明了态度,往后七贝勒府不用那拉氏这个侧福晋见人待客,就这么活着吧。

“孩子呢。”

“等福晋出了月子,儿子就去宗人府把三个孩子的玉牒改了,改到巴尔达氏名下,从此以后他们就是巴尔达氏所出。”

“巴尔达氏性子还行,但她只是个庶福晋。”

要的便是她是个庶福晋。

“孩子年纪不大不小,记得住亲额娘是谁。光改了玉牒不成,弘曙能正经读书了从今往后跟儿子一起住到前院去。

大格格我给找了女先生,有什么不平愤懑的多读些书兴许能好些。二格格还小,留在巴尔达氏身边养着。”

那拉氏这一次闹是彻底把胤祐心里那点情分给耗干净了,这些年他总觉得那拉氏最早入乾西五所跟着自己,两人之间是有感情的。

所以不管因为她自己跟福晋之间有多少说不清道不明的裂痕,他都觉得该容得下。

可这一回她明知道自己有多要紧福晋和孩子,她还非闹这一场,胤祐这才反应过来,可能两人之间的感情只有自己在顾念吧,她但凡有一丁点儿替自己想想呢。

“那以后呢,弘曙就这么改了玉牒了?”弘曙是大孙子,就算不是嫡子可成妃哪能不喜欢,如今落得这般不上不下额娘成了巴尔达氏,这叫什么事啊。

“往后府里还得有嫡子,弘曙那边我现在压一压,总好过把他养大了心。”直郡王的教训可就在眼前,别说自己只是一个贝勒爷,一个贝勒的爵位就够人争的了。

“儿子不怕孩子以后怨我,等往后真到了他们几个要嫁人要成家的时候,儿子再给巴尔达氏请封侧福晋。”

到时候他们的额娘还是侧福晋,成家嫁人之后就不会再有人挑拣他们小时候这点儿摆不上台面的事了。

成妃听着儿子的安排,心里知道这就是眼下最合适的安排了。可心里还是生气,气儿子为了任性把自己弄得这般左右为难的田地,又忍不住抬手连着抽了几藤条,这才撒了手。

“你想好了就行,你这性子啊,我是真管不住了。”

养了儿子这么些年,因着腿上那点不好成妃真真是把儿子捧在手心里了。这会子第一次打了儿子之后才觉着,这混账东西还是从小打得少了,多打几回说不定还没这么混。

第92章 第 92 章 就在成妃打儿子的时……

就在成妃打儿子的时候, 康熙的肩舆到了永寿宫门口,这一年折腾儿子够狠康熙自己也心力交瘁,

好不容易抽出个空, 想着来后宫看看小儿子和年轻可爱的宠妃,却发现跪在永寿宫门外迎驾的小太监脸色不对, 便招手让身边的内侍进去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事。

内侍去得快回得更快, 出来了都不敢大声回禀, 先是磕了个头然后才起身往前两步,强压着嗓子跟康熙回话,“万岁爷, 成妃娘娘正在里头打七贝勒爷。”

要不说老实人发起狠来才更吓人呢,康熙一听这话连连摆手示意肩舆赶紧掉头。不就是一个王庶妃嘛,哪天过来都行可别撞上戴佳氏发火。

御驾肩舆在永寿宫门口掉了头,几个跪在一旁恭送康熙的太监抬头去看,总觉得今儿个万岁爷的背影都显得有些急急忙忙的慌张。

嗯!看错了, 肯定是看错了!

而跟着康熙往回走的梁九功却是在肩舆拐了弯再看不见永寿宫宫门之后,实在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再抬头去看, 坐在肩舆里的万岁爷也笑得肩膀一抖一抖的。

等笑完, 一主一仆又都想起当年一档子事来。那年后宫一个庶妃落了胎,说不清是气不顺还是脑子不好使,见人就说是胤祐命硬给妨的。

当时胤祐才不到两岁的孩子, 戴佳氏一个庶妃带着残疾的儿子在宫里活得大气都不敢喘。这话传到戴佳氏这个老实人耳朵里, 当天便带人去那庶妃的宫里把人从床上扯下来打了一顿。

没错, 就是宫外街头巷尾里,邻里之间有了矛盾你揪着我头发我扯着你衣襟的那种打法。

等到当时管着后宫温僖贵妃带人过去时,那个刚小产的庶妃,已经被打得两颊红肿趴在地上, 哭都哭不出声音来了。

而成妃在一旁全然一副护犊子的母老虎一般,眼睛里都冒着火。要不是身旁两个宫女死死拦着,恐怕她还能扑上去撕碎了那庶妃。

那件事当年温僖贵妃处理得很低调慎重,因为事关胤祐的名声,那个妄言惹祸的庶妃当下都没再被罚,后宫上下就全当做没这档子事,过了几天也就真淡了。

只是多年以后再提及,康熙连那个庶妃什么时候死的都想不起来了。

戴佳氏那样的性子,当年甘愿冒大不韪的风险在后宫殴打其他妃嫔是为了儿子,现在老七孩子都好几个了,她这个当额娘的扯了儿子的脸面不要,也是为了儿子。

这世上舔犊之情最令人动容,即便是康熙也难免心软。坐在肩舆上的帝王沉默了良久,才拍了拍扶手:“这个老七,该打!成妃打得好。”

一句话,就把成妃今天的行为给肯定下来,不然有那较真挑刺的明儿个就得说成妃今儿个的不是。

毕竟再是妃嫔也不是皇后,如今宫里没有皇后,妃嫔们私底下管教皇子没人会说什么,但这么毫不遮掩地打儿子,说句难听些的话,真轮不着成妃。

没进永寿宫的门,康熙也不让肩舆回乾清宫去,就这么在紫禁城里绕啊绕的,冷不丁听见肩舆上的皇上指挥一句:左转、右转。

越走梁九功越不敢问,直到远远瞧见毓庆宫正殿屋顶上的黄琉璃瓦,这才越发提了口气儿,看来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十福晋》 90-100(第3/15页)

岁爷今儿是真打算来踩一踩已经搁置了这么久的雷区了。

‘皇上怕见太子’这个像个笑话的真相是梁九功前几天才参悟的。自从去年在德州行宫至今,皇上跟太子除了太子故意献殷勤的那段时间,两人见面的次数两只手就能数过来。

这里头大部分还都是过年过节面见朝臣的时候,父子两个不得不站在一起,那尴尬劲儿梁九功都替康熙觉着难受。

太子并不是一个情绪多内敛的人,相反正因为胤礽是被康熙亲手养大的儿子,太子的喜怒哀乐在康熙这个皇阿玛跟前,是向来不掩饰的。

胤礽从小就是太子,论起当‘太子’这件事,胤礽不说古今前后最好的,但也绝算不上无能昏聩。

他从小就是弟弟们眼中高不可攀的太子爷,不光是地位还才德和骑射功夫,那都是一骑绝尘的拔尖儿。

前些年父子两个感情好的时候,太子高兴了不高兴了从来不在康熙跟前遮掩。康熙也乐得看胤礽那样,恨不能把全天下最好的东西全捧到他儿子跟前。

那时候各地进贡的好东西,都是先送去毓庆宫,等太子挑完了康熙再用儿子挑剩下的,他老人家还甘之如饴,总觉得这是儿子跟他贴心不见外才这样。

后来呢?后来皇上年纪渐渐大了,就越来越看不惯太子情绪外露不收敛的样子,更不喜毓庆宫吃的用的比乾清宫还要奢华还要抛费。

以往的贴心成了铺张浪费目中无人,不遮掩也成了喜怒无常性情暴虐。太子起初还学着收敛,可这一收敛也不行,看在康熙眼里又成太子假惺惺,在他跟前都不说实话了。

胤礽这辈子也没受过这种挑剔啊,让他跟老大针尖对麦芒你来我往的斗可以,让他夹着尾巴在老爷子跟前做人?一天两天行,一直这么着他做不到啊。

这么一来,在康熙眼里胤礽好不了两天就要原形毕露的样子,就更加是阳奉阴违混账至极的表现了。

但要梁九功说,这事的根子不在太子在皇上,皇上年纪大了猜忌多疑的心就压不住了。可这话能说吗?也不能说。所以啊,倒霉的就只能是太子爷了。

肩舆停在毓庆宫门外,看守东宫的侍卫见着是康熙过来都惊了一下才跪下磕头,太子爷被禁足这么久了,皇上还是第一次过来呢。

毓庆宫里的样子其实跟以往没什么区别,宫人规矩庭园规整干净,远处廊下的太监低着头往前走不疾不徐,看不出一点慌乱和马虎。

但那种说不明的萧疏和落魄还是扑面而来,即便奴才们脸上看不出半分不好的模样,可打眼一瞧就觉着没生机,处处都显得颓败了。

康熙从进门起就一直在观察,毓庆宫里的人都是他亲自挑选出来的,即便眼下太子失势,他也见不得别人对他的胤礽不好。

反正这种心思就矛盾的,毕竟太子沦落到连奴才都得紧紧看着才不会偷懒疏漏的地步,这事只能怪康熙他自己。

可反过头来康熙把儿子打压成这鬼样子了,又还要旁人依旧尊着敬着他那有名无实的太子儿子,梁九功心里直嘀咕,这要不是他让张善宝天天往毓庆宫转,这东宫里还不知道得过成什么破烂样儿。

倒是一直被关在东宫里的胤礽,看上去状态最好。皇上一进毓庆宫就有奴才通传,等康熙走到后殿时胤礽已经端正在殿外跪迎。

身上的常服看上去半旧却干净,素雅的衣裳衬得胤礽整个人都清隽俊朗,不似往日花团锦簇的太子爷,倒像是个要超凡脱俗的世家公子。

眉宇之间没有半分被困的愁苦,看上去整个人都平和了许多。

“恭请皇阿玛圣安。”

康熙站在胤礽跟前,胤礽垂眸能看到他亲阿玛的龙靴,抬头能瞧见万岁爷的龙颜,胤礽甚至还忍不住勾唇笑了笑,“皇阿玛今儿怎么有空来儿子这里。”

康熙没叫平身,胤礽就这么挎着肩膀跪在原地,大半个屁股垫在小腿上丝毫没有仪态可言。跪在太子身后的奴才已经吓得出了一身冷汗,生怕皇上再以为太子失礼降罪。

却不想这一两年一直恨不得把东宫打压到尘埃里的皇上,此刻却撩起衣袍就这么盘腿坐下,连蒲团都没要一个坐在太子身侧。有那胆子大的偷偷抬头去看,两人就这么并肩坐着,像极了百姓家的寻常父子。

“你身边,有没有不懂事的奴才。”

“那没有,整个毓庆宫里最不懂事的就是儿子。”

胤礽倒是没谦虚,自从索额图被抓进宗人府之后,毓庆宫上下就全慌了,几个半大不大的孩子也哭,生怕明儿个就得丢了性命。连一向稳如泰山的石氏也私下托人送信出宫回娘家。

可惜不知道是送出去的信被截了,还是送进宫的回信被拦了,又或者石家收到了信压根没回,反正这么久了胤礽是眼看着石氏一天比一天瘦下来,怎么劝都没用。

只有他,每天按时起按时睡,白天看书写字晚上把养在毓庆宫的戏子召来唱曲儿听戏,时不常地还要往去幸一幸后院的女人。

一个本以为要被皇上逼疯的太子,居然养胖了些,唇红齿白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在毓庆宫里头享福呢。

“皇阿玛,儿子如今……”胤礽也确实觉得自己现在这样是享福,再不用站在朝堂上被人明里暗里打量。

那些人嘴上说着太子千岁,其实心里都在琢磨该怎么着才能从他这个太子身上薅下一口大肥肉来。有时候胤礽自己都觉得自己不是个人,就是个浑身上下都能拿去换功名利禄的物件。

“除了叔爷死的那天,儿子难受得一口饭都没吃得下去,其余时候都挺好的。”

索额图的死,不光是因为自己这个太子。他这些年朋党的势力太大了,为人处事又极其嚣张,他早晚会有这么个结果。

况且这世上谁又不死,谁又能真的万万岁呢。想明白了这个,胤礽就不那么难受了。

原本想跟儿子说的话,被胤礽四两拨千斤的堵了回来,再想说以前那些事就说不出口了。儿子都把态度摆明成这样样子,再说往事那就是康熙这个做阿玛的,非要找不痛快了。

“这以后……”

“以后?”胤礽像是从未想过一样怔愣一瞬,然后才恍然大悟一般拍了拍脑袋。

“要是这东宫往后有新主子,可就还得皇阿玛替儿子操心,重新赏儿子一个宅子。要是眼下没有,儿子少不得厚着脸皮赖一赖,毕竟住了半辈子都习惯了。”

高处不胜寒,如今这世上只有他们父子二人真正明白高处不胜寒是什么滋味。知道了,就不会再轻易定下另一个继位者,再折一个太子,这江山恐怕就真要乱了。

胤礽也没有说什么赐死不赐死的气话,自己这辈子到底做了这么些年的太子,享受了皇阿玛这么多年的偏爱,真要是跟老爷子说赐死的话,那也太没良心了些。

废不废太子这事不好说,就是康熙自己也得走一步看一步。文武大臣不是玩偶,这会儿听话了过阵子一个个的心思活络起来,谁知道那会子又有哪个不怕死的弟弟能爬上来。

第93章 九门提督 哪个弟弟最先爬上来不好……

哪个弟弟最先爬上来不好说, 但胤俄确实是头一个咂摸出门道,彻底回过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十福晋》 90-100(第4/15页)

儿来。

康熙看出身,这些年谁都知道在后宫得宠不得宠跟份位之间关系不大。首先就是要看出身, 只看这些年的皇后和贵妃是哪些人家的闺女牢牢占着就能看出来。

其次看子嗣,从四妃到嫔位上的娘娘们, 除了早年间那几个蒙古送来的妃嫔, 每一个主位娘娘都有子傍身。

剩下的, 像是王庶妃,这些年旁人提起来那是独一份的恩宠,再宠不也还是窝在永寿宫后殿里连个册封礼都没捞着。

这么一来, 满洲大族各家基本都是满意的。都觉着皇上在后宫和子嗣这件事上做得特别公平,特别得人心。

就算如今儿子大了把太子和直郡王打压了,那不是因着朋党嘛。有些世家因此折进去了也怨不得旁人,自己想要往那高处爬,跌下来摔死了能怪谁?

胤俄昨儿个晚上, 跟禾嘉头挨着头躺在拔步床里睡不着磨牙闲聊,禾嘉新收了一封从盛京传来的信, 信是从阿霸垓部直接送来的。

说是这今年郡王起了想要把吉雅侧福晋生的儿子抱回部落里去养, 反而把福晋那日松生的两个孩子晾在一旁不怎么管了。

甚至来信的结尾还提到了扎克丹,说是郡王几次三番在大帐里提起扎克丹,那意思是有些埋怨禾嘉笼络了扎克丹的心, 让那小子跑远了。说要是扎克丹留在部落里, 他这个当阿玛的一定会器重重用。

“我那阿玛啊, 心眼真不大。又要联姻娶门当户对的福晋,维系部落之间的地位。又生怕他的姻亲对他动小心思,连出身母族强一点的儿子都不敢用。

这也就是我嫁到京城隔得远,要是如今还留在盛京他才不肯由着我把买卖做得这么大, 早八百年就该想法子把我摁下去了。”

派出去往毛子那边探路的商队说不好什么时候回来,从阿霸垓部到盛京再到京城的这条商路,沿途和盛京负责的管事禾嘉已经越来越觉得管不住了。

不过这也是早就预料到了的,那些管事一家子老小不是在盛京就是在阿霸垓部里,自己手里一时的利益能让他们效忠,但终究还是比不过乌尔锦噶喇普对他们的影响大。

禾嘉为此跟巴雅尔和孟恩都商量过了,今年算是个过渡慢慢把商队里的自己人收拢起来,等到明年自家的重心就全收回到京城的货栈和铺子上来,只看住了出货这个口子就行了。

沿途这条线和部落里的买卖,往后就不管了。阿霸垓部的东西还愿意放在我的货栈和商铺里可以,自己另起炉灶也不拦着。

毕竟自己这个做买卖的模式又没瞒着谁,如今蒙古诸部好些都在京城开了铺子,专卖自家部落的特产。有些大部落财大气粗的直接买地起楼,瞧着热闹极了。

对此康熙的态度一直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漠南这些王爷只要不闹事不琢磨着跟漠北一样天天搞小动作,赚些银子无妨的。

而禾嘉的铺子也已经开始卖别的部落找上门来的货了,自家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管是经营还是口碑都是最好的。

而今这世道做买卖不像后世一波接着一波,前面的倒了后面的起来,通常都是大家还没记住上一个铺子卖的什么,现在谁家开个铺子都是往百年老店上奔,所以不用动辄就换别的买卖。

从商队和盛京收拢回来的人也不可能闲着,等明年开了春就南下。一半的人跟着孟恩去江南,一半的人跟着巴雅尔去广州。

前些日子听说胤禟手底下的掌柜有想要出海的打算,禾嘉有点心动。往毛子那边跑那是因为沿途自己熟悉,但其实真要去了那边过日子还是太冷了。

要是能有机会往南走,就算自己不干那一路向南直到南极洲的壮举,派船带着丝绸瓷器茶叶出去一趟,光是东南海岛转悠一圈,也一定有赚头。

只不过眼下康熙禁海禁得厉害,出洋的海船只许用单桅,梁头不得过一丈,船员不可超过二十人,就这么着出海的船也只有海关指定成立的十三行才有资格。

胤禟的手已经插进十三行里去了,禾嘉就不着急。胤禟那儿干什么都有胤俄的一股,自己让巴雅尔过去只算探路。等把路探清楚了,要不要用十三行要不要守规矩,都是能再商量的。

禾嘉嘀嘀咕咕说了一大串其实都没怎么走心,在贝勒府待着的时间长了,在盛京那种时时刻刻提心吊胆生怕有谁要欺负自己的心已经很淡了,所以这话说完就完没多会儿就睡着了。

只留下胤俄看着头顶绣着瓜瓞绵延的帐子发愣。是啊,自家皇阿玛那心眼也不大,如今还站着的皇子大多数母族可算不得显赫。

老三的额娘荣妃族中得用的重臣不少,却一直在包衣旗里没抬旗,老四的额娘德妃乌雅家包衣出身,老五和老九的额娘宜妃抬旗得早些,老八那儿就别提了。

成妃娘娘和定嫔娘娘家世差不多,铁杆的天子家奴,什么实惠都占了但在前朝能拿得出手的大臣还是很少,十三的母妃敏妃?娘家好像没什么出息的人吧。

再往下,弟弟们还小,好些都是汉人庶妃贵人们生的了,还掺和不到争权夺嫡的这摊子浑水里来。最后剩下一个自己出身真是好,好得早早娶了一个蒙古福晋,叫朝廷上下全死心了。

这些妃嫔们生的皇子,老四巡视黄河沿岸,这是老爷子在教他怎么沉下去体察民情。

光有公心是不成的,君臣之间向来就是有来有回的拉扯。一昧的严苛即便能成事,恐怕也要把自己一辈子都搭进去,老四如今在外的名声可就已经有些不好听了。

胤禩在内务府里死磕那些奴才,这是在磨他性子顺道学一学到底该怎么御下。要是只知道以利诱人,摆出那副‘贤德’的样子,胤禩早晚要被内务府那些人精坑死。

这种用法,明眼人都知道皇上实在教儿子,只要他们能给出令康熙满意的答卷,日后不是没希望更进一步。

而老五有太后作保进了工部,却依旧还是那副埋头做事旁的一概不管的架势。老九人在户部心不在,见天在外边晃荡皇上那边不问也不管。

七哥在礼部自己在兵部,皇阿玛倒是也给差事,可这差事跟差事之间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胤俄不得不承认,老爷子这就是压根不想从母族有世家血统的儿子里挑继位的人了。

不过这也有好处,想明白了这个关窍,胤俄在兵部做事就比以往更加放开了手脚,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除了兵部这一摊子事别的都不敢管。

借着要给尼楚格找工匠做拔步床的机会,胤俄最近跟胤祺走得挺近,顺道把十二和十三府邸的事问了问之余,又趁着四爷离京这段时间,天天撺掇胤禟从户部批银子出来。

那天康熙去毓庆宫的消息瞒得很严实,谁都不知道东宫里的太子比天下所有人都更早地看清了自己的路。

更加不知道这两年闹得几乎鱼死网破的天家父子,还能像寻常百姓家的爷俩似的,坐在台阶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哪怕这个未来是显而易见的惨淡,康熙的心情也肉眼可见比之前要好了许多。

胤俄这般事事插手的做派非但没挨骂,还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把儿子夸了又夸,俨然一副他是第二个四贝勒,一片公心只忠心皇上的姿态。

等下了朝也没让走,点了胤俄胤祺胤祐和胤禟,难得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十福晋》 90-100(第5/15页)

颜悦色朝儿子们招招手,领着一串儿小崽子进了内殿。

十二和十三的婚事近在眼前,内务府不是说不办,但花心思和没花心思那是两码事,胤禩这边少用一分心思,礼部和工部就得多操心。

成妃那天打得狠了,胤祐现在后背只要动作一大还是火辣辣的疼。偏偏天气又热了,一出汗就更疼了。

但胤祐不敢说,非但不敢说还得把差事办得比之前更漂亮,连天气一热总要以身子不适告假都没了,他怕有人多嘴多舌说自己不是病了,而是被额娘给打坏了。

康熙先是把工部和礼部的折子拿出来,分别问过胤祺和胤祐。又一再嘱咐胤禟在户部万事要小心,别被人哄了去。

最后才指着到处哄人的胤俄,“把手头的差事停一停,等十二、十三成了亲,让他们留在兵部。”

“儿臣遵旨。”胤俄坦然跪下,果然自己想明白了皇阿玛的打算这事,皇阿玛也看出来了。

朝堂是总归是要有个一心为公的皇子纯臣做标杆的,要不然皇上和以后的皇上也不好施恩。往后老四恐怕是做不成了,那这个位子空出来谁来填补?

胤俄说不清自家福晋怎么总想着往那蛮荒之地找后路,可他舍不得福晋和女儿有朝一日要去那种地方生活。既如此,胤俄自然要当仁不让了。

谁也没想到老爷子一句话,就要让胤俄把兵部吐出来。要知道这几年他能在直郡王手底下走到这一步,着实是不容易。

偏偏他自己像个没事人一样,从乾清宫出来还有空跟胤祺商量胤祹和胤祥的婚事。

“今年这个天热得也太早了,五哥,下个月十二成亲那会子可得在他府里搭凉棚,要不非得热晕几个不可。”

“放心,昨儿个就安排下去了。”

“九哥,前几天就跟你说的那事你倒是放在心上啊,银子什么时候能给我支出来。”

“急什么急什么,这天下哪处不得花银子,就你着急?逞什么能啊。”

“七哥……”

“你闭嘴,你少跟我来这一套。你说你这是要干什么,突然这么蹦跶起来,这不是找收拾吗。”

胤禟和胤祺两人先走远了,留下胤祐铁青着脸训弟弟,“老大和太子的教训你没看够是不是,你把兵部给了十二十三,你说你自己怎么办,整天介这么瞎胡闹?”

“七哥,哥哥诶,你别生气行不行。你放心,等十二和十三成婚以后,这事肯定有个结果。”

结果在哪儿胤祐暂时不知道,但皇上发了话让胤俄把手头的差事过渡给胤祹和胤祥,胤俄还真就在前院给十二把客房也收拾出来,平时没事的时候回宫,兵部有事忙得晚了,就睡到府里来。

自从噶尔丹被平定以后,这几年天下已无战事,但西北对藏从未放松过警惕。

老百姓乃至大部分官员都没把心思放在这上面,但兵部和户部工部的几位老大人,连同胤俄和四爷,是年年都在有默契地训兵屯粮,但从不拿到台面上来说。

尤其是战马和铠甲武器等物资,想要打大仗这些东西是要慢慢准备的,不能说我下个月要打仗这个月来调粮食,那是个笑话。

胤俄要做的就是一点点把这些琐碎不起眼,却又不能不做的差事一点点交给胤祹和胤祥。

直到两人大婚过后,胤俄带着折子又去了一趟乾清宫,第二天一道圣旨才从乾清宫里出来:原以为被皇上打压的十贝勒,从兵部出来转头就成了新任的九门提督。

第94章 第 94 章 胤俄明显忙起来了,……

胤俄明显忙起来了, 禾嘉起初没多问,还以为是四爷出京胤禟那边忙不过来要他帮忙。

后来冷不丁听说康熙要把胤俄从兵部踢出来,等这人回家她倒是多问了一句,

可有些话没把握的时候不好说,况且胤俄也确实不知道老爷子会把自己挪到哪里去。

这万一自己就是琢磨错了心思呢, 到时候啥也没捞着连兵部这黑不黑白不白的‘管着’的差事都没了, 那多丢人啊。

胤俄只说要禾嘉放宽心, 过不了多久就该见分晓,禾嘉就真的没再多问半句,转头跟春花一起帮忙张罗十二和十三的婚事。

定嫔这些年从来不插手教养胤祹的事情, 儿子要娶媳妇了她把儿子叫到自己宫里,母子两个面对面坐着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胤祹确实是忙,从一个整天介在上书房和练武场读书习武的皇子,变成一个天天上朝去兵部点卯学习的十二阿哥,这之间的区别胤祹还没能习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和离后怀了仙尊的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啾!老公你会说鹦语吗? 全民选夫 重生后改嫁前夫他爹 雄虫大人缺乏常识却过于上进 直男扮演限制文工具人有多惨[快穿] 哥哥是并盛大魔王 带着糊涂系统追权臣 全灵异圈都在赌我能活几天